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加试恩科(二合一)(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汉文帝》最新章节。
而刘恒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炸锅,怎么知道哪个臣子是他刘恒的臣子,朝中哪个大臣会跟着他走?
刘恒哪有那么多的工夫去慢慢甄别?
别的不说,此次赞同的不一定是他的朋友,但反对的,一定和他不是一条心,统统打入另册是没问题的。
果不其然,没多久就有人跳出来。
“陛下,臣窃以为不可。”
“科举,乃为国论才,岂可如此儿戏?”
刘恒瞥了那人一眼,道:“卿是何人?”
“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曹思诚。”
“卿当仔细思虑之,再行谏言。”刘恒不动声色的提醒了一句。
给你机会了,你要不珍惜那就别怪我了!
对于刘恒来说,他需要立威,一个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还勉勉强强吧!
但是,要是来个更大的,比如六部尚书或者内阁大学士这种级别的,就更好。
只是,看六部尚书和内阁那几个老家伙,一个个不动如山,刘恒知道,这几个不大可能冒头了。
毕竟,不是已经有一个人跳出来趟雷了嘛?
“还真是一群老狐狸。”刘恒心里暗骂。
而曹思诚此刻再度回道:“启禀陛下,臣仔细思虑过了,科举,乃是为国选才,当以八股为要,怎可如此儿戏?”
“卿既然说此番恩科儿戏,是因为未采纳原先八股考试,而是以术数取士?”
“不止如此。”曹思诚回想起方才看到了内容,道:“此番恩科,陛下甚至打算让未取得秀才功名的人都可参与,臣窃以为,此乃是违反纲常制度。”
“且若无功名,只需答出七道便可被录取,臣以为此事过易,无法为国取天下良才。”
“臣窃以为替陛下不取,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呵呵!”刘恒不禁冷笑两声。
曹思诚说的没错,刘恒此番动作极大,不仅摒弃了八股取士,甚至连参与考试的士子身份都放开了。
原先要参加乡试,必须取得秀才的身份。
可这一次,刘恒则是规定,童生乃至于没有任何功名的人一样可以参加考试。
只不过,最后录取的时候要求不一样。
按照刘恒的设计,各个省会组织乡试,会各自抓阄从五百道题里面抽出十道题。
这十道题,难度各异,但总归来说还是比较偏向基础,而且参与的范围刘恒也主动扩大到了秀才和童生
这还不算什么。
最关键一条,就在于没有录取人数限制。
这可就夸张了。
平常八股取士,乡试一场产生一千个左右的举人是没问题的。
而这次,放宽了各种限制,保守估计,起码能翻个两三倍。
更让无数大臣不满的是,就是考试内容。
要知道,原先的八股考试,已经被他们玩的透透的了。
文章怎么写,写什么会得到赏识,这都是有关系,有人脉才能知道的东西。
一个贫寒子弟,想要凭自己努力考上,简直就是在做梦。
只能年复一年去摸索尝试,而官宦和有钱人家的子弟直接就有专人来辅导,甚至主考官就是辅导老师。
这还怎么竞争?
看似公平,可在各自站在在起跑线上的时候,就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
更别提,作为上层的士大夫清流甚至可以直接搞定主考官。
而寒门子弟,只能说不好意思喽!
结果刘恒来了这么一手,等若是给双方直接清零。
甚至可以说更加利好底层的寒门士子。
毕竟,过往有太多的寒门士子考了许多次都没考上,最后蹉跎岁月,只能顶着个秀才或者童生的名次去县衙给知县当师爷或者当算吏。
而对他们来说,术数,那不是每天都干的事情嘛?
数术,更是非常硬性的东西。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想让主考官放水,呵呵,一眼就能看出来。
现在恩科一出来,从报考条件到考试内容再到考试环境,都全方位的利好寒门士子,他们那颗沉寂已久的科考之心,焉能不躁动?
“还有人反对么?”刘恒扫视群臣一眼,道:“诸卿不妨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臣反对。”又一人出列。
“臣不敢苟同。”
“……”
一连十几个大臣都跳了出来,纷纷表示反对,只不过官职最大的还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曹思诚。
至于其他人,也许并不是不反对,只是想先观望一下局势。
刘恒眼见着时机差不多了,走到一人面前,问道:“卿为何反对?”
“陛下,我大明自开国以来,二百余年,皆以八股取士,未尝听说以数术取士,且我辈士大夫,当读圣贤之书,焉能与那算吏为伍?”
“彼辈锱铢必较,终日不闻圣贤之音,皆是难登大雅之堂之徒,岂可位居朝堂之上?”
“伏请陛下收回成命。”
早知道就是这样。
刘恒淡淡一笑,讲道理,他还没怕过谁?
“公谬矣。”刘恒率先提出了否定。
旋即刘恒就道:“卿不闻,古之圣王治天下,皆重数术……”
“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此便是明证。”
“且数术如何不是圣贤之道?朕问卿,君子六艺中,数为何?”
“卿熟读圣贤之书,却不知数术,已入歧路矣。且回去再多读些书罢。”刘恒这句话算是为他的仕途盖棺定论。
今后,绝不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提拔他。
毕竟皇帝都说他误入歧路,要多读书,你还提拔他是什么意思?
给皇帝上眼药?
还要不要前程了?
刘恒话语不停,继续道:“且数术之辈如何难登大雅之堂,我朝中亦不乏精通算术之辈,朕闻,礼部右侍郎徐光启就精通数术,卿也以为他不可入庙堂?”
被点名的徐光启此刻再也按耐不住,方才若不是看在刘恒的面子上,他就要站出来狂喷这些家伙了。
“汝辈无知,不识算术之妙。算术者,经天纬地也,上可测算天文,下可观察地理,诸事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尔等对数术偏见,不过显出尔等井底之蛙的本色罢了!”
徐光启仿佛开了嘲讽一般,完全不怕得罪人。
被徐光启这么一喷,顿时出列的十几人都有些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