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小白员外】(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

宋代寡妇改嫁,还是非常普遍的,至少在北宋年间确实如此。</P>

王安石的次子王旁,由于精神分裂症,经常动手打老婆,甚至扬言要杀妻杀子。</P>

老王是咋处理的?</P>

他先让儿媳离婚,再收儿媳为义女,以嫁女儿的方式,把儿媳给改嫁出去。</P>

这放在明清两代,是绝对不可能的。</P>

宰相的儿媳哪能离婚?更别提还要改嫁!</P>

“俺家是小门小户,朱相公也还未置房,”严大婆建议道,“俺看就不用大操大办了,先合合生辰八字,再挑个黄道吉日,买两只鸭子下聘就行。二娘虽双亲健在,但俺作为姑母,也该陪嫁些东西,便陪嫁几亩薄地吧。拜堂那天,请些村邻坐几桌,大家做个见证便成。”</P>

“一切有劳老夫人操办。”朱国祥并未拒绝陪嫁田产。</P>

彼此心照不宣,他接受了田产,就得负责把祺哥儿养大。</P>

隔了几日,正逢白市头赶集。</P>

沈有容和孩子留在家中,为交夏粮而辛苦织绢。</P>

严大婆则带着生辰八字,前往集镇找八字先生——朱铭只会算卦,且他手里没有黄历,便选个吉日也选不出。</P>

父子俩也跟去,一是买鸭子下聘,二是买些日用物件。</P>

出门之后,严大婆边走边说:“俺帮朱相公问了,村里的木匠、泥匠,已被老白员外请去,过些日子他们才得空。”</P>

“老白员外家也要建屋?”朱国祥问。</P>

严大婆说:“要建村学,地都选好了,就在白家大宅旁边。俺原本打算,让祺哥儿去县里读小学,现在却想留在村里更方便。”</P>

朱国祥有些郁闷:“那我建房子的事情,又得往后面拖了。”</P>

“建屋垒墙,好多人都会,就是做家具须请木匠。”严大婆道。</P>

村里的匠人,其实也是农民,他们只在农闲时接活。</P>

木材也是个问题,父子俩虽然买了山林,但砍下木头之后得阴干,直接用生木打的家具会开裂。</P>

“朱相公吃饭了没?”</P>

没走多远就遇到村民,打招呼都是对准朱国祥,接着再向朱铭和严大婆点头。</P>

朱国祥微笑道:“赶集回来再吃。”</P>

“俺先干活去了。”村民说了两句便走开。</P>

一路都是如此,仿佛朱国祥成了户主,能够代表朱铭和婆媳俩。</P>

沈娘子改嫁的事情,估计已经传出去了,多半是老白员外故意传的。</P>

来到白市头,严大婆径直去棺材店。</P>

没别的意思,镇上就一个八字先生,便是那棺材店的店主。</P>

父子俩却去了米铺。</P>

朱铭笑着朝米铺伙计喊:“你家大白米怎卖的?”</P>

“哟,是两位朱先生来了。”伙计咧嘴笑道。</P>

集镇位于上白村和下白村中间,镇上许多店铺,都是两位白员外开的。</P>

上白村的事,早就传到了镇上。</P>

“买两斗大白米,”朱铭拿出铁钱,“上回买米,只给一文,这次却不少你的。”</P>

伙计取出容器量米,问道:“拿什么来装?”</P>

朱铭说:“量好了先放着,我还要去买木桶。就是过来说一声,多谢那一文钱的买卖。今后有什么困难,去上白村寻我便是。”</P>

伙计高兴道:“一文钱而已,不值什么。”</P>

离开米店,父子俩又去买桶盆。</P>

一阵讨价还价,大桶18文一只,小桶和木盆都12文。</P>

接着又去买三只鸭子,其中两只用来下聘,剩下一只今天杀了打牙祭。</P>

另外,再买些斧头、镰刀之类。</P>

他们回到米铺,把两斗大白米倒进桶中,挑着桶前往棺材店寻严大婆。</P>

严大婆正好出来,喜滋滋道:“生辰八字合得很,日子也选好了,五月二十八是黄道吉日。”</P>

“那便好。”</P>

请八字先生的钱,还有摆婚宴的钱,自然得男方来出。</P>

过些日子,朱国祥还要陪着老婆,去拜访一下沈有容的父母。</P>

三人带着买来的东西,不知不觉已走到集镇街口。</P>

朱铭忽然转身喊道:“跟了一路,怎不过来说话?”</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