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章 合一(商议)(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最新章节。

皇帝倒是没生出猜忌之心,或许是他自认还年富力强,或许是潜意识对太子的信任和愧疚。

总之,皇帝是希望太子手上有可用的人才的。

“你要查私盐一事,有多少把握?”皇帝凌厉的眸子看向他,像是在衡量。

“两个月足矣。”清衍气定神闲。

可见他手上掌握的东西并不少。

皇帝想说他夜郎自大,又觉得挫挫太子锐气,让他往后学着沉稳些,也不是坏事。

“你要亲自去?”

皇帝琢磨,太子对陈氏一案参与太多了。

虽说,现在他也看出来端倪,想知道当年是不是有人借了他这把刀杀的人。

但敢把他这个皇帝当刀使的人,简单不了吧。

或许让太子避开也是好事……

“儿臣大病初愈,恐怕还不能离京,但儿臣愿为父皇举荐两个人才。”

清衍没解雇前,还跑出京城住好几年,没到底活蹦乱跳时候不行了。

皇帝看出他不想走,扶了扶额:“什么人?”

“清闵和宁王。”

皇帝沉默了下。

清闵算太子心腹,给他立功机会,倒是正常。

但是宁王……

他和太子不是不对付吗?

这段时间,陈氏案子和前朝宝藏的事让朝堂上下忙碌的很,倒是让宁王从众人眼前消失了一段时间。

“你是认真的?”皇帝忍不住问。

清衍颔首:“表兄该历练一番了,王叔经验丰富、心机深沉……”

听着不像是夸人的。

皇帝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清衍替清闵立下军令状,两个月解决不了,提头来见。

不知道清闵愿不愿意,反正皇帝是答应了。

次日,圣旨就下了。

一道给清闵,他为钦差。

一道给宁王,他只是此行的副使,但是圣旨要他戴罪立功,此事他也必须上心。

说起来戴罪立功,难免让人想起来宁王世子。

这位世子爷都戴罪立功好几次,次次是丢人败兴的回来,有种不堪大用的意思。

这次改成他爹去了,也不知道老子能不能找回面子。

宁王府,宁王接了圣旨,送走传旨公公,脸就沉了下来。

他在王府“反省”的好好的,皇帝怎么会突然想起他来?还让他给一个小辈做配。

晋州府和泉州府的私盐一事,他当然知道,皇帝都头疼的事,交给他。

难道是想试探他宁王府的底细?

还是说,想让宁王府和私盐贩子背后的人互相消耗?

宁王不明白,世子看着父亲愁眉不展,忍不住道:“爹,此事这么棘手,办好了,得罪靳氏等世家,办不好,得罪陛下,您……”

简直是烫手山芋啊。

“您不如去请太后出面,拒了这差事。”

宁王瞪了儿子一眼:“愚蠢,后宫不得干政,这么多年太后都不曾逾越,为这事惹朝臣和陛下不悦,不值当。”

太后的长辈身份,皇帝的“孝顺”都要用在关键时候。

再者,前段时间慈宁宫给他私下传了消息,因太子差点死的事,太后和皇帝险些撕破脸皮。

太子康复后,太后就专心向佛,低调不出头。

这也是一种策略,换取皇帝心软的策略。

毕竟太子中蛊一事,从始至终也不是慈宁宫干的啊。

现在是没法从太后那里下手的。

世子暗自握拳,从西南回来,父亲就对他大不如前。

想必是对他有些失望。

可他有什么办法?方银私下就带兵去西南一带了,没等他反应太多,事情就结束了。

世子觉得他时运不济,细细想来,就是这半年运道格外差,什么事都不顺。

“你有空闲,还是多去讨世子妃欢心。”

宁王丢下这一句,就走了。

这样的大事,他要和心腹商量商量。

世子脸色铁青,父亲这话什么意思,要他出卖色相?

苏晴雅已经有几个月,不曾提出什么新思路,新物什了。

不知道是她脑子里没东西了,还是生她的气。

将人从伯府接回来,苏晴雅就三天两头病一场,大夫说了小产亏了身子。

一开始,世子多少有些内疚的,可时日久了,他只觉得不耐烦。

已经连着四五日不去她院子,苏晴雅也和以往不同,不派丫鬟来催或者请。

换作以往,他一晚上不过去,苏晴雅都要闹腾。

或是让丫鬟送汤,或是找小厮打听,然后就和他闹脾气,要他哄着许诺些好处,才能重归于好。

这几日,世子倒是难得清静。

但他也没多少不安,无非是外室的事,让苏晴雅脾气大了些。

只要他用了心思哄,总能哄好的。

世子的自信来源于,这世上的女子,身子给了男人,相当于后半辈子给了男人。

善妒、闹腾,也翻不出真的浪花来。

可他哪儿知道,苏晴雅来自一个全新世界,女子的贞洁从来不在罗裙之下。

她又野心勃勃、自私自利、胆大包天,想着一个男人靠不住,那就换一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世子心想,父王的事他帮不上忙,倒是该去苏晴雅那里看看,不能再由着她任性。

宁王去了书房,派人请了几位心腹谋士过来。

“王爷,此事不能查啊,查清了,两府的盐税归国库,好处是朝廷的,可得罪靳氏等几家的,就成了您,出力不讨好。”

“依属下看,既然皇帝选了个愣头青为钦差大人,您就当是游山玩水,跟着出去一趟,功过都在钦差身上。”

有谋士摸着胡子开口。

宁王一手撑在桌上,蹙着眉头,没有开口。

“不妥,王爷,这半年,您与陛下的嫌隙渐生,以某看,此次倒是个修复君臣兄弟关系的机会。”

另一个谋士有不同的看法。

宁王府以前能发展那么快,都是因为皇帝的信任,给了他们机会。

他认为,和皇帝的关系不能僵化下去。

“哦?范先生是要我对上靳氏?”宁王盯着他。

后者摇了摇头,才开口:“得罪一个世家,可不是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