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总有你小子忙不完工作的时候(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1951》最新章节。
是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强加到每个人,更不可能让每个人都产生同理心。
老领导虽然不在核心层,但还是有一定权力的,在过了年,李旭东把一家老小都送走之后,就给李旭东安排了个活儿,让他当上了啥事都不管又啥事都能提意见的顾问。
顾问是一个职位,泛指在某件事情的认知上已经有多年经验,并且擅长解答疑问的人。顾问可以提供顾问服务,顾问提供的意见以独立、中立为首要。
李旭东很喜欢这个职位,顾得上就问,顾不上就不问,真他娘的好。
本以为是个很轻松的活儿,可老领导没打算让他轻省,经常逮着他就是否包产到户的问题讨论。两人的意见不太一致,相互之间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老领导,凡事都有两面性,包产到户导致农业生产分散,个体农民难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原有的农机设备因缺乏维护而闲置。这种分散经营模式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发展,影响了整体生产效率。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平原地区实行大集体,在不适合大规模集体劳作的地区,我们可以进行试点,进行包产到户的实验,然后等上两年,再看看具体的效果。”
李旭东的话算是老成持重了,农村苦,农村难,包产到户政策在推动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积极性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带来的诸多弊端也不容忽视。未来的发展需要在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还要保障他们基本生活和权益,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老领导并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他也明白如果连这个一直支持和帮助自己的下属都说服不了,那这个包产到户的计划必将招来更大的阻力。
“小李啊,你是个有头脑的人,也知道我们国家现在还多么落后,你心里的大集体农庄需要的是现代化的机械,可我们没那么多的科技来解放生产力啊。现在全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不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促进思想解放,我们就很难推动工业化进程。”
“所以我们才要进行试点啊!冒号,治大国如烹小鲜,咱们的政策和路线只能一步一步来,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啊。贸贸然大修大改,必定会引起其他方面的混乱,您想想,一旦贫富分化加剧,将来会不会有钱人终成眷属,没钱人有目共睹啊?”
谁都想过上好生活,可农业靠天收的时日毕竟太多,虽然天道酬勤,可努力了,赶上自然灾害,一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费了,颗粒无收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大自然面前,个人的力量太小,还是得靠大家一起出力,才能对抗各种天灾,才能人定胜天。
不管是谁当家,都会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多少人想要把自己的治下变成盛世强国,可因为急功近利,最终功败垂成。秦始皇不是第一个,隋炀帝也不是最后一个。
想要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仅需要正确的方针和路线,而且需要慢慢建设。国外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发展了两百年,咱们想要追上,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能成功的,需要无数代人一点一点的努力。
“小李啊,难道你认为现在的路线就是对的?”老领导指了指放在茶几上的报纸问道。
两个“凡 是”就是报纸上的头版头条。
李旭东摇了摇头,郑重地开口道:“领导,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错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真理。在古代,我们把孔子捧为圣人信奉他的思想,还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的鬼话,结果我们华夏毫无寸进。只要稍微有点头脑,我们就不应该迷信任何一个人。科学需要的是合理怀疑,只有不断的打破,才能不断的进步。”
“好吧,我连你都说服不了,更说不服那些老同志了。”老领导有些颓丧的说道。
“您知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想要有所改变,那些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事情就该第一时间废止,而且,让市场经济作为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让农民彻底摆脱鸡屁股银行的窘境,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那你对于教育方面的看法呢?”老领导很重视李旭东的看法,想要不遗余力的培养他。
“说句心里话,我们太重视文科了,古往今来,我们杰出的科学家仅有那么几个,就是因为儒家的重文思想在作祟。要我是教育部部长,我会大力减少文科生的录取比例,让数理化走遍天下。领导,教科书里的历史不是我们真实的历史,仔细研究那些历史没有太大的意义。很多历史记录都经不起推敲,因为历史是后人书写的,这一朝的人会说、敢说上一朝的人好话?”
“你的意思是加强数理化的教育?”老领导皱了皱眉。
“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数学、语文和外语,这几科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物的要和化学联系起来,培养医学人才就少不了这两科,地理和物理、数学也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地质勘探、纯数学建模、物理专家都需要这几门功课,外语可以单独列一个系,国外的那些刊物很多都有错误,存在诱导第三世界国家犯错的可能,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他们的研究。”
李旭东对学科的分类比单纯的分为文理科要科学一些,他高考的那一年国家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每一科都加上了李旭东最头疼的政治。
“那政治呢?不加强思想教育?”老领导又皱眉了。
“有法律为底线,有道德做约束,政治又有何用?领导,我对农民这一块不是很担心,您知道我最担心的是什么吗?”李旭东问道。
“那你为什么对农民反而不担心呢,很多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还吃不饱饭,你凭什么不担心?”华夏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最大的问题,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是领导者最想解决的头等大事。
“领导,杂交水稻技术和杂交小麦、杂交玉米技术相继铺开了,粮食实现高产将是必然的事情。我们国家虽然还要进口一些粮食,但我们粮食的产出只会越来越高。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种植业的广泛铺开,人民肚子里的油水越多,所消耗的粮食就会有所减少,这就是我不担心农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