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攻心计(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影视编辑器》最新章节。

天工元年,夏末,南京。

紫禁城的飞檐在夏日骄阳下闪烁着琉璃般的光泽,而宫墙之外,因新政与内阁人选而掀起的波澜,依旧在帝国的肌理下暗涌。

乾清宫内,苏宁批阅完最后一本关于新学教材刊印进度的奏章,轻轻搁下了朱笔。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大明寰宇全图》前,目光深邃。

“风已起,浪已涌,现在…该让他们自己去争一会儿了。”苏宁低声自语,嘴角噙着一丝冷峻的笑意。

他深知,改革如同烹小鲜,火候太过急躁,反而会适得其反。

接连抛出废除酷刑、革新律法、推行新学、筹建新都乃至设立内阁这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政令,已经让整个大明的士大夫与武将集团应接不暇。

此刻,必须给他们留下消化、适应、乃至内斗的时间。

那七个内阁的席位,就像他精心抛出的七个诱饵,足够让那些自诩为帝国栋梁的掌权者们争抢得头破血流,而无暇全力联合起来对抗新政的深层核心。

而他,这位年轻的帝王,正好可以暂时从风口浪尖上抽身,作壁上观,冷静地审视这场由他亲手导演的权力博弈,看看这些臣子们会演出怎样精彩的戏码。

“马和,”苏宁转身,语气平淡,“摆驾,去天牢。”

马和闻言,身子微微一颤,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愕,但立刻躬身应道:“老奴遵旨。”

……

天牢,最深处,这里已经是仅次于紫禁城的重要之地。

毕竟苏宁也担心有脑残跑过来营救朱棣,所以已经在这里安排了重兵进行把守,就连朱棣的那三个宝贝儿子和家人都在这里关押着。

阴冷、潮湿、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夏日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本来就是关押最重大犯人的所在,终年不见阳光,只有墙壁上跳跃的火把,投下扭曲摇曳的光影。

在一间特制的、由精钢加固的牢房外,苏宁挥退了所有侍卫,只留下阿福在远处等候。

他独自一人,站在栅栏外,看着里面那个蜷缩在角落草堆里的身影。

那人衣衫褴褛,头发蓬乱,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如今只剩下浑浊与死寂,正是他的四叔,曾经的燕王,起兵“靖难”险些夺走大明江山的朱棣。

看着朱棣这副生不如死的模样,苏宁心中没有半分怜悯,反而涌起一股近乎残忍的快意。

他清晰地记得,在另一个时空的记载中,若是自己输了,建文帝朱允炆的下场将是何等凄惨……

皇宫大火,生死不明,即便侥幸逃生,也终生活在无尽的追捕与恐惧之中。

尤其是原来的历史时空,朱棣对待自己和那些兄弟们可没有心慈手软。

对比眼前,他只觉得无比庆幸,那可能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悲惨命运,如今原封不动地还给了这个始作俑者。

“四叔,别来无恙?”苏宁的声音在寂静的牢房中响起,带着一丝清晰的嘲讽。

朱棣的身体猛地一颤,缓缓抬起头。

当他看清牢外那个身着明黄常服,气定神闲的年轻身影时,浑浊的眼中瞬间爆发出刻骨的仇恨与怨毒,但更多的是一种彻底的绝望。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看来,这里的日子不太好过。”苏宁仿佛在闲话家常,语气轻松,“不过,比起被软禁在高墙之中,然后像头猪一样被悄悄宰杀,或许这里更‘痛快’些,至少知道自己为何而死,不是吗?”

朱棣的瞳孔骤然收缩,死死地盯着苏宁。

苏宁并不在意他的反应,向前走了两步,靠近栅栏,压低了声音,仿佛要分享一个秘密:“四叔,你知道朕为何能赢你吗?你知道朕这些年所做的这一切,那些新奇的学问,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识,从何而来吗?”

朱棣依旧沉默,但紧绷的身体显示他在听。

“还记得洪武十五年,朕那时还只有四岁,不慎落水,高烧昏迷了三天三夜。”苏宁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缥缈,“御医们都以为朕挺不过来了。但就在那时,朕见到了一个人…一个你我都无比熟悉,也无比敬仰的人。”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见到了皇奶奶,孝慈高皇后。”

朱棣猛地抬起头,脸上第一次出现了难以置信的神情,嘶声道:“不……不可能!你胡说!母后那时早就已经……”

“其实朕起初也以为是在做梦。”苏宁打断他,眼神陷入了回忆,“但皇奶奶的音容笑貌,那般清晰。她告诉朕,大明未来将有一劫,关乎国运,也关乎朕的生死。她不忍见子孙相残,江山动荡,便在冥冥之中,将许多未来的知识、学问,灌注于朕的脑中。”

“你……你妖言惑众!”朱棣挣扎着想站起来,铁链哗啦作响,他绝不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妖言?”苏宁轻笑一声,“那四叔你告诉朕,一个四岁的孩童,为何能在皇爷爷面前,明确的便是想要去钟山替父守孝?一个几岁的少年,为何能提出‘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制’?为何朕自幼便对格物、算术、地理乃至律法改革,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和执着?这些,难道是凭空而来的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列举着一件件朱棣熟知、甚至曾因此而对朱允炆产生忌惮的往事。

“若非皇奶奶在天之灵庇佑,暗中传授,朕如何能未卜先知,如何能步步为营?如何能在你起兵之初,便看穿你所有的战略意图,并做出针对性的布置?四叔,你输给的,不是朕,是天意,是皇奶奶不忍大明江山被你祸乱的天意!”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朱棣的心上。

他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

理智告诉他这荒谬绝伦,但苏宁从幼年展现出的种种非凡之处,以及这次“靖难”中对方那仿佛能预知未来般的精准应对,又让他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那种一切尽在他人掌控中的无力感,再次淹没了他。

良久,朱棣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在地,声音沙哑如同破锣:“为什么……既然你早有如此依仗,为何……为何还要如此恨我?非要置我于死地?我毕竟……是你的亲叔父!”

听到这个问题,苏宁脸上的最后一丝表情消失了,只剩下冰冷的寒意。

“恨你?不,四叔,你错了。朕最初,并未想过要与你兵戎相见。朕甚至曾想过,若你安分守己,朕未必不能让你一直做一个镇守大明边境的藩王。”

他俯视着朱棣,目光如刀:“但是,皇奶奶让朕看到的‘未来’里,清清楚楚地告诉朕,无论朕如何退让,如何示弱,你——燕王朱棣,都会反!你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掀起这场波及全国的战火!而在你成功之后,朕,建文帝朱允炆,还有朕的兄弟姐妹会被你废黜,囚禁在一方小院里,活得战战兢兢,最后……还是会不明不白地死去,就像碾死一只蚂蚁!”

苏宁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积压已久的愤懑:“是你!是你让朕别无选择!是你逼着朕,必须在被你像杀猪一样宰掉之前,先拿起刀!朕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自保,为了活下去!你现在问朕为何恨你?那你告诉朕,若易地而处,你会不恨吗?你会不反抗吗?!”

牢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朱棣彻底沉默了。

他低着头,乱发遮住了他的表情,只有微微颤抖的肩膀暴露了他内心的激荡。

因为苏宁所说的,正是他内心最深处、从未对人言说的真实想法……

一旦起兵,就绝无回头路,朱允炆必须死,绝不能留后患。

他所有的野心、所有的算计,在对方“未卜先知”的目光下,显得如此赤裸和不堪。

看着彻底被击垮的朱棣,苏宁直起身,整理了一下袍袖,仿佛拂去了沾染的尘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