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兼听则明(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最新章节。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江公反复默念这句话,心中极为震惊。
这是刘彻能说出来的话么,他什么时候成了这种风格,形象崩了呀。
难道是被汲黯给刺激了?
谁都知道,当朝陛下不喜欢听不同意见。
他要做的事情,有再多人反对也没用,他就是坚持要做。
可他现在就是说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江公一时间有些混乱,他辩才不足,反应略显迟钝的毛病又犯了。
你那是什么眼神,刘彻不乐意了。
“该你落子了。”
在刘彻的催促下,他才反应过来。
“陛下有如此胸襟,是天下之幸。臣敬佩之至。”
事实摆在面前,刘彻确实说了这句话,江公只能相信,刘彻确实有了很大改变。
“陛下既然知道偏信则暗,为何还要坚持提高工匠待遇,大力发展理工科?
天下士子众多,又该如何看待此事?”
刘彻提醒他别忘了落子,
“这就是兼听则明,朕是大汉的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不只是你们儒生的皇帝。
发展理工科对大汉很有好处,自然不能只顾着儒生们的利益。”
江公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了,原来陛下的兼听则明是这么用的。
“隆虑侯的事情你怎么看?”
刘彻又问了一遍。
“陛下,依臣来看,隆虑侯所说,只是在针对富民侯,并无影射陛下之意。”
隆虑侯和富民侯有仇,众人皆知。
至于那些指桑骂槐的话,有没有影射刘彻,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江公看来,隆虑侯是没有这个意思的。
刘彻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继续下棋。
……
“我们读书人究竟有没有资格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
这个问题,在长安城的读书人之中成为热点,尤其是儒家弟子,对此事的讨论尤为热烈。
“孔太常等大臣为我辈读书人谋取福祉,自然是为我等考虑。
而富民侯等人却说这不符合仁义之道,偏偏这科举又是富民侯搞出来的。
我等究竟该如何看待。”
读书人们有些矛盾。
科举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所有参与科举的士子,即便不感谢陆鸣,也不能说他的不是。
否则会被别的士子认为有忘恩负义的嫌疑。
但陆鸣又亲口否决了他们可能获得的优待,还将其与仁义之道联系在一起。以后谁再重提此事,也难以绕过这个问题。
可以说,陆鸣在他们获得优待的路上,放了一块巨大的绊脚石。
“有没有可能,孔太常所说的免除赋税,是给那些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者,并无是给所有读书人。
按照第一次科举的情况,大概二十人之中才能有一人通过郡试,最终能进入殿试者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孔太常所谓的福祉,只是给少数人的。”
有人不同意,“给少数人的又怎样,我们考过郡试不就成了少数人么。”
“可是,我等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真的像富民侯所说,我们因自己会读书就觉得高人一等么。
诸位可还记得,何为读书人。”
陆鸣四句,回响在他们的脑海中,为生命立命这句更是反复敲打着他们的心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