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解决事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分手后:前女友仰望我登顶》最新章节。

关键是临县书记一直在运作去土地局当局长,位置被周明轩抢去了,心情能好吗。

车在公路上平稳行驶,周明轩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着,刚才没说出口的疑惑像根刺扎在心里——邱向阳和马德荣的缺席,不是简单的“忙”,更像是一种态度。

他侧头看向魏浩然,对方正望着窗外。

“之前传闻邱向阳想去土地局当局长,一直在运作。”周明轩声音压得低些:“去年年底他还托人找过张部长,说自己在临县抓征地有经验,适合管土地。现在我顶了这个位置,他心里肯定不痛快。”

魏浩然收回目光,拿起水瓶喝了口:“何止是不痛快。

咱们三个,都没超过四十岁,一步跨到正处实职,比很多熬了二十年的老资历还快,背后盯着的人能少吗?”他顿了顿,想起昨天城建局办公室里,几个老科员看他的眼神,带着探究,还有几分不服气:“我刚去城建局这两天,有个快退休的老主任,故意把十年前的项目档案堆给我,说‘年轻人要多学’,其实就是想看我能不能扛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估计徐俊辉和周明轩都遇到这种情况了。

徐俊辉还好些,之前他就是刑警大队大队长,还是有一定人脉来着。

反观他跟周明轩,这方面差了些。

徐俊辉从后视镜里看了两人一眼,嘴角扯了扯:“我这边也没好到哪去。

公安局里,有几个副局长是从基层派出所一步步上来的,熬了十五年才到副处,看我从刑警大队直接提常务,

背后没少议论,说我‘靠关系’‘踩案子上位’。”

他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陈明远案那三个月,我睡在单位,案卷堆得比人高,他们看不见,只看见我升职快。”

车厢里静了几秒,只有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

阳光透过车窗,在三人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得那些没说出口的压力格外清晰。

魏浩然突然笑了笑,从公文包里拿出施工预案:“议论归议论,活干不好,才真给市长丢人。

你看这个桥墩施工方案,赵磊昨天又改了三版,就是怕河底岩层复杂出问题。

咱们现在每一步都得比别人细,比别人实,才能堵住那些说闲话的嘴。”

这话不假,只有做出成绩了,才能堵住其他的嘴。

干不好,他们都没脸待下去了。

周明轩接过预案翻了翻,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有赵磊的,也有魏浩然的,连施工时可能遇到的暴雨天气都标注了应对措施。

他心里一动,想起自己刚到土地局时,办公室主任把东方电子的土地档案整理得乱七八糟,说是“找不到原始记录”,最后还是他带着科室的人,在档案室里翻了三天,才把缺失的材料补全。

“上周我让征地办把东方电子的土地出让合同重新核对,有个老科员跟我说‘没必要这么较真,陈明远时期的账,查也查不清’。”周明轩语气里带着几分冷意:“我直接把合同扔在他桌上,让他一条一条对,少一个签字都不行。

现在纪委盯着,老百姓看着,咱们敢松一点,就是给别人递刀子。”

徐俊辉点头:“我懂这个理。上个月老城区有个拆迁纠纷,有人故意挑事,说公安局‘偏向开发商’,我直接让民警把执法记录仪的视频公开,还请了村民代表一起调解,最后闹事的人自己没脸,灰溜溜走了。

咱们没别的办法,只能靠‘透明’‘实干’这两个字扛。”

三人都很无奈,哪怕徐俊辉都遇到这种情况了,更何况是他们两人了!

车快到市区时,魏浩然的手机响了,是赵磊打来的。

“魏局,江河建设的技术负责人到了,想跟您对接施工队进场后的安全培训方案,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下午三点,让他们来城建局会议室,我和李刚一起跟他们谈。”魏浩然看了眼时间:“你先把之前整理的安全事故案例发给他们,让他们针对性出方案,别搞虚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挂了电话,他看向两人:“下午碰头会结束,我得去城建局盯安全培训的事。

跨河大桥施工,安全是底线,不能出任何岔子。”

周明轩也拿出手机,给征地办主任发消息:“让他们把三块问题土地的现场照片拍过来,标注清楚位置,明天我要跟秦和正对接。”

他抬头时,眼里的犹豫少了些,多了几分笃定:“不管邱向阳怎么想,土地核查不能停,这是市长交代的事,也是咱们的本分。”

徐俊辉笑了:“我下午回局里,正好有个扫黑除恶的案子要汇报,顺便跟几个副局长开个会,把新区施工期间的治安巡逻方案定下来。

他们不服气没关系,我把方案摆出来,让他们看看,我这个常务副局长,不是只会抓案子。”

车驶入市区,远远能看到城建局的办公楼。

魏浩然看着那栋熟悉的建筑,想起刚上任时,王博文看似热情的“欢迎”,背后藏着的试探;想起施工科那些年轻科员,眼里的期待比质疑多——其实不是所有人都盯着他们的年龄和晋升速度,更多人在等一个能做事、能把项目推进下去的领导。

“下午碰头会,市长肯定会问江河建设的中标细节。”

魏浩然拿出笔记本,快速翻到相关页面:“我把他们过往项目的质量检测报告都整理好了,还有邻市跨江大桥的维护记录,确保常委会审议时,没人能挑出毛病。”

周明轩也补充道:“土地出让金调剂的申请,我已经让财务科核对完了,下午给市长签字,下周就能把保障房的资金拨下去。

只要资金到位,施工队进场就没问题。”

徐俊辉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咱们现在就像在走钢丝,两边都是眼睛,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

等大桥建起来,保障房住满老百姓,那些议论自然就没了。”

两人同时点点头。

确实如徐俊辉所说,最后还是要看成绩。

没有成绩,他们腰杆子也挺不住,更加给市长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