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冯氏喜剧时代的辉煌,彻底宣告结束!(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最新章节。

重生带来的优势,在一个月前已经彻底告竭。

虽说那些他凭借“先知”抢占的优质项目、避开的行业坑洼,已经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他往后的路,再也没有“未来剧本”可以参考了。

从最初依靠重生记忆快速布局,到如今必须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对作品的打磨一步步前行,他的心态也从最初的“游刃有余”,逐渐变得“谨慎沉稳”。

他很清楚,接下来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因为影视市场可谓是瞬息万变!

前有双档期票房遇冷的警示,后有春节档“四大金刚”的激烈竞争,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所以他必须“知己知彼”,亲自去看这几部电影,近距离观察同行的创作思路与市场反馈。

这样也是为了更精准地把握观众偏好。

毕竟只有摸透了行业的最新动态,才能让《三体》的后续制作与宣发更贴合市场需求,同时也才能让飞跃影视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重生的红利虽然已过,但属于他的影视征程才刚刚进入真正的考验阶段。

未来虽然是未知的,但每一步未知,都将会成为他亲手改写结局的机会。

陈飞非常坚信,绝对没什么能拦住他向前的脚步!

而与此同时,东阳美拉影业的办公室里,冯小钢正盯着桌上的《非诚勿扰3》票房数据报表,脸色苍白,一颗心彻底沉入了谷底。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投资可是高达1.8亿,涵盖了演员片酬、宣发费用和制作成本等诸多费用。

可操蛋的是,最终票房成绩却仅有1.36亿。

这个数字,甚至连投资成本的零头都没覆盖。

按照影视行业惯例,票房需先扣除3.3%的特别营业税和5%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剩余部分由院线、影院与出品方按比例分成,出品方可分得约33%。

以此计算,1.36亿票房扣除税费后,出品方实际能拿到的钱不足4000万。

而东阳美拉影业在《非诚勿扰3》中的投资比例是50%。

也就是说,冯小钢这边最终能分到的钱,连2000万都不到!

“又是一波血亏……”

冯小钢喃喃自语着,声音里满是疲惫与绝望。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遭遇票房滑铁卢了。

从《只有芸知道》的票房不及预期,到《非诚勿扰3》的彻底扑街,他执导的电影一部比一部亏,公司账上的资金早已捉襟见肘,还欠着不少合作方的款项。

再这么拍下去,欠的债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而仅凭他,根本无力偿还。

到了这个时候,他终于彻底放弃了靠新片翻身的念头。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脑海里第一次冒出了“收手”的想法。

不拍了,再也不导演新片了!

倒也不是不想拍,是实在没办法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摸不透观众的喜好了,所以拍出来的东西都是既得不到口碑,也赚不到票房的烂片。

与其在影视圈里继续挣扎,还不如趁早止损。

可欠的钱该怎么还?

冯小钢的目光落在了“东阳美拉影业”的公司执照上,一个无奈的念头渐渐清晰。

或许,也只能看看这家公司还能值多少钱了。

要么干脆去找银行做抵押贷款,用公司股权换取资金。

要么就把公司卖掉,拿到钱后先还清债务,剩下的钱勉强用于维持日后的生活。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个由他一手创办、曾承载着他的电影梦、经历过收益对赌失败的公司,如今竟然成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冯小钢现在已然是满心茫然。

他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完全看不清前面的路该怎么走。

如果变卖公司能解决债务问题,实在不行,就彻底收山退休吧。

不再管影视圈的是是非非,不再为票房数据焦虑,安安稳稳过好后半辈子……

“想当初……”

冯小钢的思绪忍不住飘回过去。

当年华宜兄弟辉煌的时候,他可是圈内炙手可热的“贺岁档之王”,每部电影上映都能引发全民热议,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的风光无限。

可如今,华宜早已不复往日荣光,惨而退市、破产倒闭。

甚至就连王家两兄弟,都已经一前一后进了铁栅栏里。

其实他至今都想不通,王仲军和王仲磊到底是怎么被抓回来?

一个跑到了新加坡、一个跑到了缅甸,可最后竟然还是被“远洋捕捞”了回来,实在是太奇怪了。

反观他自己,也从“冯导”变成了“票房毒药”,连公司都要靠变卖来还债。

“这命运,还真是够讽刺的。”

冯小钢苦笑着摇了摇头,拿起手机拨通了财务的电话,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决绝:“你帮我联系下评估机构,把公司的资产盘点一下,看看现在能估值多少……”

“好的,冯导。”

电话那头传来了回应的声音。

冯小钢在挂掉电话后,再次望向窗外,眼神里只剩下无尽的落寞。

属于他的电影时代,真的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