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暗查走私(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汉文帝》最新章节。
说完这些,李若涟将手中奏章高高捧起。此刻的他,内心紧张到了极点。
刘恒接过奏章,大略扫了一眼,不住的点头,对于李若涟所说,他并未慌张,不过,李若涟奏章所写,也的确契合实际。
“卿尽忠直言,忠勇可嘉。”
“此事,朕知矣。朕会将此事置于朝会议论。”刘恒作出许诺,但他本身,并未对此事发表任何见解。
李若涟闻言,亦是稍稍放下心来。
他只需要指出这个可能性,至于其发生的可能性,朝中公卿,自会验证。
总不至于,朝中的公卿,都是饭桶,看不出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罢?
“高文采,朕有一人,要卿去寻。”刘恒淡淡开口,道:“此人名为茅元仪,浙江归安人,朕听说昔日其为杨京甫之幕僚,朕欲召其来京,辅佐朕躬……”
对于杨镐举荐之人,刘恒仔细查阅过诸多档案之后,大都有了妥善的安排。
就比如马林之子马爌,刘恒直接将其从辽东游击将军之职拔擢成宣府的副总兵,孙祖寿也被起复,担任昌平总兵之职。满桂没有调动,则是因其目前驻守在山海关,担任山海关总兵之职。
山海关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刘恒决定,待确定对辽方略之后,看看能不能择机将其抽调出来。
而杜文焕,如何使用,刘恒亦是在犹豫之中。
天启年间,他曾经配合朱燮元,镇压奢崇明,安邦彦的反叛,按理来说,再次配合朱燮元任职四川,十分妥当。
但他本身又是陕西延安卫人,在陕西任职做过游击将军,参将和副总兵之职,对陕西情况,了解较为清晰。是故,刘恒亦是有意令其驻守陕西。
因为,可以预见,陕西,因为旱灾的缘故,接下来极有可能爆发民变。这时候,有一个得力的将领在当地负责镇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何取舍,刘恒亦是在考虑之中。
而茅元仪,远在浙江。是故,刘恒最终打算派一个可靠之人去将茅元仪召来。
朱燮元之事,让他有了些许后遗症。
李若涟在一旁听了,眼中顿时露出震惊之色,当即开口道:“陛下,此人不必去寻了,他目下,就在京城。”
刘恒看向了李若涟,道:“此事当真?”
“陛下,今日臣白日里还曾经见过他,只是不知他何故,近日以来,屡屡醉酒,而且醉的不省人事……”
闻言,刘恒当即看向了身旁,道:“王承恩,即刻带人,将茅元仪带至宫中。”
王承恩应诺一声,当即带人出宫,在李若涟的陪同和指示之下,找到了其居所。
此刻茅元仪仍是烂醉如泥,手中握着酒壶不肯撒手,王承恩亦是露出一抹无奈之色,命人将茅元仪抬起。
临走之时,王承恩亦是看到床榻之上摆着的一摞书,不假思索,就命人将这些一并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