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组织部长(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退伍从政》最新章节。
3月15日,一则重磅消息如同惊雷般炸响在荆楚政坛,并迅速传遍全国:中央决定,原荆楚省委书记范志国调任组织部部长,而原组织部部长钟青林则转任政协副主席。
这一涉及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职务调整,瞬间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平衡,让荆楚省乃至更高层面的人事布局变得扑朔迷离,充满了无限遐想。
按照惯例,省长王维波开始暂时主持省委、省政府的全面工作。然而,这种“暂时主持”的状态,却让许多观察家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在以往类似情况下,如果继任者明确,往往会在宣布原任调离的同时,明确指定接替者,或者至少会由一位资深的省委副书记重点负责党务。
如今让王维波“暂时主持”,这微妙的措辞似乎暗示,他并非板上钉钉的接任者。局势,顿时变得微妙而复杂起来,各种猜测和分析在暗地里涌动。
此时,在党校的课堂上,宋江正沉浸在一位经济学大家的专题讲座中,手机早已调至静音模式。
直到课间休息,他掏出手机,才赫然发现屏幕上显示着数个未接来电——秘书白天波、市长高成飞、老领导张兵……这个不同寻常的来电组合,让他立刻意识到,一定有重大事件发生。
他快步走到教学楼外一个僻静的角落,首先回拨了高成飞的电话。
“成飞市长,出了什么事?”宋江压低声音问道。
“书记,您还没收到消息吗?”高成飞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和兴奋,“就在今天上午,上面领导来省里宣布了任命!范书记上调中央,担任组织部长了!这会儿正在交接工作,很快就要赴任!”
宋江心中猛地一震。他虽然从范志国和张兵那里听到过风声,但没想到动作会如此之快,更没想到钟青林部长在为他们主持开学典礼后,如此迅速地转岗政协。
他沉默了几秒,消化着这个信息,然后沉稳地问道:“嗯,我知道了。市里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市里一切正常,几个重点项目都在按计划推进,有什么情况我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高成飞知道宋江不便长时间通话,简单汇报后便结束了通话。
宋江没有逐一回复所有未接来电,而是选择拨通了张兵的电话。电话那头,张兵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他刚刚陪同完成宣布任命的领导,正面临着范志国离开后省委权力格局变化带来的压力。
作为副书记,王维波主持省政府工作千头万绪,省委这边的日常事务和党建工作,很大程度上压在了他的肩上。
“刚才在上课吧?”张兵的语气透着了然。
“是的,张书记。范书记的事,我也是刚听说。我等下给他打个电话祝贺一下。”宋江回应道。
“嗯,这个电话肯定要打,不过他现在肯定非常忙。”张兵叮嘱道,“你去了那边,就安心学习,多钻研政策方针,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其他的事情暂时不要分心。”
两人简单交流了几句便挂了电话。未能亲自为范志国送行并当面祝贺,宋江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他暗自决定,这个周末如果放假,一定要想办法去拜访一下这位老领导。
“宋江同学,干什么呢?走啊,一起去吃饭!”同学的招呼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宋江立刻收敛心神,报以微笑:“刚接了个电话。走,正好一起去食堂。”
在中青班这个微型政治生态圈里,经过半个多月的相处,自然形成了若干个小圈子。有的是基于地域渊源,有的是因为工作领域相近,有的则是性格投契。
宋江凭借其班长的身份、突出的政绩以及沉稳务实的作风,身边也聚集了几位谈得来的同学,其中包括国家部委的几位司局长,如组织部人事司副司长李坤阳、发改委的李卫东,也有几位像他一样来自地方的地市书记、市长或省厅厅长。
午饭后,众人习惯性地在宽阔的党校操场上散步。李坤阳故意落后几步,与宋江并肩而行,略显神秘地压低声音:
“宋班长,收到消息了吧?范书记已经到部里正式上任了。”李坤阳作为中组部的干部,消息自然最为灵通。
宋江点点头:“刚接到电话。变化太快,都没来得及好好恭贺一番。”
“呵呵,这还不简单。”李坤阳微微一笑,主动示好,“周末如果有空,我可以带你过去一趟。一般情况下,周末领导也会在办公室处理一些事务。”
宋江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坤阳一眼,他当然明白这位副司长的用意——希望通过自己,在范部长那里留下更深的印象。他并不点破,在体制内,这种互惠互利的人情往来实属常态,若能顺手帮同学一把,他也不会吝啬,至于在领导面前如何提及,自有分寸。
李坤阳见宋江没有拒绝,便顺势透露了更多信息。他作为人事司的骨干,对部里的工作流程、近期关注重点,乃至其他省市一些重要厅级干部的情况都颇为熟悉,侃侃而谈,显示了其深厚的信息底蕴和人脉资源。
听着李坤阳的讲述,宋江心中一动,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坤阳同志,以你看来,我们荆楚这次的变动,谁最有可能接任书记一职?”
李坤阳闻言,呵呵一笑,看了宋江一眼:“宋班长,你这不是考验我,就是为难我啊。荆楚的情况,原本外界看来比较明朗。去年底就有风声,说范书记可能去人大或政协。但随着你们阳城这匹黑马异军突起,一切就都有了新的变数。客观上说,王维波省长作为政府主官,在任期内省里经济取得突破,他是有功劳的,接任的呼声原本最高。”
“那为什么这次没有直接让他‘转正’,反而要‘暂时主持’?这是在等什么,或者考验什么吗?”宋江追问。
“人事问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算术题。”李坤阳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暂时主持’,可能是一种观察期,看看王省长在独当一面时的驾驭能力和政治智慧;也可能意味着上面对他并非完全满意,还在物色更合适的人选;甚至……”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甚至什么?难道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布局?”宋江敏锐地捕捉到他话里有话。
“人事调整,讲究的是全国一盘棋。”李坤阳斟酌着词句,“动一个省委书记,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后续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上面考虑的是全局的平衡与优化。也许……这一次荆楚看似只动了范书记一位,但后续的班子配备,可能还会有相应的调整。而且……”他欲言又止,最终暗示道,“宋班长,你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被选派来学习中青班,而荆楚的人事调整在你学习期间并未完全落定,这是否意味着,上面也在考虑,等你学成归去后,赋予你更重的担子呢?毕竟,阳城的成功经验,需要巩固,也可能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李坤阳这番话,如同在宋江心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原本只是关注谁会成为新的省委书记,现在却意识到,自己的前途,也可能与这场高层人事布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而引人期待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