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齐聚含元殿(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吾乃世家子》最新章节。

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宫殿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放在全诗中,自然是浑然天成,不过若是将第一句摘出来,其实也就那样。

次句则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宫殿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只可惜没有万千星辰地配合,这个逼装地不够圆润。

三、四两句,则用绮丽地地手法,将听众引入一个特定地情节,即陛下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

而在这儿,却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熟知崔尧诗才的人不由得纷纷诧异,不想小诗仙多年不见出手,一出手就是一首可流传大江南北的名篇。

且字句精干,成诗愈发老练。

至于此诗或可能当真是陛下的即兴之作。

这种可能多数知情人连想都没想过,至少经常上朝的朋友都知道,咱们陛下一向以拙于口舌闻名。

昔年在贞观朝时,可怜的太子被某位胖弟弟骑脸输出的景象,可是众人喜闻乐见的朝会保留节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装逼完成的李承乾,露了个大脸,遂志得意满的当先走入一层大殿。

众人亦步亦趋的跟着走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殿匾额。上书含元殿,看字体,却是一手漂亮的好字,正是褚遂良亲笔手书。

众人进入大殿,很快就发现了特异之处。

“啧啧啧,这是如何建成的?为何没有柱子?”

“是啊,就是啊,没有柱子……那以后上朝还怎么睡觉?”

“……这是主要问题吗?没有柱子这九层宫殿是怎么立起来的?”

其实并非是没有柱子,只是没有以传统形式展现而已,整座大殿以诸多巧妙地地方隐含了好几座承重墙,只不过每座承重墙皆有功用,或是一座华丽地梯道,或是镶嵌琉璃窗扇的火墙。

整个宫殿的外墙并非横平竖直,而是多处内凹,有些棱堡的感觉。

种种因素叠加,加之天花板的特殊设计,才造成了整个含元殿没有立柱的错觉。

外墙上大面积玻璃的应用,使得殿内光照十分充足,兼之各个入射角处必有相应的纯白色地砖以特定的角度进行漫反射。

故而在殿中矗立的臣工以及各位使节,竟是荒谬的感觉殿内倒是比广场上还要明亮些。

李承乾走在正中的御道之上,那道路雕龙画凤,却隐隐有台阶隐现,不过几十步的距离,竟与大殿入口处形成了十尺的落差,当真是巧夺天工。

待李承乾走到御座跟前,转身落座之后,臣工们正想按着大明宫的顺序各自站位。

就听得李承乾得意的拍了拍手,便听得一阵机括声音响起,似有什么大型机械正在驱动。

就在众人茫然不已得时候,却见围着陛下御座的四周,以八卦图为样式,地板缓缓升起!

升起的地块,正好是震、艮、坎、乾、兑五个卦象,呈半圆形将御座团团围住。

众所周知,以这五卦为对面,所对立的方向正是火位,而大唐正是火德!

不得不说,这里面还当真有些巧思。

李承乾清清嗓子,吩咐道:“诸位臣工,请坐!”

“坐?”

臣工们略显迷茫,没个蒲团,也没个支踵,坐哪啊?

显然,大唐虽然早有胡凳等坐具,可在正式场合,人们还是习惯以跪坐为礼。

崔尧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径直走到正中的坎卦正中,一屁股坐在升起的地板上。

众人惊愕的发现,那被机关操纵升起的地板,还有机关!

只见崔尧刚坐下去,那块地板竟一分为二,后半部竟翘起一个弧度,正好托住了崔尧的背部。

“噫嘘唏,端的神妙啊!”

原来,这八卦图竟不是个无用的奇观,而是众人上朝的座位哩。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可由俭入奢可容易的紧,既然陛下垂怜百官,那岂有不受之理?

于是欢快的臣工们,在各地使节懵逼震撼的眼神中,纷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整个八卦图没有任何提示的文字显示,可既然有卦象,亦有圈层。

这便难不倒诸位臣工,众人都不需旁人提醒,不过盏茶时间,便自行分派好了座位。

从这一点来说,华夏士大夫论起座次的默契来,当真是举世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