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各方反应(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从千里救父开始》最新章节。
袁术听完杨弘的建议,却没有第一时间接纳,而是继续问道:“长史之言,君等有何见解?”
几个呼吸之后,阎象起身道:“明公,窃以为不可!”
“一则阳城之围虽解,但此战尚未结束。就算周昂即刻撤兵,兵卒亦需加以休整。”
“二则自明公占南阳以来,多借助刘表得荆州南方六郡输送的的米粮。刘表并非无胆鼠辈,若是逼迫过甚,只怕会断绝粮草……如今大军正缺谷粮,一旦刘表断供而明公不能尽快领兵击破刘表,则鲁阳不可久居也。”
说到第二条原因,那就不得不夸一夸路中悍鬼的治理能力了——南阳人口是多,但架不住有人竭泽而渔啊。
杨弘原本就因为阎象不肯先站出来说话而有所不满,如今见阎象毫不客气地反驳他的意见,当即质问道:“既然我所言不可,那主簿可有良策?”
阎象说道:“以我之见,明公可修书两封,分别交予刘表刘和。”
“你这与我所言又有何异?难不成要明公托付刘表照拂刘和不成?”杨弘阴阳道。
“长史所言,正是我要说的。”阎象选的时机恰到好处,若是早一些,只怕袁术早就愤怒地让他闭嘴了,可经过他此前的一顿分析,袁术明显现在并非对刘表动手的最佳时机,反而能静下心来了。
“刘和自长安而来,虽然奉的是天子密诏,然此密诏,天下人皆知也,亦不会疑之为假。”
不然天子总不能在董卓手底下很快乐吧?这样,当初讨董的那帮人脸朝哪放?
“是以,明公更该公然支持刘和回到幽州发兵迎天子,同时斥责袁绍因为一己私利,毁了迎天子的良机。”
“如今刘表真正能控制的不过南郡一地,能影响的也不过江夏而已。只待刘和出了江夏,至扬州境内,以明公之家门生故吏,何愁不能再度接刘和来此?”
袁术到底不是全然的蠢材,能名动一时除了身份之外,他自己也是有几分能耐的。
听完阎象的建议,袁术拍手说道:“好,那吾便暂且示弱,让刘表刘和先得意一阵,待到明年,先攻刘表,以解我后顾之忧!至于刘和……他能离开荆州,还能离开扬州吗?”
“谁愿代我亲去扬州,筹谋邀请刘和来南阳与我共商盛举一事?”
袁术扫视着在场的属吏们。
他最先看到的是阎象,但最先放弃的也是阎象——倒不是因为离不开他,只是阎象的家世有些低了,办起事来未必方便。
这还真不是袁术搞歧视,阎象虽然家世低,但也没名声啊,放到外面,唯一引人注目的身份就是后将军主簿了。
最后,袁术将目光停在了曾经去接孙坚家眷的刘勋身上。
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广阳郡蓟县,刘虞也得到了关于刘和的最新消息——“我儿去南郡了?”
循着桌案上的大汉舆图,刘虞很轻松地就发现了刘和的路线选择,他随即意识到,自己能想到,旁人也能想到。
他的手指划过大江以北的扬州庐江、九江两郡,这里,甚是关键!
他东海刘氏虽不及汝南袁氏昌盛,可到底是光武一脉,刘虞的父亲刘舒还担任过大江南面的丹阳太守。
你袁氏有故吏可用,难道我刘氏便没有吗?
这样想着,刘虞开始奋笔疾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