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教化(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海宋返中原》最新章节。

而张镇孙也不负此托,自两人见面起就主动站队,将自己打造成了外人眼中的越王第一心腹。

最后其更是在大雨倾盆、百官瞩目下,献上了那份官员罪行录。

为新政扫平了最后一点障碍的同时,其本人也与越王命运深深绑定。

如今越王化龙,其为相可谓情理之中。

内侍钱铭宇微顿了片刻,待张镇孙领旨后念起了左相安排。

“左丞相一职原由陈宜中担任,其兢兢业业辅佐上皇劳苦功高。”

“只是吕宋为新地,非知者难以为相,故调吕宋路提举常平司文天祥为左丞相。”

“原职陈宜中仍留任朝廷,为参知政事出入相府。”

陈宜中微微低头,对罢相早有预感的他并不意外,而且官家也算厚道,给他留了一个副相的位子。

另一边的文天祥则面无表情的领了旨,站在其身后的原吕宋众官员则是欣慰异常。

虽说文天祥不爱亲近人,但和越王南下时带的亲信、陈宜中带的小朝廷比起来,终归是他们扎根多年的本土派首领。

如今任仓司大人为相,也算是认可他们本土派的地位。

对比之下南渡的小朝廷一众,则有些凄然之意。

不过好在官家对他们还算尊重,在其后的诸多官职安排中大多人官居原职。

如此一来小朝廷中被贬最重的反而是陈宜中。

陈宜中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了官家如此做法的原因了。

先把他这个为首者打压掉,使小朝廷群龙无首,再将本土派与亲信安插进去,慢慢消化。

哪怕他不满足参知政事这个位子,想要煽动其余官员结党,其余人也会因未曾被贬不会附和。

陈宜中无奈的低下头,只留耳朵去听钱铭宇的宣诏。

接下来是御史台与枢密院,这两个半独立的机构的长官地位堪比参知政事,也是能左右朝堂的重要职位。

御史台是由尹谷担任长官,为御史中臣。

这位进士出身的士大夫以辞赋出名,早在郡学时就突出一个性格刚直严厉,令同学畏惧。

在外为官后更是廉洁公正,又非常重视礼节,故几位大相公向官家推荐了他。

没想到官家竟然真的采纳了,陈宜中有些惊讶。

因为这位尹谷重视礼节到有些盲目的地步。

如果他为御史中臣,那官家往日登岛时披轻甲、赐海盗玉珏等行为都会被其一本折子喷上去,官家年轻气盛岂能受得了。

可能是官家还不太清楚此人威力吧,陈宜中心中嘀咕着。

最后是枢密院,作为总管军权的机构亦十分重要。

钱铭宇翻开布帛,念出了两位枢密使的人选。

文天祥、王安节。

群臣目光短暂的交流了一下,有文天祥他们并不意外,大宋一直有着宰相兼任枢密使的传统。

但这王安节……那可是个武人啊。

除去开国的曹彬、及少有的狄青、韩世忠等将,鲜有武人为枢密使的案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