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清朗笑声。秦鸣执羽扇而入,衣袂飘飞惊动悬着的烽火图。孙策挑眉:"军师莫非有妙计?"

"且看此处。"秦鸣扇尖点向江面一处峡口,"若在此悬千斤铁索,待败军至..."话音未落,周瑜已击掌赞叹:"妙极!前有铁索横江,后有我军追击,甘宁除降别无他路!"

孙坚抚掌大笑时,侍从慌张来报:"禀主公,甘宁率百艘艨艟正破浪而来!"周瑜霍然起身,令旗划出弧光:"依军师计行事!"

江畔营帐内灯火摇晃,甘宁一把将竹简摔在地上,锦缎袖口拂过案几,惊得烛火猛地一颤。

"周家竖子!"铜铃随他拍案叮当乱响,帛书在指间簌簌发抖,"明日破寨后,定要掘他祖坟!"

帐中亲兵们噤若寒蝉。只见这位锦帆贼首二十出头,蜀锦战袍映着火光,腰间铜铃随喘息轻晃,唇上短须根根直立。

"报...报告头领!"喽啰张小五突然扑跪出列,额头抵着潮湿的草席,"小的认得那周家小儿!"

甘宁斜眼睨来,腕间铁链哗啦作响:"现在才放屁?"他突然暴起,牛皮战靴将竹简碾得噼啪开裂,"这哪是战书?分明指着老子鼻子骂祖宗!"烽火帐内,张小五抹着额头汗珠奉承道:

"回禀头领,那周家可是舒县百年望族,出过两位太尉,朝堂上根基深厚得很!"

"至于周瑜本人,号称精通音律,江南之地都传唱着'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

甘宁突然拍案而起,酒碗里的浊酒溅出三寸:

"放屁!不过是靠着脸蛋吃饭的绣花枕头!"

他抽出腰间九环刀,刀身映着营火泛出寒光:

"传令!明日辰时擂鼓列阵,本将要让那小白脸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刀剑!"

这时帐角转出个弓着背的老兵,沙哑着嗓子提醒:

"头领三思!探子来报,孙坚的数万精兵已在北岸扎营......"

甘宁反手将刀 ** 案几,木屑纷飞:

"旱地里的蝼蚁再多,能奈我锦帆军何?"

他蘸着酒水在军报上写下斗大字迹:

"战!"

-----

三十里外江防大营,秦先生轻摇羽扇:

"公瑾此番排兵,似乎早有成竹在胸?"

周瑜凝视着江面泛起的微波:

"先生明鉴,末将已令士卒准备松油火把。待明日西风起时,顺流而下......"

秦突然大笑,惊起岸边数只白鹭:

"妙哉!此战过后,江东谁人不识周郎?"

年轻的将领耳根微红,按剑的手指却不自觉收紧。江风卷动旌旗,猎猎作响似战鼓催征。

两岸紧锣密鼓备战间,转眼已是次日。

晨雾未散,甘宁便率八百水师倾巢而出,战船破开薄雾向预定水域驶去。正午时分,舰队抵达约定地点,江面却静得出奇。

"见鬼!"甘宁扶着船舷环顾四周,茫茫江面唯见波光粼粼。他猛然拔高嗓音:"周瑜小儿何在?"吼声在空旷的江上回荡,无人应答。

张小五凑近道:"头儿,莫不是中了空城计?"

"放屁!"甘宁豹眼圆睁,却突然话锋一转:"传令,靠岸休整。"他粗中有细,深谙用兵之道,当即下令保存战力。

这时,岸边芦苇丛中闪过一道人影。斥候快马加鞭赶到彭彝泽南畔,向周瑜禀报:"将军,锦帆贼已泊船靠岸。"

周瑜轻摇羽扇,嘴角噙笑:"倒是沉得住气。"他望向江心方向,"继续盯着。"

日影西斜,甘宁麾下士卒已懒散躺倒。张小五按捺不住:"头领,这都......"

"蠢货!"甘宁翻身坐起,眼中精光闪烁,"你带人顺流侦察,若发现敌船——"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咱们给他来个反客为主!"

暮色渐浓时,张小五匆匆返回。甘宁迫不及待起身,却见对方摇头:"下游只有几条破渔船。"

“其他什么都没有!”

“只有几艘旧船?”

甘宁眉头微蹙,疑惑道:

“这不合常理!”

“眼下东北风正劲,若要来袭,必会顺风而下!”

“怎会不在下游?”

他沉声命令:

“再去查探!”

“遵命!”

张小五领命而去。

......

夕阳西斜时,张小五汗流浃背地赶回。

“可有发现?”

甘宁急切询问。

“依然没有!”

张小五抹着汗水,神情焦虑:

“还是那几艘破船!”

“什么?”

甘宁浓眉紧锁,察觉异样:

“南北两岸都仔细看了?”

“确实没有!”

张小五肯定道:

“北岸倒有个空水寨,一艘船都没有!”

“水寨无船?”

甘宁喃喃自语:

“我军从彭彝湖顺流而下,此时东北风正利。”

“若周瑜稍通水战,必会逆流而上,借风攻我!”

“如今他弃天时而不用,却不知所踪,会去哪?”

张小五虽不识字,却懂水性,闻言忙道:

“头领,周瑜莫非不借风力,反要借水流?”

“上游我们还未查探!”

“不可能!”

甘宁立即否定:

“我们从彭彝湖一路行来,未见任何船只。”

“若在上游,必难逃我军耳目。”

“再者今日东北风势强劲,水流再急也难敌风势!”

“稍知水战者,都不会错失这天赐良机!”

“这可怪了!”

张小五愁眉不展:

“下游不见踪影,若再往下就是避战,不如留守水寨!”

“可往上又躲不过我们视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