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094艺术来源于现实(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大厨》最新章节。

渔家乐船比较大,平常都是靠堤停泊,有客人来吃饭,免费开到黄河中央转一圈。

张锦轩他们尚未掏钱消费,自然享受不到乘船出河巡游的顶级待遇。

再一个渔家乐船的甲板离河面有点高,四周围着护栏,活动空间小,不好撒网。

刘三家还有条小渔船,渔家乐生意不好的时候,刘三、刘玉山父子就开着这条船到河里打渔挣钱,维持一家老小和船只的日常开销。

渔船小,坐不下太多人,除了开船的刘玉山和刘三父子,拍摄团队仅张锦轩、热芭、导演系师哥三人上船。

“小张,你们把救生衣穿上,没有人穿过,不脏,新的,都是俺买回来备着给客人穿的。”刘玉山找出来三套救生衣。

张锦轩感激道:“谢谢玉山哥。”

“不客气。”

热芭看到刘三穿水裤,开口问道:“刘叔,您不穿救生衣吗?”

刘三哈哈大笑,摆手道:“俺用不着。”

刘玉山笑呵呵地说道:“你们穿,不用管俺和俺爸,俺们渔民从小在黄河里长大,天天和黄河水打交道,关系亲,河水从来不淹俺们,出事的都是命中注定。”

刘三好心安慰道:“你们不用怕,这一片浪不大水不急,掉水里喊一声,俺和小山水性好,跳下去分分钟把你们捞上来。”

刘叔,我们谢谢你的乌鸦嘴啊。

张锦轩、热芭、导演系师哥等人又好笑又无语,还没开船呢,说落水多少有点不吉利。

穿救生衣的时候,导演系师哥忽然问道:“锦轩,你觉得刘叔一家人的生活经历有没有创作价值?”

“创作价值?”张锦轩愣了下,问道:“师哥说写书还是拍成电影电视剧啊?”

“我是导演,当然拍影视剧了。刘叔家四代渔民,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能挖掘的素材肯定非常多。他们是黄河上的吉普赛人,居无定所,哪里有鱼就到哪里,浪里来浪里去,视黄河湍流如等闲,自由自在,感觉特别有意思。”

张锦轩摇头道:“时间跨度太长,一部电影讲不了这么多内容,很难掌握叙事节奏。不突出重点,不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整部影片绝对平庸无趣且无聊。”

“真想拍的话,我建议改编成电视剧,走年代剧正剧的路子,重点放在玉山哥学习人家开渔家乐这一阶段的转变上。”

“你想啊,玉山哥上几代都是渔民,他开渔家乐相当于改变了自己以及后代代代做渔民的命运。再融入现实背景,以一个普通渔民家庭为切入点,展现新时代下黄河渔民群体的生活变化,这也是广大群众经历过的事情,应该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导演系师哥眼睛一亮,啪地拍了一下大腿,有些兴奋地说道:“锦轩你这个想法太好了,还有其他建议吗?”

“其他的啊……”

张锦轩想到了前世一部叫《山海情》的电视剧,觉着可以借鉴一下创作思路。

前世他来过开封,时间不凑巧,黄河正处于禁渔期,不准到河里捕鱼。渔家乐船也没现在这么多,渔民上岸的上岸,转行的转行。据说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加强了对渔家乐船的管理,还帮一些渔民解决了居住和就业问题。

“玉山哥开渔家乐,改变了自己一家的命运,但其他渔民的生活困境却没有多少改变。这种状况受到政府的重视,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渔民们从中受益,相继开船上岸,购车置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壮壮插话道:“这么拍有些平淡了,我觉得可以加点冲突,渔民对政策不理解,对上岸后的生活缺乏信心,一开始采取对抗态度……”

“小张,你们快点。”

“马上。”张锦轩催促道:“少扯闲篇了,赶紧穿救生衣,别让人家干等着。”

导演系师哥问道:“锦轩,你觉得能不能搞?”

“师哥你认真的?”

“难得有个想法,试试嘛。”

“我建议你找当地政府咨询一下,最好先得到官方的支持,这样运作起来的阻力和压力就小很多了。等你把剧本搞出来,要是质量过硬,我想办法帮你解决一部分投资,给你当男主角都行。”

导演系师哥大喜过望:“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