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无上的权力(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从移宫案开始》最新章节。

【臣深知,改革之事,非一日之功。臣愿以此奏为引玉之砖,望陛下采纳臣言,下诏革旧,以兴国家,以安百姓。臣不胜惶恐之至。谨奏。】

【臣惠世扬顿首再拜。】

朱常洛看完奏疏,心中升起很多个疑惑:

“惠世扬不是东林党人吗?”

“通政使韩爌不是东林元老吗?”

“怎么自己人咬起自己人来了?”

“东林党出现内部斗争了?”

朱常洛又看了一遍奏疏,敏锐的发现了一句话:

【臣建议,首先将通政司与文书房合并,设立新机构,统一负责奏疏之接收、分类、审阅及贴黄等事】

“……”

“原来如此,这是感觉通政司没什么事干,发动手下向朕讨要事权来了。”

天下权力可简化分为三块:人权、财权、事权。

人权就是管人的权力,在大明,掌握这一权力的机构叫吏部,而现任吏部尚书叫方从哲,是通过中旨简拔上来的,换句话说,是皇帝的人。

财权就是管钱的权力,大明的钱袋子分为内外两袋,国库在户部尚书李汝华手里,内库在皇帝手里。

现在朝廷搞财政改革,皇帝把财权看的死死的,任何人都极难插手,那么唯一能争取一二的,就剩事权了。

事权就是管事的权力,说白了就是指挥人干活的权力,这项权力深受人权与财权的桎梏。

没有人咋干活?没有钱谁给你干活?

而一旦人到位,钱到位,那自然事也就到位了。

在大明,掌握事权的机构非常多,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等,都是管事机构。

这些机构不管人,不管钱,只管事,有些是管做事的,有些是管监督做事的,有些是评判别人该如何做事的。

大家各有分工,事权不相上下,本来通政司的事权也很大,巅峰时期的通政司,甚至连六科给事中都要受其领导,掌握着朝廷上传下达的唯一通道,权势显赫。

但自从内阁、司礼监等机构掌权后,通政司的地位急转直下。

而现在朱常洛搬到宫外后,一场大火,内阁没了。

日常奏疏皇帝亲自批,大事开会讨论,司礼监也名存实亡了。

现在司礼监能控制的,就剩下个文书房,因此对通政司事权的架空更加厉害。

皇帝提升通政使为正二品,让通政使有资格参加御前会议,关于这一点韩爌乐见其成。

但御前会议五日一召开,不开会的这段日子,其他机构都在热火朝天的落实决议,就通政司没啥事干。

身为东林元老,他实在受不了身边若有若无的风言风语,很多人照顾韩爌的面子,不会说出来,但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反而更能刺痛人心。

如此种种,便有了今日这道奏疏,建议皇帝省并通政司,以退为进,争取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