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九百年的修佛,不如今世的九年世俗(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人在游神,见鬼起乩增损二将》最新章节。

“让慧真入当今的阳间大劫之中,让此劫圆满结束,令百佛最终化为万佛,给西天灵山留下一处香火鼎盛之处。”

“吾自也会以大神通,护其在应劫时安然无恙,汝仨人可无需担忧,也无需有太多的不满和排斥。”

“此事,本就是慧真该应之劫,汝们强行将其护下,反而不好,或许还会另生事端,枝节。”

“顺应天地因果,让此劫显现,等风平浪静,自当一切都好。”

听到弥勒佛的这番话。

二郎真君和哪吒三太子,都是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

同时,在大圣爷的催促下,也是将手中的法宝放下,不再想着要用强硬手段护住这布袋里的娃子了。

既然弥勒佛都说出那般话,那定是不可能再强行让这娃子入佛门,更不会再使什么特殊绊子。

因为,就连激活了九世记忆,这个娃子都还没半点要入佛门的想法,那无疑就说明了...此世,他绝不可能入佛门。

常言道,强扭的瓜不甜。

佛门亦是如此。

若是一人有佛心,同时也愿入佛门修禅,那在其家人不许不愿的情况下,为了让其能修佛诵经,用强渡手段倒也说得过去。

可林永安都没修佛之心,强渡也无半点用。

此生无心修佛,那就算押着入了灵山,注定也积攒不下功德,就连佛心都修不成,那十世功德自也就无处说起了。

“好说,好说。”大圣爷立刻就应了句,见到二郎真君和哪吒三太子也把法宝放下,明白此事大致也就这样了,便继续道。

“只要能护着这娃子,让其不会出什么事,那应个劫也无妨。”

“况且,此劫本就该他应,届时俺老孙跟侄儿好生的说一句,自是也能理解,不碍事,都不碍事。”

“大肚和尚,现在既然一切都搞清楚了。”

“这娃子也不是汝要寻的十世圣僧,今世也不是佛门之人,那俺老孙可是要将其送回阳间了啊?”

“里面也不只是他一人,可还有另外一个娃子。”

“悟空不急,暂且不急。”弥勒佛捻着佛珠,笑着压了压手,随即看向那画面中的林永安,继续道。

“这神通幕布里的慧真,见不到吾等几人,更不知如今是在九天。”

“他刚刚的回答,让本尊也是有几分惊疑,心中也升起了几分好奇,想要趁此机会问个清楚。”

说完。

弥勒佛便是看向那好似正低头沉默的林永安,不带半点感情的低沉禅音声,已是随之传入画面里。

“慧真,本尊想问汝一事。”

“为何今世不愿入佛门修禅,为何不愿修成这十世功德,汝应当可知...此果位究竟有多难能可贵。”

“本尊见汝,先前拒绝倒是干脆,究竟何故?还是有何顾虑?”

“莫非真是因汝先前所说...自觉要能成菩萨或罗汉,仅需一世便可直接修成,不需多世积累?”

“若是这般想,那本尊觉得汝反而是走了岔路。”

“修佛修禅,修的本就是来世,一世便能修成正果,那是难上加难,万万人中未有一位。”

“有如此追求甚好,但可莫太钻牛角尖了啊。”

“只需心中有佛,一世可,十世可,百世亦可。”

“汝入佛门修禅九世,不应想不通此理才对,可是有其他拒绝本尊的原因?”

“大胆说出,无需忌讳。”

“本尊亦是想知,究竟是有何物绊住了汝的脚,让汝连着西天圣僧都不愿当了。”

弥勒佛的这番话,并非是要继续动摇林永安的内心。

一方面是从长辈角度劝导,让其明白...仅靠一世而修成正果,那是极难之事,万人中不出一个。

不该抵触前世积累,只需心中有佛即可。

另一方面,则是看出来其还有隐瞒着什么,并非像所说的那般,仅是不想靠十世功德积累成佛。

画面中的林永安,有着远超年龄的沧桑眼眸,更有数百年的修禅佛心。

听到弥勒佛的询问后,不由得轻叹一声,随即双手合十,看向天空位置,虽是童声却无比郑重的讲述道。

“弥勒世尊,请原谅弟子先前未曾将实话全部说出。”

“弟子今世不愿成佛,一方面是不愿靠着十世积累,另一方面...则是知晓自己不配,根本不配成这圣僧。”

“前八世中,弟子皆是孑然一身,明事开始,身边便无亲戚父母,更是无半点牵挂。”

“在各种因缘际会下,入合寺佛门修禅,无牵无挂,自然能静的下来,守住清规戒律,在这世间行诸多善事。”

“凡俗牵挂与我无关,姻缘亲故亦是不知,一心只修无上佛经。”

“而第九世,弟子一开始依旧是孤身一人,未有半个亲戚朋友,幸得在半途捡到了慧觉师弟,让心中终于有了个牵挂。”

“虽是以师兄弟相称,实则我们二人犹如亲兄弟,一同扶持修禅修心,在这世间行善积德。”

“由于二人皆入佛门,因此弟子自是也能守得了戒律,修得了禅心。”

“但这一世,这第十世,弟子终于是苦尽甘来。”

“不再是孤身一人,终于是有了刚出生就陪在身旁的父母,有了宠溺疼爱弟子的奶奶,还有诸多叔伯婶姨,以及...从小便在护佑着弟子的兄长。”

“此等世俗亲故,弟子从未有过,那曾历经的九世中,都从未有过。”

“从孤身一人,到受百般疼爱,弟子放不下,怎都放不下这世俗。”

“入佛门,便要放下世俗,放下父母之恩,放下兄长之情,放下熟识的诸多亲朋长辈。”

“若在前九世里,弟子有过如此世俗经历,或许弟子为了那十世功德,还可放下今世的父母兄长。”

“但未曾,弟子从未有过这种,从未被如此多人记挂,如此多人照顾,如此多人疼爱过。”

“放不下,斩不断,理不清,弟子如何当的起圣僧。”

“所以,这个坎,这一关,弟子迈不过去,也不愿迈过去。”

“修佛便要斩断世俗,弟子不愿斩断这足足盼了十世才来的世俗,自是修不了佛,也不能再修。”

“因此,请弥勒世尊恕罪,在如今的弟子眼里......”

“九百年的诵经修禅,不如今世的九年世俗,仅差一世的圣僧菩萨,亦不如弟子给兄长的那一句承诺......”

“要替其好好的孝顺父母,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世。”

“所谓世俗,从今世弟子被叫做林永安的那刻开始,也注定此生都斩不断了。”

“而这才是弟子此世该有的修行,以往九世未曾有过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