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蓝星之问(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文娱教父:从直播打赏开始》最新章节。
苏轩转过身,“思考不应该是敏感的。如果连思考都要谨小慎微,那我们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顾稀在角落里默默记录着会议内容,但心中却泛起波澜。
她能感觉到苏轩话语中隐藏的锋芒。
“具体来说,纪录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苏轩重新在屏幕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我们从哪里来?蓝星文明的根源是什么?那些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传统,那些消失的生活方式,那些曾经的价值观念。”
林晓雨开始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作为纪录片导演,她能感受到这个题材的独特价值。
“现在,我们是谁?高楼大厦里的现代人,智能设备包围的生活,效率至上的社会运转模式。我们获得了便利,但是否也失去了什么?”
张伟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
“未来,我们要去哪里?继续加速前进,还是停下来思考一下方向?科技的极限在哪里?人性的底线在哪里?”
苏轩放下笔,扫视着会议室里的每个人。
“这不是批判,也不是怀旧,而是思考。只有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决定要成为谁。”
会议室里响起了轻微的议论声。
李德明看起来有些为难。
“这个提案确实很有深度,但是否符合委员会的预期…”
“委员会要的是文化作品,这就是文化作品。”
苏轩打断了他,“真正的文化不是娱乐,也不是宣传,而是让人思考。”
林晓雨突然开口: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棒。现在的纪录片要么就是纯粹的科普,要么就是歌功颂德,很少有人敢触及这种哲学层面的思考。”
“制作周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张伟问道。
“三个月。”
苏轩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一个月拍摄,两个月后期制作。”
顾稀抬起头,看着站在屏幕前的苏轩。
在这个瞬间,她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用文化改变世界”。
不是强制灌输,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引导人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选择。
“那么,大家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苏轩重新坐下。
林晓雨翻开笔记本。
“拍摄地点的选择很重要。我建议实地走访一些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村落,对比现代化的都市场景。”
“音乐方面,我想为这部纪录片创作主题曲。”
苏轩看向张伟,“后期制作时,音乐和画面的配合需要特别注意。”
老王这时插话:
“摄影风格上,我建议使用一些手持镜头,增加真实感和亲近感,让观众觉得是在和朋友对话,而不是在听讲座。”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
当所有细节敲定后,已经接近黄昏。
“那么,《蓝星之问》项目正式启动。”
李德明做最后总结,“预算委员会会全力支持,希望大家能拿出一部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品。”
散会后,苏轩和顾稀走出研究院。
夕阳西下,把整个建筑群染成了金黄色。
“你觉得委员会会完全支持这个项目吗?”
顾稀问道。
苏轩上了车,启动引擎。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部纪录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他们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车子驶出科技园区,汇入了回城的车流。
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远处高耸的写字楼,霓虹灯开始闪烁。
“你真的要用一部纪录片改变整个蓝星吗?”
顾稀的声音很轻。
“我只是想让人们重新思考一些被遗忘的问题。”
苏轩看着前方的路,“思考本身就是改变的开始。”
回到公寓后,苏轩直接走向书房。
他需要开始构思《蓝星之问》的主题曲。
顾稀站在门口,看着他坐在钢琴前沉思的背影。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一个可能改变历史的时刻。
而她,不再是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