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青梅酒香里的春意(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九转神元》最新章节。

离开冻土镇的第三日,雪终于停了。

风里开始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路两旁的积雪融化成细流,顺着车辙沟蜿蜒流淌,偶尔能看到光秃秃的枝桠上冒出米粒大的绿芽——那是春的信使。

“快看!”周明掀开车帘,指着远处的一片杏林,兴奋地大喊,“开花了!”

马车里的三人探出头,只见光秃秃的杏林枝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粉白,像落在枝头的雪,却比雪多了几分娇嫩。苏沐月伸手接住一片被风吹落的花瓣,指尖触到那柔软的质感,忍不住笑了:“真的是春天了。”

林辰赶着马车,听到这话回头望了一眼,阳光落在苏沐月发梢,她鬓角别着那片粉白的花瓣,像戴了朵别致的花。他喉结动了动,转过头时,耳根悄悄泛了红。

凌霜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悄悄碰了碰周明的胳膊,朝两人的方向努了努嘴。周明刚要开口起哄,被凌霜一把捂住嘴,只能发出“呜呜”的闷响,惹得苏沐月疑惑地看过来,林辰的耳朵更红了。

马车在杏林边停了片刻,林辰捡了根枯枝,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往前再走五十里就是清河镇,苏伯父的酒庄就在镇上。据说今年的青梅收得特别好,新酒应该已经酿上了。”

“太好了!”周明挣脱凌霜的手,搓着掌心,“我早就听说苏伯父的青梅酒是一绝,酿的时候要放三斤青梅配一斤冰糖,埋在杏树下三个月,开封时整个镇子都能闻到香味。”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凌霜挑眉。

“上次听苏伯母说的!”周明拍着胸脯,“她说等我们回来,就教我们酿果酒,用草莓、樱桃都行,埋在土里发酵,明年这个时候就能喝了。”

苏沐月笑着补充:“我爹酿酒有个规矩,必须用清河镇的井水,他说那水是活水,带着山涧的灵气,酿出来的酒才够清冽。还有埋酒的土,得是杏林底下的黄土,说是能染上花香。”

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三个穿着短打的汉子骑着马从旁边经过,看到他们的马车,其中一个喊道:“是去清河镇吗?前面路段塌了,得绕路走东边的石桥。”

林辰拱手道谢,调转马头往东边去。绕路的这段路沿着一条小溪,溪水潺潺,水底的鹅卵石看得清清楚楚,偶尔有小鱼游过,引得周明趴在车边看个不停。

“这水真干净。”凌霜掬起一捧,水凉丝丝的,带着股甜味,“用来酿酒确实不错。”

“何止酿酒,”苏沐月指着溪边的石块,“清河镇的人还用这水洗菜、浣纱,说洗出来的菜能放得更久,纱线也更白净。我小时候总跟着娘来溪边捣衣,她一边捶衣服一边教我唱童谣……”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眼神飘向远方,像是落进了回忆里。林辰放慢马车速度,听着她断断续续地哼起童谣,调子和时光冰窟里小姑娘唱的有些像,却更温柔些,像溪水漫过鹅卵石的声音。

傍晚时分,清河镇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里。镇子被一条河环绕,河上横跨着座石拱桥,桥上爬满了青藤,桥洞下泊着几艘乌篷船,船头晒着渔网,像幅水墨画。岸边的酒旗在风中招展,上面写着“苏家酒庄”四个大字,正是苏沐月父亲的产业。

“爹!娘!”马车刚停在酒庄门口,苏沐月就跳下车,朝着院里跑去。一个穿着青布衫的中年男人迎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个酒曲,正是苏伯父。他看到女儿,眼睛一亮,手里的酒曲都顾不上放,一把将她拉进怀里:“回来啦!可把你娘盼坏了。”

苏伯母也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沾着面粉,看到苏沐月,眼圈一红,拉着她的手问个不停。周明和凌霜跟着下车,笑着行礼:“苏伯父,苏伯母。”

苏伯父这才注意到他们,连忙招呼进屋:“快进来快进来!屋里烧了地龙,暖和。我刚蒸了糯米,正准备拌酒曲呢,来得巧!”

酒庄的院子很大,西边搭着葡萄架,虽然藤蔓还没发芽,但能想象到夏天爬满绿藤的样子。东边有几排酒缸,缸口用红布盖着,苏伯母说那是去年的陈酿。正屋门口摆着张石桌,上面放着个陶瓮,里面泡着满满的青梅,看得周明眼睛都直了。

“饿坏了吧?”苏伯母拍了拍围裙,“我去做饭,让你们尝尝清河镇的特产——酒糟鱼和笋干烧肉。”

“我去帮忙!”凌霜立刻跟上,两人说说笑笑进了厨房。

苏伯父则拉着林辰和周明去看他的酒窖。掀开后院的石板,一股清冽的酒香扑面而来,窖里整齐地码着一排排酒坛,每个坛子上都贴着标签,写着“青梅”“桂花”“桃花”,还有坛身上画着小画的,苏伯父说那是给熟客的定制酒。

“这坛是给沐月留的。”苏伯父指着最里面一坛,坛身上画着个梳小辫的小姑娘,“她十岁那年说要学酿酒,自己选了青梅,亲手封的坛,说要等她带朋友回来一起喝。”他笑着拍了拍林辰的肩膀,“你们来了,正好开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