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明月沟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幸好遇见神》最新章节。

侯景在涡阳与慕容绍宗决战,几乎全军覆没。

他带着仅剩800骑南下进入南梁境内,骗开寿阳城门,控制了寿阳城。

随即,他派使者去建康,就自己的4万军队被消灭之事,向皇帝萧衍请罪。

萧衍的大善人之名,的确不是吹的。

他不但没有责怪侯景,反而力排众议,说胜败乃兵家之常。

侯景已是南梁将领,各位朝臣应该宽以待之。他刚刚打了败仗,最需要的是休整。

休整不是空口白话就能完事的,得有地盘,能抽税征粮、拉夫服徭役。

于是,大善人萧衍索性加封侯景为南豫州牧,把淮南重镇寿阳交给他镇守。

自从南北朝对峙以来,对于南朝来说,北部最重要的四大军镇就是襄阳、寿阳、盱眙、彭城。

驻守这四大军镇的主帅,无一不是朝廷中流砥柱。

萧衍把寿阳交给侯景,足以说明他对侯景的看好和信任。

……

之前,高澄完全掌控父亲高欢的势力后,开始主导朝廷话语权。

他安排心腹崔季纾担任黄门侍郎,监视皇帝一举一动,随时向自己报告。

皇帝元善见只比高澄小三岁。

在高欢面前,元善见不敢有任何心思。

但现在面对年龄和自己差不多的高澄,他开始尝试争夺权力。

事实上,作为权臣,高欢为人与尔朱荣很不同,没有后者那么张狂。

高欢表面上对皇帝总是客客气气,从不失礼。

那时,先帝元修率大臣们西迁长安,高欢连发二十多封求和信,希望皇帝回心转意。

按高欢性格,元修若是早点看清宇文泰面目,回头与高欢重订君臣相模式,也许高欢真的会放过他,让他继续做皇帝。

因为高欢很清楚,换个元氏皇族之人做皇帝,还不如被吓怕了的元修。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元修跑到长安城,与宇文泰合作,不仅在皇位上时,不如在洛阳随心所欲。

而且还把老命弄丢了。

元修的弟弟元宝炬看在眼里,他被宇文泰扶上皇位后,就从未逆杵过宇文泰的意志,这才得以保命。

元善见身边,也有一帮子人。包括皇室的、朝廷的、禁卫军士、太监,如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祠部郎元谨、散骑常侍荀济、长秋卿刘思逸等。

高澄的做派,与其父高澄迥然不同。他平常对待元善见,总是一副呼来喝去的架势。

需要下御旨、发诏书、申斥官员……,高澄都是亲自或派人给皇帝下命令办理。

元善见深感屈辱。

在高人指点下,皇帝与高欢二公子高洋建立了一条秘密联络线。

得到某种暗示后,元善见开始谋划大动作。

高澄在邺城办理大丞相高欢大丧事宜期间,元善见密命荀济找来一帮工兵,在皇宫向高府方向挖凿地道。

地道挖到一半时,被高澄的卫士发现,报告给高澄。

高澄派人查明情况,直接冲进皇宫,质问皇帝为何谋反?

元善见被高澄的问话整懵了几秒。

随即,他醒悟过来,大声反驳:“大丞相可知何为谋反?自古只有臣反君,没听说过君反臣。这地道就是朕下令开挖的。这天下姓元,只要杀了你,大魏江山可保。否则,元姓江山恐怕要改为姓高。朕今天把话挑明了。大丞相爱咋咋地吧。”

高澄听了皇帝元善见的话,大吃一惊之下,也冷静了下来。

他虽然继承了父亲的权力,可是就算父亲再世,也不敢公然造反。

还有,无论是高家兄弟,还是元氏皇族,或者朝廷大臣,心里反对高澄的人,也不在少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