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是戏公来访!"

"啪嗒"——鱼竿应声落地。

"何不早言!"

草鞋踏过泥泞,却见戏忠身旁立着十余名壮汉。

"奉孝好闲情。"戏忠揶揄道。

郭嘉抖落蓑衣水珠:"雨中鱼群最易......"

话音戛然而止——人群里突然挤出个五短身材的虬髯汉子,细眼弯成月牙:

"可是郭奉孝先生?"

"某乃曹操曹孟德,久仰大名!"

曹孟德话音未落,便向郭嘉深深作揖,神色肃穆。

"曹操,曹阿瞒?"

郭嘉轻声重复着这两个称谓,眼中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

众人简单寒暄后,郭嘉将宾客引入室内。

曹操示意随行的夏侯元让与曹子孝在外守候,仅带戏志才跟随主人入内。

穿过庭院时,但见茅舍简陋非常,地面仅以碎石铺就,连条像样的小径都没有。

室内陈设更为寒酸,唯有一张方桌与四个坐垫,再无他物。

见此情形,曹操不禁蹙眉道:"先生平日就住在这里?"

"正是。"

郭嘉随手将蓑衣挂在墙边,对客人展颜一笑:"二位稍候,容我更衣待客。"

说着便掀帘进入内室。

这番举动让曹操心中忐忑,他转向戏志才低声询问:"志才,奉孝这是......"

戏志才含笑答道:"明公不必多虑。奉孝生性疏放,不喜繁文缛节。自弱冠后便隐居于此,除我与文若外,极少与颍川士子往来。"

"今日特意更衣相见,实乃看重明公之故。待会相见时,明公只需自然应对即可。"

"说来明公或许不知,前些时日奉孝曾赴冀州面见袁本初,未及月余便返。"

"若是过于拘礼,反倒不合他的性子。"

曹操闻言恍然。

原来郭嘉已经见过袁本初却匆匆而返,想必是未能相中。

想到这里,他愈发端正坐姿。

戏志才见状不禁莞尔,却未再多言。

不多时,郭嘉已换好青色深衣,发髻高挽,从容来到二人面前施礼。

“劳二位久候!”

话音未落,郭嘉已然落座,抬手分好茶盏,为二人各斟一盏清茶:

“寒舍简陋,唯有淡茶待客,还望二位莫要见怪。”

“淡茶?”

曹操盯着杯中清亮的茶汤,面露诧异:

“奉孝竟是这般饮茶?”

“如此能有滋味?”

原来汉时饮茶,多将茶叶煮作茶粥食用。

像郭嘉这般冲泡之法,曹操倒是头回得见。

郭嘉闻言轻笑:

“这泡茶之法,还是从秦子若处学来。”

“素闻此人独爱清饮,试过方知别有风味。”

“明公不妨尝尝。”

说罢自顾自啜饮一口。

只这短短一句,便让曹操心头一紧。

他凝视茶汤,迟疑道:

“奉孝见过秦子若?”

郭嘉搁下茶盏,含笑摇头:

“素未谋面。”

曹操更觉蹊跷:

“既未谋面,怎知秦鸣偏好清饮?”

“又为何留意此人?”

郭嘉眼中泛起兴致:

“只因对此人颇感兴趣。”

“这半年来,始终在关注其动向。”

“为何?”

曹操闻言身躯微震。

他此番访贤,正是因秦鸣令他印象深刻,欲寻大才与之抗衡。

不想郭嘉竟也对秦鸣如此关注!

眼底好奇愈盛:

“奉孝为何独对秦子若这般上心?”

“此事倒要请教明公。”

郭嘉转着茶盏反问:

“不知明公如何看待孙文台?又如何看待秦子若?”

来了!

戏志才闻言立即轻扯曹操衣袖。

他心知这是郭嘉在考校主公。

曹操会意,略作沉吟便郑重道:

“孙文台乃当世豪杰!”

“至于秦鸣...此子深不可测,观其行事,堪称当世奇才!”

“昔日曾与此子交锋,本想探其深浅,反被其轻易化解,城府之深可见一斑。”

说着目光炯炯望向郭嘉:

“不知奉孝作何看法?”

郭嘉听罢,嘴角笑意更深...

3.5k

曹操没想到郭嘉会突然提及秦子若,不由放下手中竹简:"奉孝有何高见?"

戏志才轻抚胡须笑道:"主公且听,奉孝看人向来透彻。"

郭嘉将酒盏置于案几,袖袍微扬:"秦鸣确是奇才,然其志不在匡扶汉室——此人身怀窃国之志。"

"此话当真?"曹操猛然直起身子,案上茶盏被袖风带得叮当作响。戏志才手中麈尾亦停在半空。

"嘉且问明公,可记得孙文台洛阳截击董卓之事?"郭嘉指尖轻叩案几。

曹操蹙眉回忆:"彼时诸侯皆困于汜水关,唯孙坚神兵天降..."

"荒谬!"戏志才突然掷麈于案,"单凭此事就断人谋逆?"

郭嘉不疾不徐斟了杯酒:"秦鸣助孙坚破关后即刻北上,二位可知为何?"他蘸酒在案上画出洛阳简图,"此人早算准董卓必迁都,却故意让孙坚错失救驾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