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历史的偏转(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人在红楼,无限词条合成》最新章节。

扭头望去,只见一羽箭直直朝林如海射来,护卫们连忙举刀防守,却已经来不及了。

眼见那支箭即将穿过大人身体,护卫们目眦欲裂,林如海也仿佛被吓到了一般,双眼紧闭,一动不动。

但想象中的箭矢入肉之声并未传来。

只听叮咚一声脆响,箭矢与一支飞刀撞在了一起,原本轨迹偏移了一丝,擦着贾琏的头发飞了过去。

见大人无恙,护卫们赶忙护住林如海,分出几人朝箭矢及飞刀所来方向赶去,但什么也没找到。

众人无奈,只好打道回府,慢慢再想其他抓捕黄二郎的计策。

……

与此同时,神京城。

几封从扬州快马加鞭而来的密信,分别送往了户部右侍郎崔元、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钱鸿、恭肃亲王李昭府中。

收到密信后,三人齐聚恭肃亲王府。

没过一会儿,恭肃亲王又急忙从府中出来,递了牌子,进了皇城,朝太极宫赶去。

这太极宫乃当今太上皇居所,位于皇宫西北角。

太上皇于十一年前,北征女真归来后传位于今上,之后便久居太极宫。

及至今日,虽已将朝政之事悉数交于隆治帝,但于朝中还是有几位眼线。

话说此方世界的历史,与前世大体相同,只是在某些地方发生了偏转。

秦、汉、唐、宋、元皆是如常,但在明朝英宗时期,偏转发生。

志大才疏的朱祁镇和前世历史一样,依旧是决定北征瓦剌,然后一战葬送了大明近半家底。

之后,代宗朱祁钰临危受命,但此方世界却不知为何没有了于谦。

满朝文武主张南迁者有之,主战者有之,大明便在这犹犹豫豫间错失了战机。

公元一四四九年,瓦剌大军攻破燕京城,代宗自刎,大明亡,享国八十二年。

已受蒙元压迫了近百年,如今岂容他们卷土重来。

当是时,各地有胆识、有血气的汉家儿郎或聚集乡勇,或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各自举旗反蒙。

本朝太祖李氏亦起兵于金陵,后于一众起义军中脱颖而出,不断吞并别股势力,席卷全国。

赶走蒙古后,太祖毫不停歇,继续追亡逐北,最终灭蒙古王廷于草原。

太祖平定天下后,改国号为周,定都于龙兴之地金陵,并大肆封赏有功之臣。

其中武将功勋最著者十二位,即如今的四王八公。

太祖在位二十三年,崩,弘德帝即位。

弘德帝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与民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已见盛世之兆,颇有汉时文帝之风。

及至弘德朝中后期,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在使本朝国力日盛的同时,也给了蒙古残余势力恢复的时间。

同时,东北女真也正在崛起,并于边境不断挑衅,渐有尾大不掉之势。

上苦金陵距离北方边境过远,往来军机多有不便。

而战机则稍纵即逝,不容有失。

遂仿前朝太宗,以大魄力迁都燕京,即当今的神京城,颇有天子守国门之意。

弘德朝第二十年,上御驾亲征,前后两次北征瓦剌,横扫草原。

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便是在此时立下军功,得圣上恩典保留品级袭爵一代。

弘德帝在位第三十二年,女真寇边,上遂第三次北伐,欲一战灭女真于东北,彻底解决北境之患。

却不料战事失利,辽东大片领土丢失,幸本朝国力强盛,方不致亡国。

此战后不久,弘德帝退位,传位于今上,如今已是第十一个年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