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蔡瑁败归后供认:孙坚早在攻打江陵前便收买守将,里应外合破城。
刘表虽怒斥蔡瑁用人不明,却不得不倚仗其带回的万余残兵——至此襄阳守军堪堪五万。
蔡瑁传来的消息勉强算个安慰,其他情报却让众人面色阴沉如铁。
南四郡始终按兵不动,张羡更是派万余精兵驻守孱陵渡口,彻底堵死了北上通道!
江夏战报更令人心焦——拦江铁链已被周瑜焚毁,江东水军沿岸巡逻,两千将士便锁死了整条水道。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刘磐:他麾下两万精锐全军覆没!这可是刘表最倚重的嫡系,如今竟折损殆尽。
噩耗传来,刘表闭门半日未出。再露面时眼中布满血丝,嘶哑着召集众人议事。
戏志才因水路断绝滞留襄阳,此刻席间众人神情紧绷,连向来从容的蒯越也失了方寸:"主公,我军现剩襄阳四万、江夏三万、新野两万余,总计十万兵力却被江河割裂。戏先生的三万援军亦分驻南北。"
"孙坚军虽折损部分兵力,但水路畅通,十日之内必能集结十万大军。我军当务之急是打破封锁,合兵决战!"蒯越话音未落,刘表已急叩案几:"诸位可有妙计?"
满座文武低头沉默,唯见戏志才轻抚茶盏:"别无他法,唯有死守。"
一声叹息在厅堂回荡。
刘表听罢,苦笑着摆摆手:
"既如此,诸位且回去斟酌,未时再议。"
"都退下吧。"
殿内群臣纷纷施礼告退。
待众人散去,刘表兴致索然地转向内院。
刚踏入府门,忽闻侍卫禀报:
"主公,戏志才先生在门外求见。"
"志才?"
刘表眉头微蹙,面露诧异。
方才议事时此人一言不发,怎的转眼又折返回来?
沉吟片刻,刘表吩咐道:
"引他去书房候着。"
"遵命。"
不多时,书房内烛火摇曳。
刘表细细打量着去而复返的谋士:"先生此刻折返,莫非另有高见?"
戏志才郑重作揖:"确有要事相禀。"
"适才人多口杂不便明言,此番特来献上转危为安之策。"
"转危为安?"刘表眼中精光一闪:"既有良策,方才为何缄默?"
戏志才苦笑:"此策关系重大,若当众提出,恐招致众怒。"
"恕在下直言,襄阳已成死地,固守唯有一败。"
"欲破此局,唯有......弃城另谋。"
"弃城?"刘表面色陡沉:"先生可知蒯、蔡诸族根基皆在此处?"
"纵使本官有意撤离,这些世家大族岂会答应?"
"主公明鉴。"戏志才目光灼灼:"成也世家,败也世家。"
"属下斗胆一问:若死守襄阳,城中世家真愿与主公共存亡者,能有几人?"
刘表拍案而起:"此言何意?"
“我军坐镇城中,难道还需仰仗这些豪族来守城?”
“非然!”
戏忠摆手道:
“正因为豪族不必守城,我才特意发问!当年使君独身南下,若无蔡、蒯、黄三族相迎,岂能凭权术立足荆州?可也正因如此,如今这三家权势滔天!”
“黄祖盘踞江夏,拥兵自重;蔡家兄弟执掌精锐,驻扎襄阳;蒯家兄弟身居要职,党羽遍布。”
“昔 ** 们能投效使君,今日自然也能倒向孙坚!倘若襄阳被围,使君远在外地,江夏、新野的水路被孙坚阻断,南方四郡又无援兵,整座城便孤立无援!”
“而此时,几大世家手握重权,根基深植襄阳。若其中一家起异心,襄阳便会如江陵一般,一日之内落入敌手!”
“届时,我戏忠尚不足惜,可使君又该如何自处?”
“因此,在下断言——死守襄阳,必是绝路!唯有弃城突围,摆脱豪族掣肘,方能觅得一线生机!”
刘表闻言,脸色阴晴不定,半晌才道:
“蒯、黄两家或有异心,但蔡家与我联姻,又和孙坚有仇,想必会与我共进退。”
“未必!”
戏忠肃然道:
“蔡氏与孙坚是否有仇,在下不知。但蔡家愿与使君结亲,图的正是荆州牧之位!若使君稳坐大位,蔡家自然鼎力相助;可一旦襄阳危在旦夕,这最亲近的姻亲,反倒会最先另谋出路!”
“相反,若使君决意北上,只要尚存希望,蔡家仍可驱使。”
“唉……”
刘表长叹一声。
他岂会不知荆州豪族之患?但如今已是进退维谷。这些世家既不能仓促处置,又无法全然信任,到底该如何是好?
思虑良久,他终究颓然摇头……
"然而眼下敌舰横锁江面,纵使我军撤离襄阳,又该如何北渡?"
"即便渡江成功,又当如何克敌制胜?"
见刘表神色犹疑,戏忠疾步上前行礼:
"禀明使君,只需决断撤防,属下自有渡江良策!"
"敌军水师虽扼守江面,但若得北岸友军策应,必能开辟渡江通道!"
"至于渡江后战略部署,属下亦已筹谋周全!"
"此次北渡实有三大优势!"
"其一:眼下大江阻隔,江夏驻军难以驰援襄阳。若渡江成功,三万江夏精锐可沿陆路星夜北上!"
"江夏防线既已形同虚设,不如尽起驻军挥师北进!"
"届时襄阳主力与我会师,总兵力可逾十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