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蒯越急忙献策:"臣以为当双管齐下:一则退守江夏,二则遣使澄清——就说我军受袁术蒙蔽,绝非有意为敌。若能备厚礼示好,或可暂缓其兵锋。"
"说得轻巧!"刘表从牙缝里挤出冷笑:"你倒说说,如今砍下谁的脑袋,才能让孙坚满意?"
"我军围城多日,孙坚帐下折损几何可知晓?"
"请主公明示,我等该遣兵增援,还是拨粮补给,好让他回头攻打我军?"
"这......"
听到此言,蒯越不禁紧锁双眉。按常理当献地乞和,或赠兵马粮秣,可这些对刘表而言皆如饮毒解渴。此事当真棘手!
蒯良见状,立即上前进言:"主公,除兵马粮草外,何不馈赠金银?以抚恤之名送去钱财。此外,微臣另有一策。"
"还不速速道来!"刘表急切催促。
"与孙坚结为姻亲!"
"联姻?"刘表眉峰稍展,随即沉声道:"本官膝下无女,何来和亲人选?"
蒯良郑重道:"确有适宜人选,只待主公允准。"
见刘表示意他说下去,蒯良稍作迟疑,终是吐露:"蔡夫人之妹......"
刘表初闻"蔡夫人"三字双目圆睁,待听得是妻妹,神色稍霁。原是妻妹,倒是无妨。但转念又忧心道:"与孙坚结亲固然甚好,只是黄承彦多次提及此事。若将伊许配他人,黄公那边......"
蒯氏兄弟见主公已有松动,连忙进谏:"主公当以大局为重!黄承彦不过一介名士,此番更是续弦,岂能与孙坚相提并论?倘若孙坚携大胜之势进犯,我军恐难以抵挡!"
"罢了。"刘表思忖片刻,终于首肯:"此事本官自会与夫人商议。至于赠金之事,由你二人共同定夺。唯有一条——务必让孙坚按兵不动。若他回师后即刻西进,唯尔等是问!"
"谨遵钧命!"
两兄弟如释重负。这场 ** 总算平息。彼此交换眼色后,齐齐向刘表拱手行礼。
——————————————
“主公安心休养,我等先行告退!”
“退下吧!”
刘表厌烦地挥手示意,却在两人转身时突然喝道:
“且慢!”
兄弟二人慌忙回身行礼:
“主公有何指令?”
刘表沉吟片刻,冷声吩咐:
“和亲之事,除却夫人陪嫁外,再从你们府中选取美貌歌姬一并送去!”
闻听此言,二人心头俱颤。
这分明是要施展 ** 计!
竟连他们也要牵连其中!
今日不割肉放血怕是难逃此劫!
强忍心痛,二人终究领命退出。
......
正当刘表应对秦鸣威慑之际,
长安城李宅内,
管家捧着锦囊疾步入室:
“家主,门外有人送来此物。”
处理文书的李儒搁笔蹙眉:
“何人相赠?可曾留名?”
管家躬身答道:
“来人自称孙将军使者,呈上便匆匆离去。”
“孙将军?”
李儒指节轻叩案几——董卓帐下何来孙姓将领?
“取来我看。”
锦囊展开,唯见素帛一卷。
待看清题头"弟文忧谨启,兄孙坚拜上"字样,
李儒霍然站起!
还未及细读,府门突遭重击:
“太师急召李郎中令!”
话音未落,甲士已破门涌入。
李儒手中帛书飘落,
心底寒潮骤起——
此劫,恐难善了!
稍作惊诧后,李儒霍然起身,冷声道:
"太师差尔等唤我议事,便是这般礼数?"
话音未落,却见府门处大步流星走进一员甲胄鲜明的将领,见到李儒便沉下脸来:
"文忧,此事非同小可,莫要为难于我!"
"叔父?!"
李儒看清来人,瞳孔骤然收缩。
董旻身为董卓胞弟,素来最得信任。此番竟亲自来请,必是出了惊天变故!
"敢问叔父究竟..."
"休要多言!"董旻径直闯入内室,目光突地钉在李儒手中帛书上,"此乃何物?"
李儒慌忙解释:"方才拆封尚未细览,观其落款似是孙坚..."
"孙坚?!"董旻劈手夺过帛书,才瞥两眼便勃然色变,"你当真方才开封?" 他将帛书狠狠抖开,"那这些新墨作何解释?"
帛书之上,除首行字迹完好,余下皆被浓墨恣意涂抹,墨渍犹带湿润。
李儒面如土色:"此事当真蹊跷!"
董旻重重叹息:"文优,此事只能请太师圣断了。" 说着按住佩剑,"请罢!"
穿过层层甲士把守的甬道,太师府内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李儒暗自凛然——这必是与孙坚相关的反间毒计!
他灵机一动,计上心头。穿越重重关卡后,一行人终于抵达董卓府邸。刚踏入大门,李儒就瞧见董卓高坐榻上,众将领肃立两侧,而吕布正立于 ** ,似乎正在审讯什么。
见此情形,李儒立即高声喊道:"太师切莫轻信任何消息!此乃孙坚军的离间之计!"这三声疾呼顿时引得厅内众人纷纷侧目。
董卓先是面露诧异,继而冷笑道:"好个李文优,人未到府就能预知我中计?倒要听听你有何高见!"
李儒心头一紧,连忙辩解:"小婿实不知情,更不知太师为何召见。但料定必是敌军设下的离间计谋!"
"荒谬!"董卓眯起眼睛,"你既不知缘由,又怎敢断言是离间计?"李儒暗叫不好,这番辩解似乎适得其反。
这时董旻上前解围,呈上帛书道:"文忧定是因此信才有所察觉。"董卓夺过帛书细看,顿时勃然大怒,将信笺掷于地上:"作何解释?"
李儒强自镇定:"此信方才有人送来,小婿见信便知不妙,又逢太师急召,故而断定必是离间之计。"
董卓冷笑连连:"好个伶牙俐齿!那你且看看这封表书又作何说?"说罢将孙坚的奏表扔在地上。李儒慌忙拾起细看。
获悉袁术身亡的讯息,他骤然神色剧变:
"袁术当真殒命?"
"此事怎会属实?"
"袁术生死你岂会不知情?"
董卓阴冷一笑:
"彼时有人进言孙坚势力恐将坐大,提议册封其为征南将军!"
"吾思量此事尚可,便应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