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以在下之见,江南至少具备三大优势!”
“其一,沃野千里。自江夏至吴郡,沿岸皆是良田,可惜无人开垦,耕作之法亦不得要领。”
“其二,风调雨顺。南北作物皆可在此生长,若能引进北方良种,收成必定惊人。”
“其三,水运通达。溯江可入蜀中,出海可抵徐、青、冀、辽诸州,四通八达的航运乃无价之宝!”
“善用这三点,何愁江东不兴?”
“原来如此!”
孙坚频频颔首:
“若从子若说的这三点来看,确实有中原不及之处。”
说着又含笑相邀:
“既然话已至此,不如请子若继续指点迷津?”他早已知晓秦鸣的脾性——胸中虽有济世良策,但从不主动献策,非要等人请教才肯吐露。
无论是问什么,这位总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番道理。在他眼中,与其说江东是块宝地,倒不如说自己这个军师才是真正的宝贝。只要愿意深究,就没有他挖不出的门道。
见秦鸣起了头,孙坚立马来了精神。秦鸣哪知道孙坚的心思,见他追问,便顺着往下说:“开发江南,咱们可以从三件事着手!”
“其一,趁北方动荡,流民南迁,将他们妥善安置到各郡。人多了,江南自然就兴旺了!不过——”他话锋一转,“这还不够。”
“还缺什么?”孙坚急切地问。
“多生孩子!”秦鸣笑道,“想富庶,没人可不行。得大力鼓励生育,哪怕咱们贴补粮食,也得把人口提上去!”
孙坚却皱起眉头:“你说得轻巧!现在屯田已经开销不小,再补贴生育,钱粮从哪儿来?”
“这正是我要说的二点,”秦鸣不慌不忙,“咱们得改进耕种技术。最好让那些北方来的流民,教教本地人怎么种地。”他这么提议,是因为眼下江东的农耕水平实在落后,跟北方没法比。
他接着道:“另外,还得推广种麦子。主公可能不知道,在会稽以南,如果麦子和稻米轮种,一年能收两季。这样粮食产量就能翻倍!”
“一年两收?”孙坚眼前一亮。要真能如此,军中缺粮的难题岂不迎刃而解?他当即拍板:“这两件事必须办!我马上安排人手。”说完又迫不及待地问:“那三点呢?”
看着孙坚兴致勃勃的样子,秦鸣继续道:“三点就是发展商贸。借着江东水网发达的优势,不管是西边还是北边,都能做买卖。有必要的话,咱们还能组建商队,大规模做生意。”
“发展商贸?”孙坚的兴奋劲儿顿时消了一半,疑惑道:“自古都是重农抑商,咱们为何要反其道而行?”
"若发展商业导致百姓荒废农耕,该当如何?"
孙坚提出疑虑时,秦从容应答:
"主上误解了关键。"
"农商本可并行不悖!"
"农为根基,商促繁荣。我们倡导的是规模化商业,非小本经营。"
"庶民照旧耕作,江南水土丰饶,产出必有盈余。官府可收购余粮,行销各地。"
"此策使百姓增收,世家获利,军资充裕,实乃三赢之局。"
"再者,限制世家土地兼并后,可引导其转向商业。"
"待其获益,不仅会支持我军,日后推行政令阻力亦减。"
孙坚闻言恍然,抚掌赞道:
"治国之才,非子若莫属!"
秦趁机进言:"张昭、张纮二位先生应早日延揽。治扬大业需大才统筹。"
此时祖茂疾驰而来,高呼:"喜报!朝廷使者至,册封主上为征南将军!"
孙坚愕然:"朝廷此番又是何意?"
《盛世危局》
"主公,大喜!朝廷使者携天子诏书至,敕封主公为征南将军!"信使激动的声音在堂内回荡。
刹那间,满座寂然。征南将军!这可是仅次于三公的要职!
孙坚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正欲询问秦鸣意见,却见这位谋士面沉如水:"不妙,此乃请君入瓮之计!"
消息如同惊雷炸响。算计?这升迁背后竟暗藏玄机?
——宛陵郡守府内,熟悉的宦官嗓音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孙坚脸上再无喜色。诏书内容接二连三:征南将军、扬州牧、宜城亭侯...
"孙将军真乃朝廷柱石!"老太监堆着笑脸递上诏书,"半年连升 ** ,当真古今罕见!"
孙坚冷着脸接过诏书,即刻命人安置使者。待太监走远,他立即召集心腹议事。
议事厅内,文武分列。孙坚端坐主位,秦鸣肃立左侧,年轻孙策按剑侍立。武将有祖茂、赵云等十余位悍将,文臣以周瑜为首,谋士济济一堂。
(【帐下文武由寥寥数人扩充至如今济济一堂,孙坚神色凝重,众人顿生疑惑。
谋士秦松拱手问道:"主公急召,莫非有军情?"
孙坚升任征南将军本是喜事,然其面色阴沉,显然另有隐忧。这话正问出众人心声,帐内目光齐集。
孙坚转向秦鸣:"请军师详解敌情。"
秦鸣沉声道:"今日原该庆贺,但此次擢升实乃祸端。"
"此话怎讲?"陈端惊问,"晋升显职岂非壮大我军威势?"
须知秦松、陈端虽史册无名,实为孙策帐下四大谋士之列,与二张齐名。现因秦鸣之故屈居其下,此问确是真心求教。
秦鸣环视众人:"诸君可知征南将军辖境?"
陈端猛然醒悟:"荆豫二州,屯驻新野...莫非?!"
"正是。"秦鸣断言,"此乃他人毒计!"
周瑜、阚泽等人闻言皆惊,帐内一片哗然。
(孙坚见帐中谋士们神色阴晴不定,顿时焦躁起来,拍案叫道:
"诸位先生,这到底藏着什么弯弯绕!"
将领们闻言,齐刷刷将目光投向谋士团。陈端轻叹一声,拱手解释:
"君侯明鉴,这征南将军的管辖范围,与我军所辖扬州毫不相干。反倒是统管着荆州、豫州两处地界。"
"如今这两州分别在刘表、袁术手中。您想想,那二位接到诏命时,会作何感想?"
话音未落,周瑜已肃然接话:
"更关键的是,我军刚平定扬州六郡,声势正盛,本就对荆、豫二州形成压迫之势。"
"此番诏命传来,那二人定会如坐针毡。"
"若他们惊惧之下联手来攻......"
众将闻言哗然:
"竟有此事?"
"刘袁联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