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脉语传声,山海同春(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九转神元》最新章节。
共脉堂的晨雾还没散尽,五行圃的跨海竹就抖落了满身霜花。竹梢挂着的贝壳风铃在风中轻响,把阿竹从梦中唤醒——那是北境冰泉边的孩子寄来的,贝壳内侧刻着细密的冰纹,风一吹就带着“簌簌”的凉意,像极了冰泉流淌的声音。
他起身时,发现竹亭的石桌上多了张字条,是阿海留下的:“已带竹果籽去雨林,水缠藤说要让新苗缠着跨海竹的根生长,这样结出的竹果会带着清河镇的竹香。”字条旁压着片雨林的紫叶,叶尖还沾着湿泥,显然是刚从藤筐里取出来的。
阿竹笑着将字条折成纸船,放进竹下的浅溪里。溪水会带着它流向脉通桥,那里的石缝里藏着鸣沙谷商队埋下的陶管,纸船顺流而下,就能漂到等待消息的孩子们手中。这是他们约定的“脉语”——不用笔墨,用自然的物件传递心意,就像地脉在地下悄悄传递养分。
刚走进前堂,就见周岸正对着堆成小山的竹果礼盒发愁。礼盒上的双色绸带堆得乱七八糟,青蓝两色缠成一团,像被顽皮的孩子搅乱的地脉线。“北境的冰盒不够用了,”周岸挠着头,指了指墙角的木箱,“雨林送来的竹果带着水汽,再不用冰镇着就要发芽了。”
阿竹俯身拿起个礼盒,绸带解了半天也没拆开,反而越扯越紧。“别急,”他想起凌川临走前的嘱咐,“用竹刀在绸带交叉处轻轻挑一下,这是北境的系法,模仿冰脉的纹路打的结,得顺着冰裂的方向解。”竹刀轻巧一挑,缠成死结的绸带果然松开,露出里面裹着的竹果——果皮上的海浪纹里,还嵌着几粒鸣沙谷的金沙,是商队特意撒的,说要让每个收到礼盒的人都尝到“沙与海的味道”。
“我让云台山的弟子送来了寒玉片,”阿竹指着刚到的木箱,里面的寒玉片泛着清冷的光,“用它垫在礼盒底层,比冰盒更保冷,还能让金沙的光泽更亮。”他拿起片寒玉,贴在竹果上,果皮上的水汽立刻凝成细小的冰晶,像给海浪纹镶了层银边。
周岸眼睛一亮:“还是你有办法!对了,西域的商队捎来消息,说他们在沙漠里种的竹果苗长出了带刺的根,扎得很深,竟然能从沙下三米处吸到水,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地脉自适应’?”
“是自然的智慧。”阿竹翻开《脉声谱》,最新一页画着幅简笔画:沙漠里的竹苗,根须像无数只手,有的扎向深处找水,有的贴着地表防风,顶端却抽出带着海蓝纹路的新叶。“就像人在不同的地方会换衣裳,地脉的孩子也会变模样,但骨子里的竹香不会变。”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铜铃声,是鸣沙谷商队的驼铃。为首的商人捧着个铜盘走进来,盘里躺着颗拳头大的竹果,果皮是罕见的赤金色,上面的纹路一半像沙浪,一半像海浪,在阳光下流转着奇异的光。“这是沙漠与海水交汇处结的果,”商人激动地说,“驼队走到海岸边时,发现竹果苗竟顺着潮间带的礁石长,根须泡在盐水里也没事,结出的果带着两种味!”
阿竹接过赤金竹果,手感沉甸甸的,像握着块融合了沙与海的琥珀。他用竹刀轻轻划开,果肉呈现出渐变的颜色,从沙黄慢慢过渡到海蓝,断面渗出的汁液带着淡淡的咸甜味。“这是地脉在告诉我们,”他看向众人,“所谓‘共脉’,从不是让沙漠变成海洋,让冰原开出繁花,而是让每片土地上的生命,都能带着自己的印记,与他乡的伙伴相连。”
话音刚落,竹语鸟群忽然从窗外涌进来,每只鸟嘴里都叼着片竹叶,竹叶上用不同颜色的汁液写着字:北境的孩子用冰融水写“竹果苗已过冰线”,雨林的猎户用紫花汁写“藤缠竹长,果满枝”,云台山的弟子用松烟墨写“火脉温果,香气远”。
阿海的字条也混在其中,用雨林的红果汁写着:“水缠藤说,要把跨海竹的种子带到更远的岛,让竹果的纹路里,再添上新的海浪纹。”
阿竹将所有竹叶铺在竹桌上,竟拼出了一幅完整的九州地脉图。沙漠的金黄、冰原的莹白、雨林的深绿、海岸的蔚蓝,都被竹叶脉连在一起,中心处正是共脉堂的位置,用所有颜色的汁液合写了一个“脉”字。
周岸看着这幅“活地图”,忽然一拍大腿:“我知道冰盒不够用该怎么办了!让北境的冰脉弟子带着寒玉片沿途接应,雨林的竹果礼盒经过一处,就由当地的地脉子弟添点本土的东西——沙漠里加把金沙,冰原上裹层松针,这样每个礼盒到了目的地,都成了带着九州印记的‘共脉果’!”
众人轰然应和,竹亭里立刻忙碌起来。北境的弟子用冰锥在寒玉片上刻下冰纹,雨林的猎户往礼盒里塞了片能驱虫的香叶,鸣沙谷的商人则细细地给每个竹果刷上一层金沙釉,让海浪纹在阳光下永不褪色。
阿竹站在竹桌前,看着这幅由竹叶拼成的地脉图,忽然想起林辰临终前的话:“地脉的声音很轻,要用心才能听见。”此刻他仿佛听见了——听见沙漠的竹根在深处吸水的“滋滋”声,听见冰原的竹苗顶开冻土的“咔咔”声,听见雨林的藤蔓缠着竹茎生长的“沙沙”声,还有海岸边赤金竹果坠地的“噗通”声。
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无数双手在轻轻叩击大地,汇成一句清晰的脉语:
“我们都在。”
暮色降临时,第一批“共脉果”礼盒装上了马车。车辙印过脉通桥的石板,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像地脉在地表写下的诗行。阿竹站在桥头,望着马车消失在远方,竹梢的贝壳风铃还在轻响,而五行圃的跨海竹已经结出了新的花苞,一半青一半蓝,正静静地等待着绽放。
他知道,当这些花苞盛开时,九州的每个角落,都会飘来清河镇的竹香,带着沙漠的暖、冰原的清、雨林的润、海岸的咸,在风里轻轻说:
“山海虽远,脉语相通,此心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