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平康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唐朝平康坊,那可是大名鼎鼎呀。但要说平康坊内全是青楼楚馆吗?不是。位于长安东区第三街第五坊的平康坊,由于其较好的地理位置,也是达官显贵首选的坊市。只有平康坊内北门之东的十六分之一的区域,是平康坊内的“红灯区”。平康坊内,被西街和北街包围的四分之一区域,为申国公府;往南就是褚遂良府邸,占据平康坊的十六分之一的区域。历史中,天平公主府和李林甫的府邸,也在平康坊内。
平康坊歌姬汇聚之地,又称为“三曲之地”。其中南曲和中曲,住着“优妓”,是王公世族、官宦子弟消费的地方,姑娘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经,且酷爱诗,有的姑娘如果人们拿不出一首得意诗,连门都不让你入;而一曲,是穷举子、选人之类的人消遣的地方,姑娘都是逃田的无籍户。
尉迟宝琪仍然被尉迟宝琳折磨着,尉迟宝琳想以此比逼迫尉迟宝琪“就范”。但尉迟宝琪依旧咬紧牙关,就是不松口。
“二郎,李崇义也会过去,那可是你未来的大舅兄。”
尉迟宝琪听到李崇义的名字,神色稍微有些缓和。但他知道自己的情况,他现在又不是真的会写诗,他自己肚子里留的,还要“人前显圣”。于是,他为难的咬着牙,一字一字说道:“不去。”。
尉迟宝琳一看这情况,知道必须出“杀手锏”了,他恨恨的说道:“崇义要不要带雪玲郡主,去天然居看看呢?”
尉迟宝琪马上站起身来,朝尉迟宝琳抱拳施礼,“我作为大兄的弟弟,肯定唯大兄是瞻。大兄就算让弟弟牵马执蹬,二郎也是绝无怨言。”
“二郎呀。这些天在骊山,学问长进了不少呀,这词说的,一套一套的。”尉迟宝琳看着臭不要脸的尉迟宝琪,也是心累,这还是自己的兄弟吗?
尉迟宝琪仍然不要脸的在心里,给自己找补呢:大兄呀,大兄。不是兄弟我“有异性,没人性。”,你是不知道“婚前恐惧症”,它有多可怕呀。我绝对不是,想见李雪玲,只是帮春桃看看,她口中的美丽主母,到底贤惠不贤惠?
等尉迟宝琳出去后,尉迟宝琪马上吩咐侍女,给自己烧水,自己要沐浴更衣。
尉迟府的侍女看了眼,满脸亢奋的尉迟宝琪,就下去烧水了,她在心里不由嘀咕着,二郎跑完,不是刚刚沐浴过了吗?
日中时分,尉迟宝琪头戴黑色幞(读fu,二声)头,身穿白色圆领绫罗常服,脚踩鹿皮靴,腰缠玉带,面带微笑的走进了天然居。
张达和钱顺看着悠然走进天然居的尉迟宝琪,两人相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内,看到了惊讶。也是,酒楼内端菜的侍从,不知凡几,他们一个不小心,将汤汤水水洒落在尉迟宝琪身上,尉迟宝琪这一身便会被毁掉了。
尉迟宝琪没理会他们惊讶的目光,他朝着钱顺吩咐道:“将后院好好打扫打扫,一会儿有贵客进门。”
“诺。”
尉迟宝琪等到了快酉时时分,尉迟宝琳、李崇义一行人才赶到了天然居。
尉迟宝琪站在酒楼门口,和问外等位置的食客打了招呼后,才领着这一行人,进入天然居后院。
众人依次坐好后,李崇义过来在尉迟宝琪耳边,悄悄介绍道,“那是淮安郡王家的李孝同、李孝逸、李孝义。”说着便隐晦的指了指朝坐在前排,三人长相极相似的三人。尉迟宝琪马上明白,这三人是淮安郡王李神通的子嗣,是李崇义的堂叔。
“那是李义范和李德懋。襄邑郡王家的。”。襄邑郡王李神符,这位是位“苟道中人”,享年七十三岁,活到了永徽二年。李义范现在是广川郡公,正妻是王珪的女儿,封太原郡君。李德懋后封临川郡公,他现在还没爵位。
“不是,广川郡公怎么来了?”
看着一脸疑惑的尉迟宝琪,李崇义给他解释道:“广川郡公少聪慧,极喜读书人。我去喊德懋的时候,他碰巧在,一听要来你这,德懋没说话,他便答应了。你说,我怎么办?”
“剩下那些人是?”尉迟宝琪一听这话,便岔开了话题。谁愿意听你们这些宗室子弟的恩恩怨怨了?我可是还没活够呢。
一听尉迟宝琪岔开了话题,李崇义幽怨的看了他一眼,便又介绍道:“那是虞世南家的虞景明(虞昶),那是褚希明(褚亮)家的褚遂良……”
“等等,褚遂良不是已经三十了吗?他怎么会参加我们的聚会?”
李崇义鄙夷的望了眼尉迟宝琪,然后说道,“这是长孙大郎和杜家大郎喊的人。”
尉迟宝琪听完这话,微微思量片刻,然后犹豫的说道:“不会还有陆家的、姚家的?”
听到尉迟宝琪这话,李崇义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介绍道:“那是陆家陆敦信,精通儒学。那是姚家……”
为什么尉迟宝琪能猜出来?因为李崇义介绍完宗室后,介绍的人全是“秦王府十八学士”的子嗣呀。
这里就要说一下,李二陛下在贞观年间,为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位嫡子,选的正妻了。李承乾的正妻,苏氏,出身世家大族的京兆武功苏氏。其岳丈为苏亶,历任秘书丞、台州刺史,虽然官阶有点低了,但苏亶的兄长,是苏勖,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而李泰的正妻呢?阎婉,也是世家大族阎家出身。她的父亲阎立德和叔父阎立本,在历史上名气很大。李治呢?原正妻是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
大家是不是觉得李二陛下偏爱李治?为他选的是太原王家。其实还真不是,李二陛下为嫡亲三子选的正妻,其中就李承乾的最好。看看秦王府十八学士都有谁吧,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等等,这些学士无一不是饱学之士,且他们还有一起在秦王府当差的“香火情”,而且这些人的后辈,在以后的中唐,都是朝廷高官。只要李承乾不谋反,那他登基后,手中就会握有一大批治国人才。连他岳丈苏亶的儿子苏瑰,在唐玄宗时,都进位尚书左仆射了。
李泰的正妻,阎婉。她从十一岁被选为李泰正妻,贞观十七年,李泰夺嫡失败,二十二岁的她开始了其痛苦不堪、颠沛流离的生活。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都是我国有名的画家、建筑家,他们主管的是工部,对于李泰夺嫡的帮助,约等于没有。
在看李治,他的王皇后虽然是太原王氏出身,但李二陛下从贞观初年,便开始打压五姓七望了。王氏对李治的帮助,在贞观年间都可能是负数,这本来是李二陛下为了以后,李治就藩,给他加的保险。
就这样。李承乾都能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只能说史书上记载的人,也不一定全是聪慧之辈。
等一众人做好后,侍女便陆续的将菜肴端了上来。尉迟宝琪和众人吃喝一会儿后,便频繁朝尉迟宝琳使眼色。
尉迟宝琳先是当做看不见,最后看尉迟宝琪准备起身了,才朝着最后面的一处小桌上,怒了努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