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重新振精神(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黄山脚下的坚守》最新章节。
就在李明深陷调查风波之中时,柳明兰正带着她的团队,在田间地头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她的无人机业务。他们走过了一村又一村,腿跑疼,嘴说干,收效都不好。
但柳明兰没有气馁,她带着团队不停地穿梭于各个村组,做宣传,搞演示。这天,他们又来到了一个自然村,在村口一块空地上支起了宣传牌,并启动无人机在空地上空盘旋。听到动静,不一会,场边就聚集了很多围观的群众。
“这啥无人机,能比我们人工做得好?”一位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老农皱着眉头说道,他粗糙的双手紧紧握着锄头,仿佛那是他坚守传统农耕方式的最后武器。
“就是啊,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另一位农户附和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新事物的不信任。
面对农户们的质疑,柳明兰微笑着,耐心地解释:“大叔大婶们,这无人机飞防飞播效率高、效果好,能精准地施肥、播种、喷药,而且还能节省人力成本。您想想,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地靠咱们老一辈,多辛苦啊。这无人机能帮咱们减轻不少负担呢。”
但农户们还是半信半疑,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尝试。
这时,一位中年模样的农民走了过来,围着无人机转着看了几圈,说:“真有这么神?”
柳明兰立刻开了精神,说:“要不我们在您的田里试一试打药。”
中年农民说:“不会把我的庄家打死吧。”
柳明兰接着说:“放心,我先用水试一试效果。”
中年农民犹豫了一会,点头同意。
柳明兰立即启动无人机开始作业。当无人机在田地上空快速而精准地完成喷洒任务时,在场围观的人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这还真行啊!”中年农民说道,他走到田边,仔细查看了喷水的效果,“比我自己干得好多了,又快又均匀。”
有了这个成功的例子,消息渐渐在镇里传开了,农户们的态度开始有所松动,已经开始有人联系他们进田作业了。
经过调查洗礼后的李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心情沉重。提拔受阻和被调查的双重打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失落之中。他回想起自己为供销社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如今却遭遇这样的挫折,感到无比的委屈和迷茫。
就在这时,轻轻的敲门声响起。“请进。”李明有气无力地说道。
向杰推开门,看到李明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一阵刺痛。她缓缓走到李明身边,轻轻说道:“李明,别这样消沉,这点挫折算什么?你以前可不是这样容易被打倒的。”
李明抬起头,看着向杰,眼中满是无奈:“向杰,这次不一样,感觉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柳明兰也被向杰的电话叫了过来,她跟在向杰的身后走了进来,着急地说道:“李明,你别老在办公室呆着了。我的无人机植保专业合作社试验示范推广效果很好,准备大批量进货,完成总公司布置的销售任务,可资金不够,这代理权眼看就要保不住了,你可得帮帮我。”
李明听了,心中微微一动,但还是叹了口气:“我现在自身难保,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向杰握住李明的手,鼓励道:“李明,咱们一起想办法,柳明兰的合作社需要支持,这也是咱们供销社的责任。”
李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行,那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三人围坐在一起,柳明兰先开口:“我了解到现在农机补贴是农民购买无人机时买一补一,但咱们得先为无人机争取到补贴资格,还得帮农民申请,这程序繁琐,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李明思索片刻说:“这事儿急不得,咱们得一步步来。先把需要的资料准备齐全,再按流程申请。”
向杰点头应道:“我可以帮忙整理资料。”
接下来的日子,向杰忙着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料,李明则四处打听申请补贴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就在他们为农机补贴奔波的时候,总公司给柳明兰的进货期限越来越近。
柳明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可怎么办?要是失去代理权,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李明安慰她:“别慌,咱们再想想办法。”
这时,李明想到可以去农业局争取飞防飞播补贴。
李明找到农业局的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合作社的情况和飞防飞播项目的规划。
负责人认真听完后说:“你们的想法不错,但要争取到这个补贴,得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服务面积计划,还得保证服务质量。”
李明连忙说:“您放心,我们一定做好。”
回去后,李明和柳明兰一起制定方案,核算服务面积。
向杰也没闲着,她在网上查找相关案例和经验,为方案提供参考。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份详细的飞防飞播补贴申请方案。
李明再次来到农业局,提交了方案。
负责人看后,比较满意:“先这样,等审核通过,你们就可以按计划实施了。”
在等待审核的过程中,李明他们也没闲着,继续为筹集进货资金想办法。
向杰联系了几家银行,咨询贷款事宜,但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太顺利。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李明的一个朋友介绍了一家民间金融机构,可能愿意提供资金支持,但利息相对较高。
李明和柳明兰商量:“利息高是高了点,但能解燃眉之急,只要咱们后续业务发展好,这点利息不算什么。”
柳明兰咬咬牙:“行,那就试试。”
经过一番沟通和协商,终于从这家民间金融机构借到了一部分资金。
加上之前准备的一些资金,柳明兰先购进了一部分无人机,暂时保住了代理权。
然而,这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后续的资金压力仍然很大。
就在他们忧心忡忡的时候,农业局传来好消息,飞防飞播补贴申请审核通过了。
柳明兰激动得跳了起来:“太好了,这下有希望了!”
有了补贴的支持,合作社的资金状况逐渐好转。
随着无人机植保服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这一新技术。合作社的生意越来越好,李明他们也看到了希望。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业务量的增加,合作社的人手不足,服务质量开始下降,一些农民出现了不满的声音。
一位农民抱怨道:“你们这服务也太慢了,我这地等着植保呢!”
李明赶紧召集大家商量对策:“咱们得赶紧招聘一些专业人员,同时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向杰说:“招聘容易,可培训需要时间,这段时间怎么保证服务质量?”
柳明兰想了想:“要不咱们先调整一下服务流程,优化工作安排,尽量提高效率。”
大家纷纷点头,开始按照新的方案行动起来。
他们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招聘信息,同时也在周边的村庄张贴了招聘启事。很快,就有不少人前来应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