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微光初聚第一个“生产团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最新章节。

续航和成本的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但望着堆满柜台的十台崭新手机和十套散乱的元件,林烨感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压力——产能。

或者说,是手工作坊的极限。

改装一台手机、制作一个指环,和同时改装十台手机、制作十个指环,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不仅仅是数量乘以十那么简单。这意味着重复性的、枯燥的、极其耗费时间的流水线作业:清洗焊盘、涂抹焊锡膏、精准放置微小的贴片元件、回流焊接(他只能用热风枪勉强模拟)、检查虚焊、连接飞线、组装外壳、测试功能……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细致。

更不用说,还要给十台手机刷入特制的系统固件,安装演示程序,并进行配对测试。

所有这些工作,如果只靠他一个人,就算不眠不休三天,也绝对无法完成,而且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他需要帮手。

资金依然紧张,请一个熟练工是想都别想。林烨的目光投向了华光电子城里那些同样为生计奔波的身影。

他的目标很明确:需要一个人,手脚麻利,有基本的电子焊接功底,为人老实可靠,最重要的是,便宜。

很快,他想起了经常在电子城帮人跑腿、偶尔也接点焊接小活的那个大学生——周伟。印象里,那个年轻人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一件旧的校服外套,沉默寡言,但眼神很干净,干活时格外专注。听说他家里困难,靠在这里打零工赚取生活费。

林烨没有犹豫,起身在电子城里转了一圈,果然在一个二手电脑配件摊位的角落找到了正在帮忙清理内存条金手指的周伟。

“周伟?”林烨叫了一声。

年轻人抬起头,看到是林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林烨“隔空打字”的事情早已在电子城传开,他现在算是个小小的“名人”。

“烨哥?你找我?”周伟放下手里的活,站起身,显得有些拘谨。

“嗯,有个活,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人帮忙焊接和组装一些东西。按件计酬,焊一个指环的基础电路板五块钱,组装调试好一个完整的指环再加十块。干不干?”林烨开门见山,没有多余废话。

周伟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快速在心里计算着。一个指环就能赚十五,十个就是一百五!这比他平时跑腿、清理配件赚得多多了,而且听起来是技术活。

“干!烨哥,我干!”周伟几乎没有犹豫,用力点头,“我焊接技术还可以,以前在学校电子社练过!”

“好,现在就来我柜台。”林烨雷厉风行。

回到柜台,林烨将画好的新版指环电路图(简化了布线,更适合手工焊接)和一堆元件指给周伟看。

“这是电路图,这是元件。你的任务,就是按照图纸,把这十套指环的电路板焊出来,确保没有虚焊短路。焊好一套,拿过来我检查,合格就计件。”林烨交代任务,语气严肃,“能完成吗?”

周伟看着那些细小的贴片元件和复杂的图纸,深吸一口气,眼神里充满了挑战的兴奋:“能!烨哥你放心!”

安排好周伟,林烨自己则立刻投入到另一项工作中。

他需要为这十台手机刷入一个统一的“星火”系统。不仅仅是安装演示程序那么简单,他要用最快的方式,给这些手机打上他的烙印。

他打开那台破旧的电脑,调用【超维记忆库】中关于Android系统修改和LOGO植入的知识,忍着轻微的头痛,开始编写一个简单的刷机脚本。

他设计了一个极其简洁的启动界面:深邃的黑色背景上,几点闪烁的星辰逐渐汇聚,最终勾勒出一个抽象的火苗形状,下方出现一行艺术字体——【星火技术 Neurolink 1.0】。

这个LOGO和启动界面,将随着刷机脚本,被写入每一台手机的系统底层。

同时,他也编写了一个简单的配对和校准程序,集成进系统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