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陷马坑(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尉迟宝琪和部曲、护卫一起,走在去往白狼关的道路上。一路经过管涔山和洪涛山中间的谷地,众人走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路上太原、忻州、朔州的各个折冲府的府兵,也是纷纷朝着白狼关汇聚。白狼关处于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的地貌就是千沟万壑、绝壁横生。又因为西魏、北周、隋朝的过度开发,将原来林地大部分开荒成种植庄稼的熟土地,这就导致只要风一起,那就是漫天的滚滚黄沙。

唐初在全国设立了657个折冲府,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本着“居中御外(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原则,唐朝折冲府多数设在关中地区,达到288个,另外李唐起家的山西设有164个折冲府。

再结合唐朝番役制度,只有三分之一的府兵正在服兵役,距离较远的会去其他地方服役。且白狼关为边关,那么府兵的人数更少。而且太原、忻州周围大部分的折冲府,还要守卫雁门关,便导致能支援白狼关的府兵,只有很少一部分。

走近白狼关,就见一座夯土构成的巨大关口出现在眼帘,周围一片荒凉,远远望去,就看见隐没在黄土内的高山,而附近的沟壑,也是黄土漫天。野日荒荒春草白,黄沙滚滚塞鸿哀。众人在翻滚的黄土中慢慢靠近关隘。

白狼关这里的天气非常恶劣,尉迟宝琪这一路赶来,感觉这里的大风就没有停下来过。尉迟宝琪跟着护卫,慢慢进入大营。在大营外等兵卒查验众人的守关文凭后,才被放入营中。虽然还没立秋,但这边温度已是深秋的模样。尉迟宝琪紧了紧身上的衣物,跟着兵卒往下发给自己的营帐走去。

“他来何为?”守军大帐内,一个三十左右,丰神俊朗的男子,朝着护卫再次问道。

“禀王爷,不知。只是看见,尉迟宝琪过来了。”

“尉迟敬德的那个傻儿子?”这男子沉思片刻,对护卫吩咐道:“将他叫过来。”

尉迟宝琪跟着护卫,迈步走向大帐,他心里也嘀咕:李道宗怎么会这么快知道自己过来了。自己跟这位历史上的“贤王”,也没有接触过呀。

“见过王爷。”进入大帐后,尉迟宝琪对坐在帅椅上的男子躬身行礼道。

“谁让你过来的?就你那身板,过来何用?”李道宗剑眉微皱。但尉迟宝琪可以听到话语中的关心。

“禀王爷,小子回到善阳老家后,已经将身子养的健壮了很多。听闻白狼关告急,朔州的府兵全部往关隘集结。我跟着家里的府兵就过来了。”尉迟宝琪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带来的好处,他这段时间饭量大增,身高也是猛的窜了一截,尉迟宝琪现在已经差不多快170cm,也可能是十五、六岁的身体正是发育的时候。

李道宗目光如电看了尉迟宝琪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以后就呆在后勤,没事别乱跑。紧跟自家的护卫,他们都是百战老兵,会护卫你的安全。”但看着尉迟宝琪离去的身影,李道宗也犯难了,唐朝武将本就血勇,常常都是带领少量兵马,就敢冲击敌方军阵,而尉迟家更是个中翘楚。但现在尉迟敬德已经上了战场,在前线浴血搏杀,而他的儿子却来到了这凶险万分的白狼关。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大唐武将子弟最好的写照,武将子弟全部以自家父辈为傲,常常幻想自己能上战场杀敌,像父辈一样杀敌立功。这就导致大唐武将子弟基本都是桀骜不驯之辈,尤其是上了战场,武将子弟一个比一个勇猛。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风气,武德、贞观年间,大唐军队才能屡战屡胜,威压四海。

尉迟宝琪出了大帐,和护卫汇合。就准备上关,看看这雄壮的关边景色。但眼光扫过旁边,发现一个身穿皮甲的男子,站在自己前进路上。

“这位校尉怎么称呼?”

“张保家,王爷的护卫。”

怪不得能成为李道宗的护卫,一个王爷的护卫,起保家卫国的名字。由此可见唐朝时期,尤其是初唐时期,皇族还是有担当的,李道宗能成为初唐边关名将,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那护卫得知尉迟宝琪想上关上看看,微微一愣,便让尉迟宝琪一人上去,然后他跟在了尉迟宝琪身后。尉迟宝琪知道,这是尉迟敬德的面子,边关打仗,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有防止对方的细作渗透,打探己方的布置。尉迟宝琪不相信,跟着一代名将的护卫,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这全是因为,尉迟敬德一生三次救过李世民的性命,李氏皇族不管对尉迟敬德什么态度,但在忠诚这方面,皇族没有人不服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尉迟家才会在贞观一朝,荣宠为武将之最。

尉迟宝琪站在白狼关上,朝着西北方向望去,入眼便是满眼的黄土,连地面只是能隐隐看清。又抬头望天,就见太阳好像微微发光,挂在天上,但太阳的位置,又表明是正午过去没多久。

“这里的天气一直是这样子吗?”尉迟宝琪朝张保家问道。

“是,这里的风基本不会停。”

尉迟宝琪望着这狭长的山谷,又望向两边,两边的高山隐约可见。尉迟宝琪看着这满目荒凉的关口外,陷入了沉思。

下了关口,回到营房,尉迟宝琪想到,古代和游牧民族作战,应该在关口外设置陷马坑呀,但尉迟宝琪在白狼关上,并没有发现这东西,难道古代的伪装这么高明,他刚才在关口可是站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发现。

想到这里,尉迟宝琪立即起身,朝着中军大帐走去。

“什么陷马坑?”李道宗听到了尉迟宝琪的禀告后,起初并不在意,但经过尉迟宝琪详细介绍后,猛地站起身问道。

于是尉迟宝琪便在大帐内的地上,拿过护卫的匕首,画了起来。长五尺,宽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篾等锋利的武器,然后用草及黄土覆盖其上。

李道宗看着尉迟宝琪慢慢将陷马坑画了出来,他的眼睛也越来越亮。最后紧紧盯住尉迟宝琪画的图,沉默了一会儿,便开口说道:“尉迟宝琪听令,本总管现委任你为翊麾校尉,全权负责白狼口陷马坑事宜。”

“末将遵命。”尉迟宝琪领命便出去集合府兵去了。

李道宗将尉迟宝琪的陷马坑拓印到奏折上,写好奏报,立即喊来亲卫:“八百里加急,送长安。将这两份折子,尽快送到太子殿下手中。然后派出斥候,我要知道,突厥骑兵距离关口十里内的一举一动。”

尉迟宝琪领人,生生挖了十几天的沙子。将白狼关外五里,全部布置上陷马坑。李道宗视察后,才放尉迟宝琪回营帐稍微洗漱。

李道宗坐在大帐内,愣愣出神。他对这次和尉迟宝琪见面充满了疑惑,原来长安内尉迟家的傻儿子,回了趟老家,难道就开窍了?还是大家对尉迟宝琪有偏见,这么一个能在老家内,看护卫骑马训练,就能想出陷马坑这一绝妙主意的人,怎么会大家的口里却是一个傻子?

而尉迟宝琪回去营帐后,正在洗漱的时候,护卫给尉迟宝琪将吃食也端了过来。尉迟宝琪看着碗里的土,皱眉问道:“怎么营帐内的吃食,也全是土?”

“校尉,白狼关这地方,整天都是黄沙漫天,做饭的地方虽然搭了帐篷,但周围还是会有风沙。”

“那在营帐里做饭不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