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前程似锦(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最新章节。
“有这个态度就好。”张主任满意地笑了笑,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压低了些声音,“对了,咱们这儿,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有些规矩,你刚来,还是要留意一下。”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比如,文件报送有一套固定的流程,不能越级;比如,看到领导,要主动打招呼;再比如,有些话题,在公开场合要注意影响……这些,你慢慢体会。”
我默默记下。这些看似琐碎的“规矩”,或许就是王伯年老师提醒过的“水不浅”的一部分。
“走吧,我带你去见见其他同事,顺便给你安排个办公桌。”张主任站起身。
我跟着他走出办公室,来到旁边的大办公室。这是一个通透的大间,摆放着七八张办公桌,每张桌子上都堆满了文件和书籍。有四五个人正在伏案工作,听到动静,都抬起头来。
“大家停一下,”张主任拍了拍手,声音温和却带着权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事,林致远同志,京华大学刚毕业的高材生,从今天起,就在我们研究室工作了。大家欢迎!”
办公室里响起了稀稀落落但还算热情的掌声。我连忙躬身:“各位老师好,我叫林致远,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张主任一一给我介绍:“这位是老王,王伯年老师,咱们研究室的笔杆子,老前辈了。”一位头发花白、戴着深度眼镜的老者对我微微颔首,眼神锐利。
“这位是小李,李强,比你早来两年。”一个看起来精明干练的年轻男子对我笑了笑。
“这位是刘大姐,负责内勤和文件收发。”一位面容和善的中年妇女笑着点了点头。
还有两位同事外出调研了,暂时没见到。
张主任指着靠窗边一张空着的、略显陈旧的办公桌对我说:“小林,你就先用这张桌子吧。虽然旧了点,但位置还不错,光线好。”
我走到那张办公桌前。桌面上有些划痕,但擦得很干净。我放下随身带来的几本书,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就是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奋斗的“阵地”了。
“你先安顿一下,熟悉熟悉环境。”张主任吩咐道,“小李,你把咱们研究室的一些规章制度、近期的重点课题资料找给小林看看。”
“好的主任。”李强应道。
张主任又鼓励了我几句,便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我坐在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前,抚摸着冰凉的桌面,环顾着这个安静而略显沉闷的环境。窗外,是省政府大院熟悉的景象,与未名湖畔的浪漫诗意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激扬文字的同学少年,只有伏案疾书的前辈同事;没有天马行空的学术争论,只有严谨务实的政策研究。
我的“前程似锦”,就将在这张旧书桌上,在这些堆积如山的文件材料中,一步步展开。
李强抱着一摞资料走过来,放在我桌上,带着一丝前辈的口吻说:“林老弟,先看看这些吧,了解了解情况。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
“谢谢李哥。”我道了谢。
翻开那些散发着油墨香的资料,里面是各种调研报告、政策文件、内参清样。标题都显得宏大而严肃:《关于我省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若干思考》、《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初探》、《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对我省的启示》……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的身份不再是学生林致远,而是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一名新兵。我的“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就在这间安静的办公室里,悄然写下了第一个标点。
未来是锦缎还是荆棘,唯有前行,方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