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何为打擂第1集:大越少康三太子(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孤忠烈》最新章节。

忽地,钓者双臂一展,又猛地一下子拍下。噗嗤一声,树梢上的椰子果便纷纷落了下来。钓者落于少康身旁,左手拾起一个椰子果,右手伸出一根指头对着椰子果轻轻撸了一下,沁到他母亲唇口便可吸允。少康见状,立起身来面着钓者磕头跪谢。

钓者道:“你不必跪我,要跪你就跪天跪地。不是有此劫难你我故不会相遇。”

少康闻之,双手合十面着天涯海角磕头拜谢。钓者着他心意诚挚,说道:“你且在这里等我。”说了,跨步向着大海走去。

少康问道:“先生,你这是要去哪里?”钓者不语,径直步入海水中,这可让他再次惊讶,着那钓者平步海水之上,时不时随着波涛起伏,但人却稳稳不落。

不一会儿,钓者步入小木舟,立在其中双手合十,喃喃念道:“天地万物命命相克,若土、若火、若水、若木、若金。生生死死,叶落菩提也然尘埃;轮轮回回,善报人间转世星辰。鱼儿,老生为救他人一命,取你之躯换得再生,渡你入那星辰大海,命为点点繁星,阿弥陀佛。”

话音落,那天色混沌了起来,如似黑昼将临。那小木舟缓缓分开散发出道道光彩,如似观音坐莲。那海水开始哗哗作响,泛起一圈一圈的金色浪花,如似佛祖涅槃呈现出的道道金光。无数的鱼儿乘着浪花跃出海面,飞跃般的往那光彩中跳。

少康立在岸头,瞪大了眼睛看着近在眼前的奇异景象。他似乎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这一切都是自己即将成为天下之主的预兆。眼里看到的,他不能用人世间的释义去说明,但他清醒的知道这一切皆是事实。他再次跪到了沙土上,双手合十向着光彩之处连连磕头。

日光缓缓露出,少康立起身来察看,那小木舟已然浮在了浅滩处。钓者道:“少年,快取了鱼儿给你母亲充饥。”

少康循声看去,钓者已经立在了自己母亲的身旁。可他取了一条鱼儿,说道:“我娘亲从不食生,这可怎么办?”

钓者接过鱼儿放在手掌中,即时那掌中泛起红印滋滋作响,鱼儿体内冒出道道蒸汽,一股鱼肉的清香扑鼻而来。少康取过已经熟透了的鱼肉,烫得他不得不将手换来换去。

午时,日头渐渐落下。食过鱼肉的母子两人也逐渐有了精气,少康将所见的一切向母亲说明,其母走到钓者身后,问道:“先生,可是神仙?请受我们母子一拜。”

钓者闻之,立起身回敬道:“阿弥陀佛,老生已经说过,要跪就去跪那天地,要谢就谢那南海之神。”

说罢,他取下了戴在头上的斗笠,褪去了披在肩上的蓑衣,母子两人看在眼里尽是一颗弃世红尘的戒头,一身补丁盈盈的海青,一串菩提念珠,一副苍老的面容上白须随风漂浮。

夜里,母子二人与他谈起了佛法,也在了解中得知,这名老僧曾在年少时出家,法号:净远。而他在出家后,与师弟误伤他人性命,故犯杀戒被方丈贬为凡僧,一直在寺中尽做粗活,挑水种菜、打扫寺院、整理书册。但在岁月的时光中,两人阅尽藏经阁书目,不论佛法书经、不论武学典籍。年复一年故能将《心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八部大乘佛经倒背如流。

时光匆匆,净远和师弟看着少林寺中的方丈换了一个又一个,到后来两人也不知道换了几任方丈。期间,也有不少的新弟子归一佛门,可惜他们总是往自己的身前掠过,也不曾向自己打个招呼或是行个佛礼,不知道是他们看不见自己还是自己已经被寺院遗忘了。

突然有一天,净远觉得这寺院好小好小,总有一些事他还是不能领悟,就同师弟说道:“师弟,我们师傅早已经过世,方丈也不知换了多少个,可惜他们总是将我们遗忘,佛经里的世理我和你虽然看过,但有些佛理我还是不能领悟,我决定走出寺门与那四海内的高僧专研佛法。”

就这样,净远在一个深夜走出了寺门,可是那守山的弟子还是没有问他一问,好似看不见他的人一般。而在他走出寺院后,辗转了八荒之中的无数名寺,可悲也是没有人理会于他。直到他来到南海的观音寺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一名母亲带着她的小女儿前来敬香时,才有人和他搭了第一句话。

那小女孩扯了扯他的衣角,说道:“老神仙,你能帮我将这核桃匣子打开吗?”

盘坐于佛祖涅槃像下的净远闻之,睁开眼来看了看小女孩,微微一笑,说道:“你可真像观世音身旁的坐莲童女。”说了,接过那核桃匣子帮她打开。

忽地,净远好似打开了心中的一切,他立起身来拜了佛祖、拜了观音,走出了寺门消失在了漫漫的人世间。没想到,这次竟会与人在浩瀚的南海之中相遇,也固然使他悟道了生命其实渊源不息。

少康母子闻之净远奇异身世,也将他视为得道高僧,表明了身份诚邀他去交趾普度佛法。说是那佛经断章,使得国君也好、国民也罢尚不明佛法之髓,愿高僧前往授经,使之越国成为佛法之国。

隔日,一艘大宋的商船行此经过,救了少康母子两人。登了船,少康问道:“高僧,你不随我们一起回去吗?”

净远道:“自是佛缘人,待那升龙城见。”

事后,少康回到大瞿越,与母亲一道让父皇为恩人修了一所寺庙。待那寺庙落成,净远尽盘坐于佛祖涅槃像前,引得全城百姓前来叩拜,一时间香火兴旺。净远开设佛堂,传授佛法、编撰佛经。

一日,少康找了净远,说道:“父皇深知大瞿越建国于蛮荒之处,民众虽习得佛法倒也安心修行,可那深处密林中的野人、莽人不随我朝之心,时有劫掠杀害民众发生。父皇托我前来,恳请高僧为我国民传授武学以保安宁。”

净远闻之,默默回道:“也有一部武学放于藏经阁内。”

少康得知,告辞了净远寻那藏经阁而去,他翻遍了经阁终于找到了净远藏于其中的《无相手》,他如获至宝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翌日,众僧寻不到净远慌了神,少康母亲得知亲临寺庙命兵士寻找,却在佛祖涅槃像下找到了用香灰写的四个字:佛缘已尽。

其母看过,那香灰便纷纷消散。她举手扇了少康一掌,气愤的说道:“国君啊、儿啊,你们好生愚笨。”而在那南海的深处,一只小木舟起起伏伏、漂漂停停,一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钓者随波乘去。

话说少康虽然获得了《无相手》,可一日翻开书目研读,却发现后面的书页全变成了白纸,只剩三目可习。他呆呆的立在原地,自言自语道:“母亲说得对,他不是高僧,也不是凡人。”

时至今日,学了一半《无相手》的少康,那在交趾可成了武林高手,这次来到大宋夺那玉玺,也是这武功为他鼓足了勇气,他认为这武功也是天下无敌。又仗大瞿越同桂州府相邻,口口声声出兵威胁邕城,故做出了种种挑衅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