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03出师不利翻车预警(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大厨》最新章节。

九渡河是HR区下辖九渡河镇的一处自然景观,张锦轩、壮壮他们要去的填鸭场在镇郊,离得有点远。

路过九渡河,二人停车拍了段美景视频,然后才前往填鸭场。

填鸭场老板姓来,来来去去的来,很罕见的姓,据说祖上有点来头,是清末民初京城城郊赫赫有名的“鸭子来”后人。

人生一张嘴,是神是鬼全靠说。

张锦轩无意追根溯源,老问人家祖宗也稍微有点不礼貌,和来老板简单寒暄沟通几句,继续拍摄《野生厨房》第一期北京烤鸭。

“我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九渡河一家填鸭场,我身边这位是填鸭场的主人来老板。来老板,麻烦你带我们参观一下填鸭场。”

来老板点点头,上前引路,“跟我走吧。”

“谢谢。”

这个填鸭场面积不大,里面光线略暗,空气浑浊,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臊臭味。

养的鸭子很多,受惊之下嘎嘎乱叫,纷纷远离过道,密密麻麻,看得人密集恐惧症都犯了。

张锦轩好奇地问道:“来老板,这儿养了多少只鸭子?”

“两三千只。”

张锦轩肃然起敬,一脸谄媚道:“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来老板哈哈大笑,指着张锦轩乐道:“小张你真幽默,我算什么土豪啊,咱们国家已经没有土豪了,早就被打倒了。”

“来老板,你才是真幽默。”张锦轩打趣一句,对摄像机说道:“大家看到了吧,我们面前这些鸭子就是用来做烤鸭的填鸭,也叫京城鸭,羽毛洁白,体态肥硕,看着像不像一只只缩小版的胖大鹅?”

“平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过一个词,叫做‘填鸭式教学’,意思是灌输式教学,把知识一股脑教给别人。”

“填鸭的养殖方法也差不多,梁实秋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填鸭,这里引用一下。”

张锦轩夹带私货,开始秀台词功底,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背诵道:

“北平苦旱,不是产鸭盛地,惟近在咫尺之通州得运河之便,渠塘交错,特宜畜鸭。佳种皆纯白,野鸭花鸭则非上选。鸭自通州运到北平,仍需施以填肥手续。”

“以高粱及其他饲料揉搓成圆条状,较一般香肠热狗为粗,长约四寸许。通州的鸭子师傅抓过一只鸭来,夹在两条腿间,使不得动,用手掰开鸭嘴,以粗长的一根根的食料蘸着水硬行塞入。”

“鸭子要叫都叫不出声,只有眨巴眼的份儿。塞进口中之后,用手紧紧的往下捋鸭的脖子,硬把那一根根的东西挤送到鸭的胃里。填进几根之后,眼看着再填就要撑破肚皮,这才松手,把鸭关进一间不见天日的小棚子里。”

“几十百只鸭关在一起,像沙丁鱼,绝无活动余地,只是尽量给予水喝。这样关了若干天,天天扯出来填,非肥不可,故名填鸭。”

“听起来蛮残忍的,实际上国外美食鹅肝也用了类似的方法来获取得到。”

“自然界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填鸭属于大规模养殖的肉用鸭,从生下来就有人精心照顾和饲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说实话,比我们很多人都活得滋润,鸭生已经圆满了,这样一想是不是马上就有种羡慕嫉妒恨和化怜悯之心为食欲的冲动了?”

“说完填鸭,咱们再来聊一聊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源于南京烤鸭,明朝时不是迁都嘛,永乐皇帝朱棣把国都从南京迁往京城,小朱馋这口了怎么办呢,把烤鸭师傅一起带走呗,于是乎南京烤鸭就传到北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