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吞口水?(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最新章节。

道德经言:“骨弱筋柔而握固”。新生儿会本能地紧紧攥住拳头,特别是大拇指被包在四指之内,这被称为“握固”。道家认为,这是固守精气、防止外泄的一种本能。这也是师父总教你们握固养身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师父悟道初期,有天无聊想起了婴儿时握手指头睡觉,没事就握。后来才知道叫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睃作”也是出自道德经,意思是男婴在不懂男女之事时,生理器也会自然胖胖。这被解释为纯粹的、未被情欲驱动的精气充盈的表现。

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深度睡眠中,这是“神”内守、身体高速生长发育、精气内敛的状态。

虽婴儿时最足,但却不等于最强;

精气足,指的是储备充足、质地纯净。婴儿的先天之精就像一笔巨大的、尚未动用的“遗产”或一个充满电的全新电池,能量纯粹而完整。

“强”指的是功能强大、系统成熟。婴儿的脏腑功能还很娇嫩,免疫系统也未发育完全,容易生病。他们需要依靠这份充足的“精气”来逐步构建和强化自己的身体系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成人的情况则相反:经过多年的生活、思虑、劳累、熬夜等,先天之精不断被消耗。虽然通过饮食(后天之精)可以补充一部分,但总体趋势是递减的。不过,成人的脏腑功能和免疫系统是成熟的、强大的。

打一个比方:

婴儿:像一个刚刚出厂、电量100% 的全新手机电池,但手机的操作系统和App(身体机能)都还是最初始版本,功能简单。

成人:像一个用了多年的手机电池,电量可能只剩60%,但通过优化和充电(吃饭睡觉),其操作系统和App(身体机能)已经非常强大和复杂,能处理各种任务。

刚出生的婴儿精气最足,是从先天禀赋、储备量和纯净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生生长发育的“老本”。

普通人养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调畅情志)来节约使用这份先天之精,并努力通过后天之精来补充它。

咱家就狠了,修心养性,修性养命,修命养气,修气养身,浑圆一体。

所以;修吞口水(玉液)之法,瞎特么修能对劲吗?不得修得出婴儿时的那般才是嘛?

除此法外,一律是后天外道,或者可以说是,修的就特么不是道法,而是妄想造境。”

“我靠,明白了师父,以后我可不盲修瞎练了,您这么一说我才懂,修道养生的吞口水,原来得是最纯粹那般的。”

“是啊,吞的一直都是最初那般最纯粹的那口,还得是自己的,非是后天刻意如何如何去吞的。

【修道这事,一念错,步步错。】【一念不觉,念念是坑。】

你师父我这人,别的没说,若论修道爱谁谁。爱听听,不听拉倒,师父要是说谁了。不是师父固执自认为如何,又或者其它。

一;是因师父知道怎么修的。

二;是师父不愿看谁走错了路。

一步走错,越走越深,若不及时回头,又会打转苦寻很多年。

师父看似修的牛逼哄哄,屌炸天的不要不要滴,眼睛反光得像带了美瞳。

那也是师父点点滴滴修过来的,可不是听什么道理觉得自己懂了就完了。师父是悟到就会印证,自然内心通达。

单说不在数术之内这种事,那得需要真心下,觉持续临在为基础。同时内心无有一丝疑惑。

还要分得出阿赖耶识中的念,有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自己真心而生,哪些是妄想而造,哪些是受识影响。哪些是前世,哪些是今生,哪些是其它家伙的等等。

混沌中那一丝清明,看似夸张,实则都勉强特么形容,能在这种情况下不迷失,这心智必然需要炼制到一定地步。

听好了哈,是炼制,炼制到任何情况下,真心都会有一丝清明而存,不受任何影响却又能够辨明是非。(这点其实有点困难,深入探寻,透视阿赖耶识。一个定不住,自己入魔了都不知道滴。)

大家总听说大道至简,其实至简与至繁同存。有多简就有多繁。去繁化简,说则简单,需要先弄明白超级繁杂的规律之后,才能化简而出。”

“师父,我还是收心修当下吧,最少也得做到不再迷失习气业力中才行。”

“嗯,不持续修行。听再多也没啥用,最多就是多知道点道理。

[知道做不到还是不知道。知道做到了,才是知道了。]

师父总说修着玩吧,但修道这事,需要正确的方向,以及极大的恒心与信心,还有持续的毅力。修着玩,是持续修,不是想起来才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在日常中,时常提醒自己。”

“好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