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巡视(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汉文帝》最新章节。
“白杆兵到了何处?”刘恒站在一处高台上,轻声问道。
“启禀陛下,三日前的奏报,白杆兵已过汉中,按照行军路程推算,目下应该已经到了陕西境内,至京城至少还需一个半月。”
刘恒轻点了点头,白杆兵不愧精锐之名,这样的行军速度,已经令他满意了。
“走,去针工局和内织染局看看。”刘恒一时兴起,亦是打算检验一番。
方正化是皇嫂推荐的,在刘恒看来,忠诚毋庸置疑。那剩下的惟有办事能力,让他需要慎重考虑。如果这方面也没有问题的话,刘恒不介意予以重用。
而如果其真的不可靠的话,距离白杆兵入京还有一个半月,那么现在及时调整,做出一些弥补,也是来得及的。
内织染局位于京城西北,当刘恒乘车到此,方正化早已经率领一众宦官在外恭迎。
进入织染局内,就看到一张张织机罗列其中,织造工匠穿梭其中,成百上千的棉花经过这些织机变成棉布,随后送到下一道工序。
刘恒见猎兴起,随手拿过一卷棉布摸了摸,温暖舒适,厚实。
这种用棉花制作的布匹前世他从未见过,而如今摸在手中,以刘恒的感受来看,的确是一种很实用的布料。
虽说这棉布比不上丝绸舒适,但贵在易于普及,比起麻布来说,有着更多的优点,比如说更加柔软和舒适,而且在冬季,保暖御寒的效果显然也要更加显著一些。
“这里一共有多少织机?”刘恒目光扫了扫。
“启禀陛下,目下一共有两百一十五张织机,每张织机大约一天半的时间可以织布一匹。”
“这些织机够么?”刘恒忍不住问道。
“目下的确有所欠缺,不过奴婢已经命工匠继续扩充织机,所需要的织布匠人也正在招募之中。”
“已经有了多少件棉衣了?”
“启禀陛下,目前大约有三千件成衣。”方正化一五一十的回答着刘恒的问题。
刘恒稍微看了看方正化,不由问道:“方正化,目前才只有三千件棉衣,两个半月以后,尔能给朕交出三万件棉衣?”
“启禀陛下,奴婢以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内织染局和针工局原先皆在魏逆手中,名为陛下所有,实为魏逆中饱私囊之工具。是故,奴婢接掌之后,先对这二局内部清理一番,一些原本被魏逆侵吞的织机皆被奴婢扣下。”
“也正是因为奴婢要处理这些事情,所以,开头才慢了一些。”
“不过,目下这些事情都已经处理完毕,二局正在全力赶产,后面会越来越快,奴婢有信心,两个半月内,交出三万件棉衣。”
闻言,刘恒不禁笑了起来,道:“既是如此,那三个月后,朕等着看。”
“方正化,你是皇嫂推荐的,可不要平白堕了皇嫂的名头。”
“奴婢明白。”方正化心中凛然,顿感压力袭来。
见方正化信誓旦旦,刘恒也不再多说什么,三个月后,自见分晓。
约定期限若是完不成,他这个做皇帝的,再来处置便是。
“拿件棉衣给朕看看。”刘恒吩咐一声。
不多时,一件棉衣摆在刘恒面前,棉衣之中,还絮了一些棉絮在其中,增加保暖效果。
眼见着方正化在质量上没打折扣,刘恒脸色稍缓,不禁点了点头。
待刘恒离开之后,方正化这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完全被汗水浸湿了。
就方才短短一会儿,方正化自觉是他人生之中压力最大的时刻。
实在是皇帝目光敏锐的可怕,每次的提问看似不经意,但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就能够发现问题所在。
而刘恒离开内织染局后,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方正化这个人,皇嫂推荐的还是不错的,方才他提出的诸多问题,方正化的回答皆是没有含含糊糊,这说明此人办事可靠。
而且,只是粗略算了算,刘恒就知道,方正化在数据上没有弄虚作假。
如果方正化给出的数据和刘恒心目中的数字偏差过大,但又给不出合理的解释,那刘恒说不得就要好好查一查了。
“王承恩,摆驾,去皇庄。”看过了织染局后,刘恒心思又飞到了皇庄。
尽管皇庄的消息每日都会摆在刘恒的案桌上,可对刘恒来说,那些终归是纸面消息,实际究竟如何,还需要他这个皇帝亲自去看。
“此事不必提前告知高时明。”刘恒又再度补充了一句。
皇庄,对于刘恒来说,事关重大。在刘恒看来,这才是他需要依靠的根本。
这是属于他的绝对势力范围,任何人敢在这上面插手,刘恒要做的只能是四个字:狠狠反击。
不多时,车驾停了下来,王承恩道:“陛下,皇庄已经到了,前面这些田地,都是皇庄所属。”
“哦?”看着面前一望无际金黄的麦田,刘恒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刘恒走下车来,漫步在田埂上,闻着两旁扑鼻的麦香,刘恒顿感心满意足。
于他而言,若是天下百姓的田地皆如皇庄这般,天下无人吃不饱穿不暖,那他这个皇帝也算是做的尽职尽责了。
时值晌午,骄阳似火,皇庄内的一些农人仍是不敢耽搁半分,尽管汗如雨下,汗水时不时的流入眼睛,但农人手中的动作却是不停,麦子一捆一捆的被收割上来。
“阿爷,吃饭嘞。”此时,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小男孩高声呼喊一声,手里挎着一个竹篮,拎着一壶茶水走来。
七八个农人这才停手,来到田地中央,随手拿过一捆麦子,垫在身下。
每人从竹篮内拿过一个灰黑的馒头,然后又倒了一碗茶水,开始充饥。
看到刘恒走了过来,农人们眼中不由露出畏惧之色。
能穿着这样华丽服饰之人,在这些农人看来,绝对是不一般的存在,这样的人,根本不是他们这些农人能够得罪的起的。
而且,一般来说,穿着如此富贵之人,在这些农人眼中,多半也不是什么好人。
“贵人,往哪里去?”一名年纪稍大一点的农人壮着胆子问道。
“路过此地,特来讨一碗水喝。”刘恒一屁股坐在麦堆上,道:“老丈,还请予个方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