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硕果仅存(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最新章节。

就在虬髯客潜水看论坛的时候,作息更加规律的周硕,也在连夜重温《大唐双龙传》。

虽然是在历史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但虬髯客作为拿了黄师剧本的异界化身,他所创作的《大唐双龙传》,和前世蓝星的同名作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纵横捭阖的历史格局,那玄之又玄的天道探索,还有那些在市井与庙堂间挣扎求存的鲜活灵魂。

都让周硕感觉到无比的熟悉。

《天龙八部》全文共124万字,分五册,每册十章,每一章的标题连起来,就是一首概述故事情节的词。

这也是被许多读者津津乐道的地方。

而《大唐双龙传》全文万字,分二十册,每册九章,一共一百八十章,每章的标题,都是整齐的四字短语。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黄师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五百万字的长篇巨着,别说是武侠小说,就是放在如今的的网文界,那也算得上是超长篇了。

嗯,一千多万字,几千章的,那叫超超超长篇。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封神记》中“天马行空”等等武侠与科幻相结合的,充满了瑰丽奇绝的想象力的篇章外,更令人叹服的,是黄师构建整个独立世界观的宏大格局。

这种想象力并非零散的火花,而是一套逻辑自洽、贯穿始终的宇宙法则。

在《封神记》中,他将武侠的内力真气、道家的修真体系与星际文明的宏大背景熔于一炉,创造出一个既有东方玄学韵味,又具备科幻严谨性的独特世界。

精神异力、晶石能源、星际航行与武道修行、生命进化相互印证,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超武”宇宙。

在《破碎虚空》《边荒传说》《翻云覆雨》《大唐双龙传》等等这一系列的作品当中,也同样构建了自己完整而独特的宏大世界观和体系。

而它的核心,则是对武道和天道的终极探索。

在《破碎虚空》中,他确立了自己武侠宇宙的终极命题——“破碎虚空”。

这不仅是武学的最高境界,更是生命层次的跃迁。

当武者的修为达到极致,就能突破物质世界的束缚,踏足天道。

其中,战神图录作为“四大奇书”之首,被镌刻于地底深处的“战神殿”内。

这处神秘的所在内部自成天地,有魔龙守护,并会随时间流逝移动位置。

战神殿里有四十九幅浮雕,它蕴含着天地宇宙的奥秘,直指“破碎虚空”的终极境界。

广成子即是在此地破碎金刚,白日飞升。

《长生诀》这部不朽道典,正是广成子当年在战神殿中参悟《战神图录》后,将天地至理与人体奥秘融会贯通的智慧结晶。

这一开创性的设定,如同基石般奠定了黄易武侠宇宙的基调。

惊雁宫,四大奇书等关键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武道求索世界。

而在时间线的纵向维度上,黄易通过“魔道随行”的设定,让阴癸派、花间派等源远流长的魔门宗派,以及《天魔策》这部与《战神图录》、《长生诀》、《慈航剑典》并列的四大奇书之一,贯穿了从《边荒传说》到《大唐双龙传》的漫长历史。

这些门派与典籍虽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面貌出现,但其核心的哲学对立与却一脉相承,极大地增强了历史的纵深感,以及黄易武侠世界的真实感。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黄师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经年逾花甲的他依旧笔耕不辍,投身于他一生挚爱的武侠创作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这期间,他以惊人的创作热情和深厚的文学积淀,在武侠没落的时代,写出了恢弘壮丽盛唐三部曲:

即《日月当空》《龙战于野》《天地明环》。

这三部曲主要聚焦在《大唐双龙传》之后的武则天时代,以一代女帝武则天与新一代“邪帝”龙鹰的传奇故事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波谲云诡的后大唐江湖。

《日月当空》书名直指武曌自创的“曌”字,一开篇便展现了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

此时的她,不仅是掌控天下的帝王,更是魔门阴癸派传人,身负绾绾一脉的绝世武学。

而龙鹰作为魔门新一代的“邪帝”身负《道心种魔大法》的最高奥秘,与武则天形成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制衡的微妙关系。

武则天时代的恢弘气象与魔门道统的千年博弈,在他笔下交织成一幅既真实又超验的盛世画卷。

《龙战在野》则延续前作脉络,将视野拓展至整个东亚格局。

此时龙鹰已成长为能够与武则天分庭抗礼的存在,两人的关系在朝堂与江湖的双重博弈中愈发复杂。

黄师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将突厥、契丹、吐蕃等周边势力巧妙融入故事,展现了一幅跨越国界的壮丽江湖画卷。

他的笔力愈发雄浑,他已不再满足于讲述传奇,而是以文字为刻刀,雕琢出一个从庙堂到江湖,从中原到西域的完整世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中对武道境界的描写已近乎“道”,每一场对决都不再是简单的武技比拼,而是修行者之间道境与心性的交锋。

《天地明环》作为黄师的绝笔之作,这部未完成的作品将武道境界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龙鹰在历经世事沧桑后,对《道心种魔大法》有了全新的领悟,逐渐窥见“破碎虚空”的终极奥秘。

而武则天在权力巅峰与个人修行之间的抉择,也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这部作品中,黄师的创作已然超脱了类型小说的桎梏。

这部未完成的绝唱,既是对《大唐双龙传》精神脉络的承续,更是对他毕生武侠哲学的总结。

书中探讨的“虚空之道”,已然超越了传统武学的范畴,进入了形而上的哲思领域。

黄师在这三部曲中,以惊人的创造力将历史真实与武侠想象完美融合:

他将《大唐双龙传》中未尽的线索巧妙延续,让绾绾、师妃暄等经典角色的精神遗产在新的时代绽放异彩。

通过龙鹰这个角色,对“魔道”与“正道”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

在武学设定上,将《道心种魔大法》推演至前所未有的境界。

这三部曲不仅是黄师创作生涯的巅峰绝响,更是对中国武侠文学的一次伟大拓荒,让读者在历史与传奇的交织中,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落幕。

黄师构建的这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是留给所有读者的宝贵财富。

可惜黄师在2017年便因中风而溘然长逝,他的绝笔之作《天地明环》,也永远停留在了第23卷第一章。

这对读者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想到这里,周硕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周硕的起点太高,为盛名所累,他是很乐意将黄师这个波澜壮阔、瑰丽奇绝的武侠体系,带到这个世界来的。

周硕甚至想过以后再开个马甲,将黄师的经典作品搬运到这个世界来。

这个世界,已经有了金、古两位大师的作品,黄师又怎能缺席呢?

好在平行世界里,终于又开出了一朵相似的花。

这位在武侠界掀起革新风气的一代宗师虬髯客,在冥冥中的历史修正力之下,终于还是创造出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

也许这个世界的读者要幸运的多,他们有机会看到《天地明环》的结局。

周硕这么想着,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空的时候真该去拜访一下这位虬髯客老师了。

老实说,蓝星的黄师这么早仙逝是完全出乎周硕的意料的。

黄师不但热爱艺术,他也热爱生命。

黄师晚年一直隐居在大屿山,每天除了听音乐遛狗之外,还会锻炼身体。

按理说,他的身体状况应该很好。

他仙逝的时候,才65岁。

对于一个65岁的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来说,中风的概率其实并不大。

可它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只能说世事无常。

因此,周硕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关心一下虬髯客老师的身体状况的。

虽然他不是医生,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养生益寿。

但对于很多意外来说,可能刚好就只是缺了一个善意的提醒。

毕竟虬髯客老师是平行世界里,除他之外,硕果仅存的武侠大宗师了。

他的创作生涯,应该更加长久,更加圆满才是。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在周硕心中挥之不去。

他一想起另一个时空中那些未竟的故事,那些随着黄师猝然离世而永远定格的情节,就恨不得马上到虬髯客家里去拜访。

不过,现在的时机并不合适。

因为一旦《天龙八部》第二册发布,虬髯客刚获得胜利的喜悦就会化为泡影。

在作品发布之前跑去拜访人家,又跟人家说注意身体。

在这种情况下,这就不是好意,而是炫耀。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虬髯客,在你看来,你正在和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进行一场公平的较量。

而这个对手却在几天前突然登门拜访,并且特意叮嘱你要注意身体。

结果几天以后,你在这场较量当中一败涂地。

那么你会怎么想?

在一些心胸狭窄的人眼里,这就是骑脸输出,冷嘲热讽。

虽然虬髯客心胸开阔,肯定不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