第5章 五十万年前的秘密(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高阶战争》最新章节。
“好像是一场梦,世界本源中最细粒度的质能混合态物质确实很强大,我体会到了。”阿丹喃喃地说道。
“怎么了?”吴预还是很急切。
“我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警告,不要去联系,另一种是诱导,鼓励我去联系。也许,有两个神灵。哦,不不不,应该说有两个试图掌控我们意识的他,在做争斗。”
阿丹的话有点迷糊。但是基本上还是能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
两个神灵,两种声音,截然不同的态度。
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有那么一瞬间,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这阿丹的意识靠谱吗?
但最终大家还是放弃了怀疑,毕竟在此之前的所有事实,都证明了阿丹的正确性。
“我说不上来怎么回事,我的能力还不够。”阿丹继续喃喃地说道。
这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幻?
在人类认知屏障之外,这个世界是如此精彩,又是如此充满危机。
也许对于每个生命形态来说,对于高层级的生命形态,都是高不可攀的,充满玄幻色彩的神灵吧。
吴预和欧阳石的目光对视了一下,两人都同时长叹了一口气。
明知人类被外力束缚,限制和掌控,明知不冒风险,不做探索,人类终将碌碌无为。
认知的世界就这么大,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这种遗憾,一定会伴随一生。
“阿丹,若是和那个鼓励你的神灵接触,惊醒他,会怎么样?”吴预问道。
“目前还无法说清楚,只是刚才我确实意识到了这种联系,而且可能已经有一部分信息的输出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阿丹确实暂时无法预知结果。
“哦,你暂时不要再联系了。事关重大,还是要和高教授他们汇报,最终由高层决策后,再做打算吧。”
吴预和阿丹交代着。阿丹点点头,确实面临未知,不知道是风险还是机遇的情形下,稳妥点,由专家团队分享后,再由高层做出决策,是比较稳妥的过程。
吴预和欧阳石商量了一下,由吴预给高教授汇报这里的情况。
“什么,两个神灵,两种声音?”高教授在电话那头惊讶地反问道。
“是的,阿丹的意识空间中感受到的信息。据他说他已经和对方有一定的联系,但由于时间短促,估计一时不会有什么后果。”吴预仔细说着这里发生的细节。
“秦朝,你们在南极发现骨骸时,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吗?比如意识什么的?”
秦朝此时正好和高教授一起做实验,被这么一问,才想起来。他离开洞穴的时候,也有一个声音在警告。
“这样啊,神灵间的争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种高阶的争斗,蚂蚁们最多也是吃吃瓜吧。”
高教授突然脑海中浮现出这种想法。他摇摇头,呵呵的笑出声来。
“怎么了,教授?”秦朝很狐疑。
“哦,没有没有。就是突然想起了比较好笑的事。”高教授否认道。
但他觉得这个想法蛮有意思的,于是又告诉秦朝说:“你说,两个高手打架,旁边的平民观看,会不会有殃及鱼池的风险?”
看着高教授神秘的表情,秦朝意识到,这和刚刚接的电话有关。
他正色道:“一般情况,平民对高手造不成任何威胁,高手们不屑一顾的。所以应该是不会有风险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现在的情形,可能不一样来了。我们人类,很可能被卷进了一场高阶的争斗中。”
“啊,怎么了,教授?是不是刚才的电话...”秦朝欲言又止。
“吴预在骨骸观察室,让阿丹感知一下石头的信号情况,结果,你猜怎么着,阿丹感知到了两个神灵,而且这两个神灵还在争斗。其中一个,如你刚才所说的,警告人类,不要惊动另外一个神灵。而另外一个却又怂恿阿丹去和他联系。这真是乱了套。”
高教授揉揉脑门,一脸茫然。
高教授他们现在为了描述传神,也用神灵这个词了。反正大家能够一听明白就好了。
“两个神灵?确实匪夷所思。您的意思是,两个神灵的争斗,会殃及我们人类?”
“应该是已经殃及了。你想,这种高阶的神灵,可能无法用我们已有的认知来揣测。五十万年前,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弹指一挥间。他们首先将远古智人,通过大脑意识控制模块,进化成现代人类,但又限制现代人类的智力意识发展。这看起来就是圈养,然后生杀予夺。我们好像就是砧板上的肉啊。”
高教授并非耸人听闻,按照目前掌握的信息,确实如此推测,是最合理的。
智人、现代人、智力、意识屏障、控制、圈养、鱼肉,这些关键字一梳理,看起来确实,人类是被圈养的。
“这...太恐怖了吧?”秦朝挠挠脑袋,一脸无所谓地说道。五十万年都是弹指一挥间,人生短短一百年,根本算不了什么。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大费周折,来圈养人类?”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推测。”高教授笑笑说道。
“也不用紧张,我们还有时间。对高阶的神灵来说,等他反应过来,也许我们早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对,确实如此。”秦朝附和着高教授的话。
“那么教授,我们还是聚焦质能混合态的细粒度拆分工作吧?”
“当然,怎么,你们小组最近有什么进展吗?”
说起这个,秦朝又来了精神。
“是这样的,我们发现,这个混合态。哦,对了,我们得取个简洁直观点的名称,否则老是一长串文字,太麻烦了。”秦朝抱怨着说道。
“这个提议好,我也想到了。等我们取得最终成果后,再说吧。”高教授倒不是很在意名字的事情。
“哦,是这样,我们发现这个混合态实际上并没有物理意义上的最小化。要看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我们在南极分离出来的混合态的粒子,也可以看成是质量能量都具备的一个整体。但是它又不是最小的。就好像一滴水,可以是一滴,也可以是无数滴。”
“你这个观点,有事实基础吗?或者有什么可以证明?”高教授问道。
“目前还没有。”
“那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
“因为我们在分离过程中,总是发现已经被分离的出来的混合态物质,如果不做隔离,过段时间还会组合起来,形成大一点的,物理特性完全一样的混合态。就好像两滴水合并成了一滴水。”秦朝解释道。
“哦?你们这个发现,意义还是很重大的。”高教授思考了片刻,给予了肯定的意见。
“不过,你刚才的观点,我个人还是不太愿意接受。还是不要过早下结论。”
“嗯,我们想从这个自由组合的过程,再深入研究分离,看看有什么情形。”
秦朝刚才的观点实际上也不是最终的观点,只是想听听高教授的意见而已。
“可以,我想这种可分可合的特性,是否和它本身混合态中具有的能量有关,是一种无序状态的混合。如果我们能够把他们之间的能量关系,梳理成有序状态,是否更容易靠近最小粒度?”
高教授给出了指导意见。
“哦...”秦朝深深思索了一番,心想道,对啊,形成可见物质的任何原子、分子的排列组合,不就都是有序状态的嘛。
或许之所以无法分离出最小粒度,就是因为这种无序状态导致的。
俩人对专业的思考逻辑,对于外行人来说,有很大部分是听不懂的。
反正他们俩人这么对话着,彼此也没有说什么对错。
那么就是专业常识靠谱,话题正在朝着有利于质能混合态基础粒子发现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