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就这么完了?(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文娱教父:从直播打赏开始》最新章节。
时间在应急灯的红光里被拉扯得又黏又长。
外面彻底安静了下去,再没有脚步声,没有撞门声,甚至连街道上的骚动都平息了。
空气里只剩下季明远笔记本风扇的嗡鸣,和老王粗重的喘息。
“他们……走了?”老王从实验台底下探出半个脑袋,脸上还挂着灰。
陈昊对着耳机低声确认了几句,然后冲苏轩点点头。
“所有外部人员已经撤离封锁线。”
“就……就这么走了?”顾稀的声音还有些发飘,她抱着自己的膝盖,整个人缩在椅子里。
苏轩那句“万星联盟”还在她脑子里嗡嗡作响。
她想问,但看着苏轩平静的侧脸,又把话咽了回去。
季明远刷新着网页,表情古怪至极。
“疯了,网上的舆论已经炸了。咱们上传的东西,现在是热搜第一,而且没人删帖,没人控评。”他扭头看着苏轩,“轩子,这不正常啊,感觉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苏轩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窗外。
天边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城市从沉睡中苏醒,远处的路灯一盏盏熄灭。
一个通宵过去了。
他们等了一夜,等对方雷霆万钧的反扑,等一场鱼死网破的恶战。
结果什么都没有。
疲惫和困惑像是潮水,淹没了所有人。
直到天光大亮,研究院的备用电源耗尽,正常的电力供应恢复,头顶的灯光“啪”的一声亮起,刺得人睁不开眼。
“我……我去买早饭?”老王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小心翼翼地提议。
这个提议太过日常,以至于显得有些荒诞。
苏轩终于转过身。
“去吧,多买点,大家辛苦了。”
这一夜,仿佛一场虚张声势的幻梦。
第二天,第三天。
世界依旧正常运转。
李德明的紧急会议召开了,但后续的消息被捂得严严实实,没有半点风声传出。
网上关于“蓝星之问”的讨论热度不减,官方没有任何表态,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任由舆论发酵。
那些曾经试图封杀他们的力量,如同午夜的鬼魅,随着太阳升起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昊的七十二小时安保服务到期了。
他带着队伍离开时,特地找到了苏轩。
“苏先生,虽然合同结束了,但如果再遇到麻烦,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这位铁血的安保队长,表情里多了一些他们初见时没有的东西。
“不会有麻烦了。”苏轩回他。
陈昊没再多问,敬了个礼,带人离开了。
生活恢复了令人不安的平静。
“蓝星之问”节目组搬回了原来的办公大楼。
林晓雨和老王战战兢兢地工作了一周,发现再也没有莫名其妙的审查,没有被切断的信号,没有来自上头的压力。
他们成了整个蓝星最炙手可热的媒体团队。
季明远回了自己的网络安全公司,据说他因为这次“实战演练”,在公司内部声名鹊起,直接被提拔成了技术总监。
……
三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
研究院的工作室里,苏轩正在和林晓雨讨论最后一组镜头的剪辑。屏幕上播放着一个古村落的黄昏场景,老人们坐在门前聊天,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
“这段素材很珍贵。”林晓雨指着屏幕,“现在这样的村落已经不多了。”
“所以才要记录下来。”苏轩调整着音轨,“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对比。”
三个月来,摄制组走遍了蓝星的各个角落。从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偏远村落,到高度现代化的都市中心;从手工作坊里专注工艺的老匠人,到智能工厂里操控机器的年轻工程师。
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是苏轩精心的布局。
他发现,系统的力量不仅仅是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更是在合适的时机,唤醒那些本就存在于人心深处的东西。
比如林晓雨。
第一次见面时,她只是一个技术娴熟但缺乏灵魂的纪录片导演。但在拍摄过程中,当她亲眼看到那些传统手艺人专注工作的神情,当她听到村落里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她的创作激情被彻底点燃了。
“轩辕,你看这里。”林晓雨指着剪辑软件的时间轴,“我想在这个转场加一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
苏轩点头。林晓雨现在已经完全投入到了创作状态,甚至开始主动提出一些超出原定方案的想法。
系统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目标“林晓雨”觉醒度:78%】
【创作灵感激发成功】
【获得经验值:+500】
不只是林晓雨。
张伟原本只是个按部就班的后期制作技师,但在处理那些古老村落的画面时,他开始尝试一些全新的调色技巧,让画面呈现出一种介于现实和梦境之间的质感。
老王这个沉默寡言的摄影师,也在拍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视角。他不再满足于标准的构图和光线,而是开始用镜头语言讲述故事。
小陈更是在音响处理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能够捕捉到最细微的环境音,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但并非一帆风顺。
那晚之后的某一天,委员会派了一个叫王志强的监察员到研究院。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总是板着脸,对所有的创作内容都要仔细审查。
“这段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内容,是否暗示现代工业化有问题?”王志强指着屏幕上一个木匠专注雕刻的镜头。
“只是客观记录。”苏轩回答得很平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