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觅得良才,可愿同去(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谢公子,刘某应了,应了。这就辞官跟你走...”
这几日,谢氏公子专程来找他的消息,早就传遍郡城,逢人便会对他指指点点。
有眼红嫉妒,暗地里咒骂的。
有亲朋好友,好言相劝的。
甚至连妻子,也在吹枕头风。
当然,促使刘穆之最终应下的原因,还是在谢混身上看到了十足诚意。
他呐呐轻语:“我刘穆之,怎当得起您谢公子,如此礼遇啊?”
三顾茅庐的典故,古今中外,唯玄德与孔明二人。
更遑论,在这门第阶级如鸿沟的东晋,谢混此举,无异于惊世骇俗。
诚意简直不要太足。
谢混笑了笑。
“我还要寻几人,等找到后,我们便启程前往扬州。穆之你可以趁这段时间,休息或拜访下故友。”
说完后,他眼神示意管事刘忠。
收到讯息,刘忠举手“啪啪”拍了拍。
立即就有跟随着的家奴,迅速抬过来两个大箱子。
很有电影情节里,狗腿子的风范。
“穆之,这是十万铢钱,先拿去补贴家用。勿要推辞,跟着本公子,怎么会让你受委屈。”谢混开始收买人心。
太平时期,有钱便是万能。
刘穆之感动不已。
他如今俸禄钱粮各半,钱二千五,米十五斛。
十万铢现钱。
到老死,都存不了这么多...
...
“公子,您为何要对刘穆之这般...”返回途中,刘忠欲言又止。
这几日三公子的所作所为,他很看不懂。
区区寒庶而已,有必要这么上心吗?
高门与寒门为伍,可是要被人耻笑的,最近乌衣巷中,都有闲言碎语流传了。
若主上在家,断然不会允许公子这般胡来。
“你不懂。”
谢混并未解释。
刘穆之的重要性,在与刘裕搭伙后,已经得到验证。
刘裕的北伐,之所以功败垂成,与刘穆之突然病故,有非常大关系。
也不是说刘裕有能力干北魏,只讨论中原之地。
当时刘裕已拿下长安,若非刘穆之病故,大后方无人镇守,高低得把西北之地拿下。
无奈,东晋时期的北伐,夹杂太多政治因素。
桓温北伐、刘裕北伐,皆是为了提高声望,为代晋铺垫而已。
光复故土?
借口罢了。
“蒯恩、到彦之等人寻得怎样了。”
这是谢混此前安排下去的事,背靠谢氏,当然要充分利用起来。
他只需发号施令,自会有人去奔走。
“正要向公子禀报,已有消息传来。蒯恩和到彦之分别在南兰陵郡、南彭城郡,毛德祖在北府军中任冠军参军,王镇恶在荆州临澧任县令。檀道济居于京口,不过其堂叔檀凭之现为会稽王府行参军。刘钟无消息。”
管事刘忠将得到的信息,详细告知。
他算看出来了,自家公子似乎对这些寒庶很上心,所搜寻的人,要么出身寒门,要么是平民。
以那到彦之为例,居然是以挑粪为生的贱民,简直打破了他的认知。
他虽是家奴,但身为谢氏管事,接触的至少也是次门、官吏,何曾耳闻过这般卑贱之事。
唉...
如此下去,公子的江左风华第一,怎么保得住啊。
谢混自是不知道刘忠的想法,他吩咐道:“马上命人去把蒯恩、到彦之带来,现在转道去京口。”
“啊?”刘忠惊讶。
连乌衣巷都不回,直接又去京口?
“啊什么啊,马上转道!”
“哦哦!”
...
京口。
乡村间。
“道济,还是你箭术高超些,居然箭箭靶心。”檀韶赞不绝口道。
檀道济嘴角有些压不住,但还是谦虚回复:“哪里,两位哥哥亦不赖。”
自幼父母双亡的他,与大哥、二哥一起,由堂叔檀凭之抚养长大。
兄弟三人立志要像堂叔一样,当将军、做大官,因此,每日都在练习骑射。
“嘿嘿,道济又假正经,大哥你看他在偷笑。”檀祗揭穿了三弟的真面目。
“道济不用谦虚,有才便是本事,需向世人展示出来,不然反而被人看轻。”
檀韶教诲弟弟处世之道。
他要年长几岁,平日里三兄弟的吃喝拉撒,也是他在操持,要比两个弟弟成熟不少。
檀道济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点点头。
这时。
檀祗肚子传来一阵声响,他有些饿了。
“大哥,今日有炖肉吗?”
都说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三兄弟年岁都在二十上下,每日又频繁的骑射训练,自然吃得多。
檀道济悄悄咽口水,显然也馋。
檀韶表情有些为难,家中余钱不多了,得省着点,不然三兄弟都要喝西北风。
“堂叔还没寄钱回来,先就着昨日的剩饭吃吧。”
闻言,檀道济二人表情垮下来。
“五月已过,现在都六月上旬了。以前,邮驿都是月底就把钱送来,堂叔这次咋这么慢...”檀祗有些抱怨。
“说什么胡话!堂叔养育我们已是天大的恩情。”檀韶表情严厉,训斥道。
檀道济附和点头,显然他也觉得二哥所言,有些欠妥。
檀祗倒也不是有心,只是一时口无遮拦,他蠕动下嘴唇,呐呐道:“哦,我知错了。”
檀韶的神情这才缓和下来。
他檀氏没有白眼狼,作为大哥,必须要时刻警醒两个弟弟。
就在三兄弟准备回屋,弄些吃食时,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
见这么大阵仗,三人面面相觑。
“大哥,那个好像是来送过钱粮的邮驿小吏。”檀道济悄悄指了指。
檀祗眼睛一亮。
堂叔送钱回来了?
那今晚就能吃到炖肉啦。
檀韶也认出那人,以前确实来过家中。
片刻后。
谢混等人骑着马,在檀氏三兄弟面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