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靖安府(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看着群臣的样子,笑着说道:“关于河套地区的经营,你们还有问题吗?”
“朕打算把它建成塞上江南,而不是把它变成人间炼狱,朕不是吸血敲髓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百姓,朕不能。”
“朕是大唐的天子,他们是大唐的臣民。”
“即便是从最市侩的财经事务的角度出发,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那么负责劳动的百姓,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现在投入多少,日后,他们会百倍,千倍的回报大唐。”
工部尚书十分疑惑的说道:“陛下,河套少铁啊,这要是营建水利工程,那需要的农具、工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都要从长安运送过去吗?”
塞上江南,可不是空喊口号就可以建成的,那是需要钢铁去支持的!
不仅仅是钢铁的意志,还需要真的钢铁。
没钢没铁,没有农具,没有工具,那也是白说。
李隆基十分满意的点头,工部终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他笑着说道:“大唐钢铁冶炼厂,从长安和晋阳、潞州冶铁工坊抽调大匠作、各等工匠等得再辛苦一趟,等到三受降城,就准备去西受降城(今鄂尔多斯),信安城(包头)、云中城(大同)建立新的煤铁厂,前期铁器由三家工坊提供。”
“抽调去的工匠都升两级,户部不愿出钱,这钱太仓出。”
“突厥人之所以要占着河套不走,不仅仅是他们在河套有大量的牧场,需要经营,他们还需要信安、云中的大量的煤田,供他们进行过冬取暖使用,这几个地方,就有他们需要的煤场。”
“大唐冶炼厂的所有工匠学院要负责对新建三家工坊进行一切支持,无论工匠还是工具,都要提供一部分。”
“还有疑问吗?”
工部尚书摇头,对于工部而言,他们的好日子突然就来了一样。
在以前,身为工部,能做的事情极少极少,虽然贵为六部,但是就连督办皇家陵寝这种事,都是由皇亲外戚这些外戚去做。
左右不过是捞钱,谁捞钱,不是捞?
但是现在有了中书政务堂,一切事务就有了计划,他们只需要按照计划的进行,就大有可为,新建的三大工坊只是小试牛刀罢了。
工部在此次的河套开发之中,将负担绝大多数的工程营建任务,比如官道驿路的修建,比如河套地区的水利工程,比如三城的煤炭开采,比如河套地区的农具、工具的开发应用。
这些都需要工部深度参与其中,提桶跑路的日子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
忙,忙点好,忙就代表着权力。
李隆基左右看看,大家对河套开发的事儿,颇为关心,这是好事,只要解决了一些问题。
大唐军队日后开拓了任何领土,都可以作为样板去参详,最终完成对这些领土的彻底统治。
开发河套,先建立起官道驿路,然后再设立府州县乡,编民为户,兴修水利。保障民生。
这一套是极为完整的开发流程,这是奔着把河套开发成塞上江南的目的去做。
李隆基看着群臣,至少在开发河套这件事上,大家达成了统一的共识,拧成了一股绳。
李隆基很欣慰,没有看到有朝臣为自家的利益说话,这一点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不枉费李隆基登基近两年来,不辞辛苦的钓鱼、打窝、修鱼塘,至少他们的屁股,现在不敢坐到肉食者那一侧。
因为朝廷正在逐渐变成了很大一只肉食者。
在自然界中,谁能够更有效的捕猎食物,谁就可以成为肉食者,决定了它在自然界的地位。
在朝廷,在大唐亦是如此,谁能够吃的更多,谁的权力就更大。
大唐始终是一个官本位的世界,商贾家财再过于丰厚,也要让孩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博得功名,最终去做官。
姚崇深吸了口气问道:“陛下,西受降城,可不可以改称靖安府,会设置税监钞关,在三府之地的集市上,也要设立税监,那靖安府留存几何?”
姚崇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利益划分。
无尘立刻说道:“魏尚书,不是说了吗?五五分账,太仓户部对半,这怎么又提出这个问题了呢?”
这个之前利润这一环节,已经讨论过了,为何现在魏知古又要拿出来说呢?
魏知古立刻说道:“那地方也需要留一些啊,这部分呢?”
无尘嗤之以鼻的说道:“那是朝廷的事儿了,太仓该是多少,是多少!”
李隆基笑而不语,不回答这个问题。
大唐最大的那只食肉者是谁?
正是他这个皇帝,钱袋这种事自然要锁紧了。
姚崇咳嗽了一声,示意魏知古适可而止,和地方上如何沟通利益分配问题,那的确是朝廷的事儿,主意不能打到陛下的钱袋子里去。
盐铁会议结束了,朱祁钰要讲的货币流通问题,依旧没有讲出来…
这次的盐铁会议,更多的是讨论河套地区的开发问题。
其实这里面李隆基没有讲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去做百姓的工作。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由郭元振去负责。
无论怎么换角度,现在突厥,那的确是个巨大的烂摊子。
高力士拿过了一本奏疏,和小黄门耳语了几声,俯首说道:“陛下,安北都护府总大都护王峻来奏疏,信安府的贡市,要开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