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和珅倒,嘉庆饱(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影视编辑器》最新章节。

洪武二十一年的这个夏天,就在蓝玉沉浸在功成名就美梦中时,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撒下。

而织网的人,正是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十岁孩童。

……

洪武二十一年的盛夏,谨身殿内却弥漫着一股寒意。

朱元璋将一份密报重重摔在御案上,脸色铁青。

“这个蓝玉!当真以为朕不敢动他吗?”

太子朱标连忙拾起密报,越看越是心惊。

上面详细记录了凉国公蓝玉近日的言行:在军中私宴上公然抱怨封号不公,纵容部下强占民田,甚至私下里议论太子仁弱。

“父皇息怒,蓝玉虽然狂妄,但毕竟军功卓着……”

“军功?”朱元璋冷笑一声,“他有徐达的忠诚,还是有常遇春的勇猛?标儿,你记住,功高盖主者,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时,毛骧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陛下,太子,三皇孙殿下求见。”

朱元璋与朱标对视一眼,均感意外。

“让他进来。”

苏宁步入殿内,行礼后直接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皇爷爷,父王,这是允熥整理的《军中革新疏》。”

朱元璋翻开册子,起初不以为意,越看却越是惊讶。

这并非普通的奏疏,而是一整套完整的军中改制方案。

接着朱元璋又是把奏疏递给了一旁的朱标,立刻便是让朱标也跟着一起震撼了起来。

“允熥,你这是何意?”朱标不解地问。

苏宁从容答道:“回父王,儿臣以为,如今军中积弊已深,是时候整顿了。”

朱元璋指着其中一条:“设立大明钱庄分号,专司将士薪饷发放,这是何意?”

“回皇爷爷,”苏宁解释道,“如今军中粮饷发放,多经层层克扣。若由大明钱庄直接发放,既可杜绝贪腐,又能让将士们实实在在拿到军饷。而且也能让大明兵士明白是谁给他们发饷发粮。”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说。”

“此外,孙儿建议设立‘伤残将士抚恤基金’,由大明钱庄运作,确保伤残老兵老有所养。还有‘军中子弟学堂’,专门招收将士和军户子弟入学……”

朱标越听越是心惊:“允熥,这些举措,恐怕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

“父王明鉴。”苏宁躬身道,“但正因如此,才更应该推行。如今军中势力盘根错节,若不从根本上改变,只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朱元璋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先退下。”朱元璋挥挥手,“朕与你父王有要事相商。”

“诺!孙儿告退。”

待苏宁离去后,朱元璋将那份《军中革新疏》重重拍在案上:“标儿,你看出来了吗?”

朱标神色复杂:“允熥这是要……釜底抽薪。”

“没错!”朱元璋站起身,在殿内踱步,“他这是要借整顿大明军务之名,将蓝玉这些勋贵的根基连根拔起!”

“可是父皇,允熥年纪尚小,怎会有如此深的心机?”

朱元璋冷笑一声:“哼!你太小看你这个儿子了。他这是看准了朕要对蓝玉动手,想要趁机接收蓝玉的势力呢!”

朱标震惊:“父皇是说,允熥早有此意?”

“标儿,你还记得他这些年在军中的那些小动作吗?”朱元璋目光深邃,“给低级将领提供低息贷款,资助军中子弟入学,通过明熥商行给边关将士运送物资,甚至接手那些无依无靠的伤残老兵……其实他早就开始布局了!”

“那父皇的意思是……”

“将计就计!”朱元璋斩钉截铁,“蓝玉确实该处置,淮西勋贵也确实该震慑,但允熥这孩子的野心,也不能不防。”

“……”

……

三日后,朱元璋下旨,准允《军中革新疏》中所奏各事,命凉国公蓝玉协同办理。

消息传到凉国公府,蓝玉勃然大怒。

“好个朱允熥!这是要夺我的兵权啊!”

幕僚连忙劝解:“国公爷息怒,这未必不是件好事。若是能借机掌控军饷发放,岂不是……”

“你懂什么!”蓝玉怒道,“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若是答应,军中将士都会说我蓝玉与皇室合谋克扣军饷;若是不答应,就是违抗圣旨!”

与此同时,清晏阁内,马和担忧地道:“皇孙,皇上此举,分明是要让您与蓝玉正面冲突啊。”

苏宁却笑了:“皇爷爷这是在考验我。看看我有没有能力,从蓝玉手中接过这支军队。”

“可是蓝玉在军中经营多年,根深蒂固……”

“再深的根基,也抵不过真金白银。”

“可是……”

“马和,让你拉拢的那些将领如何?”

“进展很顺利!毕竟你才是开平王常遇春的亲外孙。”

“另外,”苏宁又取出一份计划,“在各大军营附近开设‘军人服务社’,以成本价向将士们出售日常用品。”

马和恍然大悟:“皇孙这是要收买人心啊!就不担心引起陛下和太子的忌惮?”

“无妨!我现在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谁又会和一个孩子较真呢?”

“……”

半个月后,蓝玉军中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一些中级将领开始暗中与大明钱庄往来,军中继续流传三皇孙体恤将士的美名。

这天,蓝玉召见心腹将领,却发现几人神色有异。

“你们最近都在忙什么?”蓝玉狐疑地问。

“回国公爷,末将等……在办理军饷账户。”一个将领小心翼翼地回答。

蓝玉勃然大怒,却强压怒火:“很好。你们都去吧。”

“是!”

待众人离去后,蓝玉对长子蓝春道:“看到了吗?这就是你那个表侄朱允熥的手段。不声不响,就要把咱们蓝家的人都挖走啊!”

蓝春愤愤不平:“父亲,难道就任由他这么胡来?”

蓝玉冷笑:“哼!急什么?我倒要看看,这个十岁的娃娃,能掀起多大的风浪!离了我蓝玉,他朱允熥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

然而蓝玉还是低估了苏宁的决心和手段。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宁通过大明钱庄,向低级军官发放了大量低息贷款,又通过明熥商行,以成本价向边关将士供应物资。

更厉害的是,孝陵学堂专门为军中子弟增设了武科,聘请退役将领任教,还安排他们的家眷进入明熥商行的工坊工作。

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标儿,你怎么看允熥的这些举措?”朱元璋突然问道。

朱标沉吟片刻:“儿臣以为,允熥确实抓住了军中的要害。只是动作太快太猛,恐怕会引起淮西勋贵的反弹。”

“反弹?”朱元璋冷笑,“有朕和你在,看谁敢反弹!”

“这……”

此时朱元璋站起身,走到巨幅地图前:“允熥这孩子,比朕想象的还要厉害。他知道不能直接对抗蓝玉和淮西勋贵,就从底层开始瓦解蓝玉和淮西勋贵的势力。这一手,高明啊!”

“那父皇的意思是……”

“哼!允熥之所以如此的肆无忌惮!不过是狐假虎威,毕竟有你我坐镇,蓝玉和淮西勋贵翻不起浪花。”

“那要不要阻止允熥的胡作非为?”

“哼!出了事,才是胡作非为!做成了,反倒是邀天之功。”

“这……”

“让他继续。”朱元璋目光深邃,“朕倒要看看,他能不能在不引起动荡的情况下,把蓝玉的势力消化掉。”

“……”

此时的清晏阁内,苏宁正在接见一位特殊的客人,蓝玉军中的千户张翼。

“张千户,听说你在通州的家人已经安置好了?”

张翼感激地道:“多谢殿下相助。若不是钱庄的低息贷款,末将至今还在为家人的住处发愁。”

“这是本王应该做的。”苏宁温和地说,“将士们为国效力,本王自然要替将士们解决后顾之忧。”

“殿下,末将此生必定为您效忠。”

“放心!只要有本王在一天,就不会让张家无依无靠。”

“多谢殿下?”

待张翼离去后,马和低声道:“皇孙,这是蓝玉军中第三十七个来投诚的千户了。”

苏宁点点头:“还不够。蓝玉在军中的根基太深,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可是皇上的耐心……”

“放心,”苏宁成竹在胸,“皇爷爷比我们更想除掉蓝玉。他现在不出手,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洪武二十一年的这个秋天,大明军中的权力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孩童。

“和珅倒,嘉庆饱……”苏宁望着窗外飘落的树叶,轻声自语,“蓝玉,你可知道,你的覆灭,将成就我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