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成功说服南疆人(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很平凡的一生吧?》最新章节。

李星群捏着册页的指尖泛白,透过帐帘望向营外大道 —— 侬智高提着短刀走在最前,身后的俘虏们要么垂着头踢着石子,要么攥紧拳头瞪着守营的启军士兵,脚步里满是不甘。他冷笑一声,把册子扔在案上:“走便走,等决战开打,他们就知道,离开这里是自寻死路。”

话音刚落,李助攥着羽扇、武二扛着佩刀先后进来,帐内的空气瞬间紧绷。“归顺的五千人,怎么安排?” 武二先开口,指节敲着案角,目光里满是警惕,“这些人跟咱们有血海深仇,稍有不慎就会反水。”

李星群揉了揉眉心,把册子推给李助:“我跟你们想法一样,两边现在还是水火不容。” 李助翻开册子,指尖在 “归顺” 二字上划了道印子,沉吟道:“监军之前承诺给他们出路,如今正好借编入队伍的由头盯着 —— 把五千人打散,每个营塞五十个,再派咱们的老兵当队正,日夜盯着他们的动作,就算有小动作也能及时按住。”

“这个法子稳妥。” 李星群点头,抬头时正好看见帐外掠过的身影 —— 几个启军士兵正握着火枪盯着归顺的俘虏,俘虏们缩着肩膀靠在一起,连抬头都不敢,双方眼神对上时,士兵的手不自觉地扣紧了扳机,俘虏又慌忙低下头。他沉声道:“让李军师去安排,传我军令,谁也不准先动手,敢私斗者,军法处置。”

李助刚要转身,武二突然上前一步,手掌重重拍在舆图上,震得茶杯晃了晃:“现在不是盯着俘虏的时候!决战就在眼前,咱们兵力根本不够 —— 杨志带着两千人押粮,粮道那边暂时没动静,不如把他们叫回来补充前线,后勤的事,等打完仗再说!”

李星群盯着舆图上商丘到庐州的粮道标记,指尖反复摩挲 —— 南疆援军随时可能到,杨志的人留在粮道,既浪费兵力又有被伏击的风险。他猛地攥紧拳头:“二哥说得对!现在不是顾后勤的时候,传我调令,让杨志连夜带人返回营,不得延误!”

武二咧嘴一笑,转身就往外走,路过帐门时,正好撞见几个归顺的俘虏被老兵押着去领武器,俘虏们的手刚碰到火枪,老兵就厉声喝止:“拿稳了!敢乱晃一下,老子先崩了你!” 俘虏们吓得手一抖,火枪差点掉在地上,老兵又伸手按住枪托,眼神里满是敌意。

李星群站在帐内看着这一幕,心里没半分缓和 —— 他知道,仅靠军令压着,两边的仇怨根本消不了。但眼下决战在即,只能先把人攥在手里,至于信任,根本没时间考虑。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营里处处是紧绷的气息:李助带着人给归顺的俘虏分编队伍,每个队的老兵都握着刀站在队尾,俘虏们拘谨地站着,连呼息都不敢大声;负责看守的士兵把长矛架在营门,盯着留营干活的四千人,只要有人靠近栅栏,就会厉声喝问;亲兵快马加鞭去传调令,马蹄声在营道上敲得急促,惊得归顺丰虏们纷纷抬头张望。

李星群走到营墙下,望着远处南疆营地的方向,耳边是士兵的喝斥声、俘虏的低语声、马蹄的疾驰声,这些声音搅在一起,像决战前的惊雷。他摸了摸腰间的佩刀,心里清楚 —— 这些准备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开打,归顺的俘虏会不会倒戈,还未可知。但眼下,他只能赌一把,赌军令能压得住两边的火气,赌这些人能暂时放下仇怨,先扛过决战。

夜色像浸了墨的棉絮,压得巢湖营喘不过气。启军的巡逻队提着灯笼走过俘虏营边缘,火光在泥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灯笼里的烛火被风晃得明灭,照得草棚外的木桩泛着冷光。草棚里,十几个归顺的南疆士兵挤在一起,借着月光搓着冻得发僵的手,压低声音抱怨着,话里满是怨怼。

“白天领火枪时,那个老兵的刀就架在我脖子上,好像我会反水似的!” 一个矮壮的南疆汉子攥紧拳头,指节发白,“不就是打了几仗吗?咱们都归顺了,还这么防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旁边的青年揉着被枪托撞红的肩膀,声音发闷:“何止啊,中午领窝头,咱们的比启军士兵的小一圈,还掺了更多霉点。他们说‘先紧着守城的吃’,我看就是故意苛待咱们!”

“要我说,还不如跟着侬智高走……” 有人小声嘀咕,话没说完就被身边的人拽了拽胳膊,“别乱说!没看见巡逻的刚过去?被听见了,又要被关禁闭!”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突然从草棚后的老槐树下飘出来,脚步轻得像猫,连草叶都没惊动。月光落在黑影身上,只能看出身形纤细,裹在宽大的黑斗篷里,兜帽压得极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截苍白的下颌。

草棚里的南疆士兵瞬间僵住,原本的抱怨声戛然而止。几个年长的士兵猛地站起身,手不自觉地往腰间摸去 —— 那里本该有部落的短刀,却早在被俘时被收走了。他们脸上的怨怼变成了恐惧,嘴唇哆嗦着,似乎想弯腰行礼,却被黑影一个眼神钉在原地。

那眼神没什么温度,像冰锥似的扫过草棚,连最开始抱怨的矮壮汉子都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说话。黑影走到草棚中央,声音隔着斗篷传出来,又低又哑,听不出男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我们圣地做了那么多事,他们防备你们,有什么奇怪的?”

矮壮汉子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开口:“可是…… 圣女大人,” 他顿了顿,见黑影没反驳,才继续说,“那个太原府,真有您之前说的那么好吗?有吃不完的玉米,冬天还有暖炉?”

黑影抬手,指尖在月光下泛着冷白,轻轻落在草棚的木桩上:“不止太原府,还有更好的地方,离南疆不远,有能种三季的田,有不冻的河。本座若想杀你们,当初在部落里就动手了,何必费力气让你们归顺?”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水里,草棚里的士兵们互相看了看,眼里的疑虑淡了些。一个年轻士兵小声说:“我们自然信大人…… 只是这日子太憋屈了,每天被盯着,连喘口气都不自在。”

“憋屈也得受着。” 黑影的声音沉了些,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这一次战争,总会死些同胞,但活下来的人,能去有暖炉、有饱饭的地方。你们在这里抱怨,若是被启军听见,只会让他们更防着咱们,到时候,谁还能活下来?”

士兵们都低下头,没人再说话。草棚外传来启军巡逻队的脚步声,灯笼的光晃过棚口,黑影往暗处退了退,几乎融进夜色里。“记住,少抱怨,多做事。” 她最后叮嘱一句,声音轻得像风,“别让圣地的心血,毁在你们的怨怼里。”

等黑影的身影消失在树后,草棚里的士兵们才敢抬起头。有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颈 —— 那里有个不显眼的小红点,是归顺前被 “圣地” 的人扎的,此刻正隐隐发烫。他们都清楚,自己之所以这么服帖,不光是因为黑影的威严,更因为那藏在血肉里的蛊虫 —— 只要黑影想,他们连动一根手指都做不到。

月光重新落进草棚,巡逻队的脚步声渐渐远了。矮壮汉子松开拳头,叹了口气:“算了,忍忍吧…… 总比跟着侬智高去当炮灰强。” 其他人也点了点头,没人再提抱怨的事,只是搓手的动作慢了些,眼里多了几分认命的沉寂。草棚外的风更冷了,吹得棚顶的茅草 “沙沙” 响,像谁在暗处低语,藏着无人知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