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落在实处(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崇祯:30年不上朝》最新章节。

治天下如行船,既要识得风向,也要敢调帆桨。你今日这些话,虽有些地方还嫌稚嫩,却已摸到了‘思’与‘变’的门径。”

崇祯顿了顿,笑着道:

“至于通过掠夺外族的土地、财富,当然……这可以暂时缓解财政危机。

甚至,开疆拓土的大功可提升皇家威望,亦可以凝聚大明的人心。

但也有可能陷入成本陷阱,战事与统治异族的开支,很有可能压垮朝廷财政。

再者,若是官吏贪腐成性,开疆移民会演变为掠夺性移民,咱们虽然抢占了新的土地,但移过去的百姓依旧会沦为砧板上的肉。

最重要的是,一旦因距离极限、气候限制或战力衰退停止对外战争,外面输入的财富会戛然而止,大明会陷入更大的危局。

因此,若不解决土地兼并、制衡贪腐、财税制度、百姓生存等问题,

仅靠肆意对外扩张和极限榨取外族,而不能让四夷臣服,会加速衰亡。”

一旁的张同敞听得心头大定,心道:

“陛下这番话,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论啊!既点出了对外扩张的一时之利,又言明了先正己身再安四夷的理念!”

定王闻言,脸上的那股少年人的锐气渐渐敛了些,喃喃道:

“原来……抢来的好处,背后还有这么多坑。

儿臣只想着抢红夷的银子能补国库,却没想过打仗要花多少钱,治理那些外族要费多少力……”

他抬头望向崇祯,眼神里少了几分执拗,多了些求知的恳切:

“那若是……若是先把大名的土地、贪腐这些事理顺了,再去外面开疆拓土呢?

到那时,兵士有军饷,官吏不敢贪,移过去的百姓能安稳种地,是不是就不会成砧板上的肉了?

而且……若是财税制度改得公道,百姓日子好过了,即便哪天不对外打仗了,朝廷也有钱粮撑着,不至于一下子垮掉?”

崇祯见定王依旧很理想主义,也不过于纠正,毕竟少年就是这个样子,他转而问张同敞:

“你觉得呢?”

张同敞实在不愿被卷入这一场“皇家教学”,但不能不说,只好说道:

“自古以来,凡成大业者,皆以固本为要。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若内政清明,百姓安乐,便是不向外扩张,四海自会宾服;反之,若内政不修,即便抢来万里疆土,也守不住。”

崇祯嗯了一声,心道:

“张同敞这话,听着句句在理,实则全是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

什么 “民为邦本”,什么 “内政清明”,谁不知道?可这 “本” 要怎么固,“清明” 要怎么求?他可谓半句没说,也半句不敢想。

反观定王,虽稚气未脱,却敢想敢说。哪怕说 “抢红夷” 显得莽撞,提 “禁土地买卖” 有些天真,可字字句句都落在实处,是真真切切在琢磨‘怎么办’。

这份打破陈规的锐气,这份不避锋芒的赤诚,恰是张同敞这类浸淫儒家信奉仁政之人最缺的。”

崇祯语气平静:

“‘民为邦本’‘内政清明’……这些道理谁都知晓。但空谈无益,你且回去,把这八个字拆开来,细细写一份条陈。

如何让百姓有田耕、有饭吃,才算‘固本’?如何让官吏不贪墨、不苛政,才算‘清明’?”

张同敞忙躬身应道:“臣…… 臣遵旨。”

崇祯微微颔首:

“行了,你们都退下吧,今晚好好休息,明日要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