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6章 松了口气(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最新章节。
她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站在门口微微躬身:“赵总,高文博的办公系统访问记录和邮箱监控我整理好了。
您看……”
赵长天点头示意她进来:“放桌上,说重点。”
岑知夏将平板放在办公桌一角,手指滑动屏幕:“今天上午九点二十分,他给住建委综合科的张科长发了邮件。
附件是一张‘疑似违规区域的照片’——
我们比对过,照片里的区域其实是华龙物业负责的小区。
不是咱们的项目,明显是栽赃。
另外,他昨天还跟华龙物业的刘华涛通过三次电话。
通话时长都在十分钟以上。”
赵长天盯着平板上的通话记录,眉头微蹙:“邮件和照片都存好,不要声张。
你继续盯他的通讯记录,尤其是跟外部企业的联系。
有新动静立刻报我。
注意保密,避免打草惊蛇!”
“明白,赵总。”
岑知夏收起平板,转身离开。
岑知夏离开后,赵长天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不知不觉,墙上的挂钟指向十一点半。
距离住建委要求的截止时间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赵长天拿起手机,给郑军发了条短信:“住建委那边有没有后续动静?
王科长有没有提其他要求?”
很快,郑军回复:“王科长说材料没问题,已经存档了。
不过他私下跟我说,华龙物业的刘华涛还在跟住建委的领导‘打招呼’。
想让咱们再补充些材料。
我跟王科长说‘随时配合’。
他让咱们不用紧张,就是走个过场。”
赵长天看着短信。
手指在屏幕上敲了敲,回复:“你留在住建委附近,下午两点前别回来。
有情况随时报。
另外,跟王科长说‘改天请他吃饭’。
不用提项目的事,就是维系下关系。”
刚放下手机, 李诗涵再次走进来。
手里拿着一份会议通知:“赵总,下午两点的会议。
苏副总、刘处、吴处他们都已经确认参会。
另外,后勤处说您办公室的加湿器坏了。
已经让人送了个新的过来,放在休息区了。”
赵长天抬头,看向休息区——
银色的加湿器放在红木边几上,已经通了电。
喷出细密的水雾,空气中的湿冷感淡了些。
他点点头:“知道了。
你去楼下食堂,让他们留一份东北炖菜,少放辣。”
“是。”李诗涵应声。
李诗涵离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赵长天一人。
他重新看向电脑屏幕,继续修改《公共空间使用规范手册》。
在“监督机制”章节加上“各分公司每月需向总部——
提交公共区域项目合规报告。
由法务处和工程处联合审核。
审核不合格的项目,暂停拨款并追究责任人责任”——
他要从制度上堵住漏洞。
避免再出现海珠项目这样的被动局面。
下午一点,赵长天终于改完手册初稿。
打印出来后,用红色文件夹装好。
接着,他拿起手机,给张文磊发了条微信:“下午两点的会。
我让岑知夏同步高文博的监控情况。
你要不要参加?”
很快,张文磊回复:“我就不参加了,免得打草惊蛇。
你把会议纪要整理好,会后发给我就行——
记住,对付高文博,要‘稳’,不能急。”
赵长天收起手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休息了五分钟。
下午的会议不仅要部署规范手册的制定,还要敲打团队——
国企里的“危机意识”不能少。
这次海珠项目能顺利解决,靠的是团队的高效配合。
但也暴露了“细节把控不足”的问题。
必须让所有人都记住这个教训。
一点五十分,李诗涵走进来。
轻声提醒:“赵总,会议快开始了。
苏副总他们已经在小会议室等着了。”
赵长天起身,拿起红色文件夹,迈步走向小会议室。
半个小时后,会议结束。
赵长天返回迅速返回办公室。
李诗涵已经布置完毕。
办公桌上并排放着三个显示器。
左侧是杭市滨江小区物业招标答辩现场的实时画面。
中间悬浮着王明的加密通讯窗口。
右侧则是评委互动记录的动态更新面板。
右下角的“合规监测”小窗口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岑知夏正实时同步华龙物业杭州分公司的人员动向。
屏幕上跳动的绿色光点标记着张伟及其团队的位置。
“赵总,14:35分王明将按计划与评委组副组长周老单独沟通。
您要的‘需求时间线对比表’已经由法务处郑军审核盖章。
王明的平板里存了加密版。
备份在总部云盘‘滨江专案’文件夹。
密码是您的工号后六位加今日日期。”
李诗涵站在办公桌侧后方。
手里捧着烫金封皮的《答辩应急预案》。
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
赵长天微微点头,指尖在键盘上轻敲?
将左侧屏幕的画面放大。
杭市答辩会场设在当地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
暗红色地毯从门口一直铺到主席台,踩上去几乎听不到声响。
王明穿着笔挺的藏蓝色西装,袖口露出半截白色衬衫。
正端着一杯温水走向评委休息区——
他特意没穿黎光的统一工服,而是选了更显亲和的便装。
这是上周赵长天在视频会议里特意叮嘱的:“面对业主代表出身的评委。
要先做‘服务者’,再做‘竞标方’。”
评委组副组长周老是位头发花白的退休物业专家,今年68岁。
此刻,他正坐在休息区的真皮沙发上。
手里翻着华龙物业提交的答辩材料,眉头时不时皱一下——
赵长天通过镜头注意到。
周老的手指在“老年业主服务”那一页反复摩挲。
显然对这部分内容有些疑虑。
“周老,耽误您两分钟。”
王明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传来。
他刻意放缓语速,走到周老身边时微微躬身。
从公文包里拿出平板电脑。
“关于这次滨江小区的招标。
我们整理了一份‘核心需求时间线’。
想跟您同步一下——
您看,这是我们11月10日到15日。
在滨江小区做的200户业主访谈记录。
有业主签字和录像存档。
其中‘老年业主专属门禁语音播报’
‘慢性病用药提醒’
‘夜间紧急呼叫一键连通社区医院’
这三项需求,。
是11月15日晚上才最终汇总到总部的。
当时只有5位核心成员有权限查看。”
说着,王明点开平板里的文件。
屏幕上出现一张清晰的时间轴图表:11月16日,黎光总部信息处给这三项需求做了加密标记。
11月18日,高文博以“集团巡查”的名义。
在杭州分公司的系统里调阅了这份需求文档。
操作记录的IP地址显示为他当时下榻的杭市酒店。
11月20日,华龙物业提交的招标初稿里。
就出现了与这三项需求几乎一字不差的表述。
甚至连“语音播报的方言版本选择”这种细节都完全一致。
周老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手指在平板屏幕上滑动。
指尖划过“高文博调阅记录”那一行时,停顿了足足三秒。
“这个操作记录……能确定是高文博本人吗?”
“能。”
王明立刻回答,语气斩钉截铁。
“黎光的系统操作需要人脸识别+工号密码双重验证。
当时的监控录像我们已经调出来了。
岑知夏处长做了技术鉴定,确认是高文博本人操作。
而且我们查了他当天的行程。
他根本没有安排杭市分公司的巡查任务。
所谓的‘巡查’只是借口。”
周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把平板往自己面前拉了拉。
仔细看了看系统操作记录的截图:“华龙的张伟……我之前跟他打过交道。
总觉得他这次提交的方案太‘贴合’业主需求了。
现在看来,是有问题。”
他抬头看向王明,眼神里多了几分严肃,“这份时间线我得留一份。
待会儿答辩会重启。
我要跟评委组其他成员通个气——
招标得讲规矩,靠偷来的需求赢,算什么本事?”
赵长天在屏幕这头看到这一幕,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他点开中间的通讯窗口。
给王明发了条语音。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让周老留好文件,后续郑军会直接对接他的助理。
补一份盖了黎光法务处公章的正式版本。
之后的专利展示环节,让技术专员把专利局官网的查询链接提前打开。
直接对比华龙方案里的‘智能安防系统’。
他们那套系统的核心算法跟我们去年申请的专利有70%的重合度。
别给张伟辩解的机会。”
王明很快回复了一个“收到”的表情。
然后拿着平板回到了答辩等候区。
赵长天靠在椅背上,端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
杯子里是李诗涵给他泡的枸杞菊花茶。
他瞥了一眼右侧屏幕。
评委互动记录里已经有两位评委标注了“关注华龙需求来源”。
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右下角的“合规监测”窗口里。
岑知夏发来了一条紧急消息:“赵总,华龙张伟刚刚在走廊里接了个电话?
对方的号码是高文博沪市的私人手机号,通话时长1分23秒。
我们截到了部分语音片段。
提到‘评委那边搞定了吗’‘别让黎光抓住把柄’。”
赵长天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他快速回复:“把语音片段发给郑军。
让他立刻做声纹鉴定,确认是不是高文博本人。
另外,盯紧张伟的动向?
他要是再跟评委接触,立刻记录时间和地点,同步给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