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姚崇的疑惑(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皇帝却乐在其中,说是天下财经从此归于朝堂。
还有那制作精美的银币,陛下几乎把户部和太仓银器全部拿去熔炼制作,却不着急推出。
改大唐十道为一十八道,成立十五军镇,并设六个海港军镇,六大市舶司,开放民间海贸。
时隔四年,姚崇返回长安,却看不懂陛下的一些操作。皇帝设立军机省,把郭元振调入军机省,看似不允许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掌军权,可每次军事行动圣上还是会询问三省意见。
姚崇把这些疑惑写成奏折,却不知道该不该问陛下?今日见皇帝开心,姚崇打算把奏折以书信递给高力士,让高力士转交陛下。
用完午膳,李隆基说道:“近几日,皇后对朕说道长安与东都皇城在册有四万多女子,无用宫人,动有数万,并有殿中监郎将李白药一份奏折《请放宫人封事》”
“朕多番查阅,发现皇宫中这四万多人的来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一遗留:前面几代皇帝遗留下来的,皇宫中的女性除非皇帝特赦,否则一辈子不能出宫,日积月累下来,到朕登基时,就有好几万了。
二是礼聘:主要是出自豪门大族和权贵家庭的年轻女性,这部分女性出身都很高贵,有条件学习文化知识,进宫后一般都能获得品级,最次也能当上宫廷女官,她们都是通过礼聘入宫。
三是采选:定期向民间采选良家女入宫,通过这种方式入宫的宫女不一定就老死在皇宫中,很多会被皇帝赐给皇子、功臣家。唐玄宗时,办理采选的官员叫做花鸟使,专门在全天下收集美貌女子,只要被花鸟使选中的美女,不分贵贱,不论是否婚嫁,基本上都会带进皇宫,说白了就一个字“抢”。
四是进献:一部分热衷巴结皇室的官宦家庭,为了升官发财,也会献出家族中美女到皇宫中,万一献出的美女获得宠信,就有可能一步登天,进献的还不仅仅是家中的未婚女性,甚至有的官员还会献妻求官。
五是官宦子女罚为宫奴:官员或民间的大家族获罪后,家族女性很多都会被罚为宫奴,比较著名的就是武则天时期的女官上官婉儿,她就是因为祖父上官仪参与废后被杀,然后家中女性全部成为宫奴。
朕与皇后商议之后,宫中的女性主要负责皇宫中的各类粗细杂活,包括看守宫院门户,浆洗衣服,曝晒布料,供役暴室,缝纫,织绣,供职庭院殿堂洒扫、照看园林、灯烛、仓库等等。
后宫设宫廷六局,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由这六局管理皇宫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六局以下,还有十四司、二十四典、二十四掌等机构,还有宫正、彤史、女史等官。
这些女官的数量就有一、二千人。”
李隆基顿了顿,说道:“朕决定从皇宫裁撤开始,设皇城六局二十四司,更定品秩。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宫正各一人,俱改正五品;宫正司司正,正六品。女官共二百一十六人,总人员大约六千人。”
“其余人等,除罚为宫奴者,在宫中服劳三载以上者,授宫官敕,得归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现授职者,家给与禄。”
说着李隆基拿出《请放宫人封事》的奏疏还有皇城六局二十四司改制草案。
“这虽为后宫之事,但也牵连万户百姓家庭,和数万宫女安置,两位丞相也是看一看,议一议,看看如何妥善安置为好。”
皇上这样说了,姚崇也只能接过来,李隆基还要对其他官邸巡视,就此离开,两人行礼送陛下离开后,对视一眼。
两人心里明白,皇上以身表率,就是为姚崇,卢怀慎裁撤官员违规聘用吏员、仆役、护院打手树立标杆。
两人打开奏折:
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皆如之。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涖其印署。
司记二人,正六品;二十四司皆如之。掌宫内文簿入出,录为抄目,审付行焉。牒状无违,然后加印。典记佐之。典记二人,正七品;有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言、典言各二人,掌承敕宣付,别钞以授司阍传外。掌言二人,掌宣传,外司附奏受事者,奏闻;承敕处分,则录所奏为案记。有女史四人。司簿、典簿、掌簿各二人,掌女史以上名簿。禀赐,则品别条录为等。有女史六人。司闱六人,掌诸閤管钥。典闱、掌闱各六人,掌分涖启闭。有女史四人。
尚仪局,尚仪二人,掌礼仪起居。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司籍、典籍、掌籍各二人,掌供御经籍。分四部,部别为目,以时暴凉。教学则簿记课业,供奉几案、纸笔,皆预偫焉。有女史十人。司乐、典乐、掌乐各四人,掌宫县及诸乐陈布之仪,涖其阅习。有女史二人。司宾、典宾、掌宾各二人,掌宾客朝见,受名以闻。宴会,则具品数以授尚食;有赐物,与尚功涖给。有女史二人。司赞、典赞、掌赞各二人,掌宾客朝见、宴食,赞相导引。会日,引客立于殿庭,司言宣敕坐,然后引即席。酒至,起再拜;食至,亦起。皆相其仪。彤史二人,正六品。有女史二人。
尚服局,尚服二人,掌供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司宝二人,掌神宝、受命宝、六宝及符契,皆识其行用,记以文簿。典宝、掌宝各二人,凡出付皆旬别案记,还则朱书注入。有女史四人。司衣、典衣、掌衣各二人,掌宫内御服、首饰整比,以时进奉。有女史四人。司饰、典饰、掌饰各二人,掌汤沐、巾栉。凡供进,识其寒温之节。有女史二人。司仗、典仗、掌仗各二人,掌仗卫之器。凡立仪卫,尚服率司仗等供其事。有女史二人。
尚食局,尚食二人,掌供膳羞品齐。总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凡进食,先尝。司膳二人,掌烹煎及膳羞、米面、薪炭。凡供奉口味,皆种别封印。典膳、掌膳各四人,掌调和御食,温、凉、寒、热,以时供进则尝之。有女史四人。司酝、典酝、掌酝各二人,掌酒醴酏饮,以时进御。有女史二人。司药、典药、掌药各二人,掌医方。凡药外进者,簿案种别。有女史四人。司饎、典饎、掌饎各二人,掌给宫人饩食、薪炭,皆有等级,受付则旬别案记。有女史四人。
尚寝局,尚寝二人,掌燕见进御之次叙,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司设、典设、掌设各二人,掌床帷茵席铺设,久故者以状闻。凡汛扫之事,典设以下分视。有女史四人。司舆、典舆、掌舆各二人,掌舆辇、繖扇、文物、羽旄,以时暴凉。典舆以下分察。有女史二人。司苑、典苑、掌苑各二人,掌园苑莳植蔬果。典苑以下分察之。果熟,进御。有女史二人。司灯、典灯、掌灯各二人,掌门閤灯烛。昼漏尽一刻,典灯以下分察。有女史二人。
尚功局,尚功二人,掌女功之程,总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司制、典制、掌制各二人,掌供御衣服裁缝。有女史二人。司珍、典珍、掌珍各二人,掌珠珍、钱货。有女史六人。司彩、典彩、掌彩各二人,掌绵彩、缣帛、丝枲。有赐用,则旬别案记。有女史二人。司计、典计、掌计各二人,给衣服、饮食、薪炭。有女史二人。宫正一人,正五品;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二人,正七品。宫正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宫人不供职者,司正以牒取裁,小事决罚,大事奏闻。有女史四人。阿监、副监,视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