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竹下话旧(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九转神元》最新章节。
清河镇的晨光总带着三分甜。苏家酒庄的后院里,养魂竹的叶片上还挂着露珠,被朝阳照得像缀了层碎钻。周明打着哈欠从客房出来,一眼就看到林辰坐在竹下的石桌旁,手里捧着那本《地脉考》,指尖在某一页反复摩挲。
“看啥呢这么入神?”周明凑过去,抢过书卷就翻,“是不是写着哪有好酒?”
林辰无奈地夺回书卷:“别闹,这页记着寒月潭的地脉走势,我总觉得上次处理得太仓促,或许有遗漏的节点。”他指着书页上的批注,“你看这里,‘寒月潭底有暗河通幽冥,需以镇魂钉镇之’,咱们上次只堵了明眼,没查暗河。”
周明挠挠头:“管它暗河明河,反正现在太平了就行。我跟你说,苏伯母做的桂花糕才叫绝,再不去抢就没了!”
话音未落,苏沐月端着托盘从厨房出来,盘里的桂花糕冒着热气,甜香漫了满院。“谁说要抢?”她笑着把盘子放在石桌上,“刚出锅的,趁热吃。凌霜呢?没看到她人。”
“在溪边练剑呢。”林辰拈起块桂花糕,入口松软,甜而不腻,“她性子你还不知道?醒得比鸡早。”
正说着,院外传来破空之声,一道白影掠过墙头,稳稳落在竹下。凌霜收剑入鞘,额角带着薄汗,剑穗上的玉佩还在轻轻晃动:“听到你们说吃的,就知道早饭好了。”她拿起块桂花糕,刚要咬,忽然蹙眉望向镇外,“好像有客人来。”
众人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镇口的石板路上,走来两个身影。前面那人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背着个旧书箱,后面跟着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手里拎着个食盒,两人步履轻快,正往酒庄而来。
“是陈先生!”苏沐月惊喜道,“他怎么来了?”
陈先生是清河镇的教书先生,年前去邻县访友,听说走了不少地方。他走到院门口,对着众人拱手笑道:“听闻林少侠几位回来了,特来叨扰。”身后的小姑娘脆生生地喊:“苏姐姐好!”正是陈先生的小女儿阿秀。
“快请进!”林辰起身相迎,“先生怎么知道我们回来了?”
“昨日在镇口遇到苏伯父,才知你们已平安抵达。”陈先生坐下喝了口茶,目光落在林辰手里的《地脉考》上,“看来林少侠还在惦记地脉之事?”
林辰点头:“先生游历广博,可知寒月潭的暗河通向何处?”
陈先生抚着胡须,沉吟道:“老夫在邻县听老渔民说过,寒月潭的暗河确实通着幽冥,只是千年前被大禹用定海神针堵住了。后来神针被孙悟空借走,那暗河便又有了异动。”他从书箱里取出一卷泛黄的舆图,“这是老夫偶然得到的古图,或许对你们有用。”
舆图铺开,上面用朱砂标着寒月潭暗河的走向,尽头竟连着东海的“归墟”。林辰看得心惊:“若暗河失守,幽冥浊气灌入归墟,东海的地脉都会受牵连!”
“别急。”陈先生指着舆图上的一处红点,“这里是‘锁龙渊’,有块天然磁石,能吸住幽冥浊气。只需将磁石取出,沉入寒月潭底,便能堵住暗河。只是那渊底水压极大,寻常人下去怕是……”
“我去!”周明拍案而起,嘴里还塞着桂花糕,“我水性好,小时候在村里能憋气半个时辰!”
凌霜却摇头:“锁龙渊不仅水压大,还有暗流,需以剑气破开才行。我与你同去。”
林辰看着舆图,忽然道:“我也去。多个人,多份照应。”
苏沐月虽担心,却也知此事重要,只轻声道:“那你们务必小心,我在酒庄备好伤药和热汤,等你们回来。”
陈先生笑着点头:“有林少侠和凌姑娘在,定能成功。阿秀,把食盒打开,这是老夫特意带来的‘平安饼’,路上吃。”
阿秀打开食盒,里面是些用油纸包好的饼,夹着芝麻和椒盐,香气扑鼻。“爹说这饼耐饿,还能保平安。”她仰着小脸,把饼分给众人。
林辰接过饼,只觉得沉甸甸的。他望着竹下的石桌、院中的养魂竹,还有苏沐月担忧的眼神,忽然明白,所谓守护,从来不是孤身前行——身后有牵挂的人,身边有并肩的友,手里有温热的饼,这才是支撑着他们,一次次走向险地的力量。
陈先生看着他们收拾行囊,忽然道:“老夫年轻时也想仗剑走天涯,后来才明白,能守着一方水土,看着孩子们长大,也是种修行。”
林辰点头,将《地脉考》和舆图仔细收好:“先生说得是。只是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周明已经扛着行囊站在门口,嚷嚷着“再不走赶不上潮汐了”。凌霜检查着佩剑,苏沐月往林辰包里塞着伤药,阿秀则把一块最大的平安饼塞进周明手里。
阳光穿过养魂竹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林辰回头望了眼酒庄的青瓦,又看了看身边的人,忽然笑道:“走吧,早点回来吃苏伯母做的晚饭。”
一行三人出了酒庄,往镇外的码头而去。陈先生和苏沐月站在院门口相送,阿秀挥着小手,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竹下的石桌上,那盘桂花糕还冒着热气,甜香与竹香混在一起,在晨光里久久不散。
这或许就是江湖吧——有说走就走的征程,也有依依不舍的牵挂;有险象环生的挑战,也有柴米油盐的温暖。而他们的故事,就在这一来一往、一离一聚中,慢慢写进了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