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要做什么,只能趁早!(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别猜了,你们都是我的卧底》最新章节。

最终成功撤退回“三八线”以北的朝鲜军队不足3万人,重装备也几乎全部丢失。

面对严峻局势,中国政府多次通过广播发出明确警告,若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绝不会坐视不顾。

甚至在10月3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请其向美国高层转达中方的警告。

美国高层以总统杜鲁门、国务卿艾奇逊,以及“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核心,对新中国发出的警告进行了评估。

在他们的认知里,新中国刚成立一年,国内百废待兴,军备落后,而且缺乏海空军力量,在苏联不直接下场的情况下,并不具备单独出兵进行干涉的能力。

而苏联不会亲自下场的态度,早就已经很明显了。

要知道,在组建“联合国军”之时,如果苏联表示反对,是可以直接否决的!

可是,苏联的态度竟然是缺席!

这是默许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

在美国高层眼中,既然苏联确定不会参战,那中国大概率也不会单独出兵。

而且,在他们看来,当时的新中国就算出兵,也不足为惧。

麦克阿瑟甚至在向杜鲁门汇报时断言,当时中国在东北的部队最多只有5、6万人能够进入朝鲜作战,

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这些入朝的中国军队,将会遭到“最惨重的杀戮”。

美国高层还将中国的警告视为“虚张声势”和“外交恫吓”,认为这只是中国为挽救朝鲜政权而进行的外交努力,并不是真正的出兵信号。

国务卿艾奇逊甚至认为,所有看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转达的中方警告的人,都会得出中国不会不介朝鲜战争的结论。

麦克阿瑟本人更是坚信,仁川登陆的成功,已经决定了战局。

他急于在感恩节,也就是11月23日前占领朝鲜全境,结束战争。

这种军事上的傲慢,使得麦克阿瑟极力主张越过三八线北进,并成功说服了杜鲁门政府。

最终,美国对中国政府的警告选择了无视。

在10月7日,美军地面部队大规模越过三八线北进。

美国此举彻底关闭了政治解决的大门,更严重误判了新中国保卫国家安全的决心和意志。

第二天,也就是10月8日,教员正式下令,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

10月15日,杜鲁门专程飞赴太平洋的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谈。

在会谈中,麦克阿瑟再次向杜鲁门保证中国出兵的可能性极小,并且即使出兵,也无力改变战局。

这次会谈彻底打消了杜鲁门最后的疑虑,坚定了北进的决心。

最终,在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这场战争,也正式升级成为了中美之间的正面对抗。

萧诚觉得,要是真到了这一步,中国的原子弹还没有试爆成功,自己再做什么,意义也已经不大了。

要做什么,只能趁早。

可是,如何操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