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大有不同!”

见董卓不明就里,李儒干脆起身揖礼:

“太师明鉴:若孙坚赴吴郡,当地盗匪横行,实乃死地!”

“他要扩张,北上必经广陵或庐江。”

“广陵属徐州,孙坚若犯境,必与陶谦交锋!”

“庐江太守陆康虽年迈,却老谋深算。孙坚渡江来犯,必被其牵制!”

“北上受阻,他只能南下或西进。”

“会稽太守王朗虽文弱,但南面山越盘踞。孙坚南下,必陷叛乱泥潭!”

以下为丹阳地处西方,疆域虽广却土地贫瘠。

无论孙坚选择南下北上或是西进,吴郡都难以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他迅速扩张势力。

这种情况下,孙坚恐怕要在江东一带被困上三五年之久!

说罢,他神色诚挚地望向董卓:

这不正是对我们有利的局面吗?

董卓闻言陷入沉思,先前的轻蔑之色一扫而空:

详细说说。

见主公态度转变,李儒顿时振奋起来:

孙坚若回江东必将受困,但占据淮南则截然不同!

此次南征,他仅凭武力而没有朝廷任命,虽有袁绍等人举荐却未获正式诏令,根本无法名正言顺统治扬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本我们可以顺水推舟封他个扬州刺史,让他困守江东。

谁料他竟敢在无名无分的情况下,先招降九江北部诸县逼迫陈温投降,又设计诱杀陆康。

短短数月就掌控了整个淮南地区!

主公请想,先前所言江东的种种限制,在淮南可曾存在?

看到董卓神色越发凝重,李儒趁热打铁:

淮南根本不存在任何制约!

说罢一个箭步上前抓起案上棋盘:

若以棋局论势,江东如同边角之地,虽能布子却难成气候。

而淮南位居东南要冲,孙坚所占之地恰似天元落子,已然形成大势!

如今他坐拥淮南二郡,十万精兵,更获扬州刺史头衔,夺取江东易如反掌。

待统一扬州,坐拥数百万人口和十数万大军。

以孙坚之能,天下诸侯谁人可敌?

不出数年便可再夺数州!

届时若西取豫荆二州,就将与我军接壤。

主公可还记得,当年孙坚仅三万兵马就击败我军数万之众?

等他拥兵数十万从武关北上直取长安之时,我军该如何抵挡?

说到激动处,他重重叩击棋盘:

这可是关乎天下格局的生死棋局!

孙坚已然先手布局,我军若再犹豫不决,他日必遭其灭顶之灾!太师难道看不出此乃生死攸关之事?

李儒话音刚落,董卓已然汗流浃背,齿间发颤。先前孙坚夺取淮南时,他还觉山高水远不足为惧。经此剖析,却惊觉对方竟悄无声息落下如此杀招——此子假以时日,恐成心腹大患!

念及此,董卓浑身肥肉都在震颤。当年孙坚仅率三万兵马便将他打得溃不成军,若来日率三十万雄师压境......

"文忧!"董卓猛然拍案,"莫非这亦是秦鸣手笔?"

李儒肃然颔首:"此人自投效孙坚便受殊遇,出同车,居比邻。孙坚自汜水关起,行军布阵皆出其谋。初时只道他工于心计,岂料治国安民、整军经武竟无所不精!"

"淮南盗匪旬月间被清剿一空,扩军 ** 如火如荼,民心归附之速令人胆寒。若任其发展..."

董卓面如土色:"以天地为枰,诸侯作子,军政全才...这真是凡人所能及?"

李儒低声叹息。最令他惊惧的,是密报所载:秦鸣,年方弱冠。

二二三

究竟何等天赋异禀之人,才能在短短二十年间将这些学识掌握到如此境界?

即便从娘胎里就开始研习,也绝无可能达到这般渊博!

面对这般超乎常理的情形,他所能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便是——此人绝非寻常之辈,而是个不折不扣的妖孽!

七十一章 文忧定策乱乾坤

沉默良久,董卓终于重振雄风,正色问道:"文忧,如今孙坚得此高人相助已据淮南,我军当如何应对?"

见董卓终于重视起来,李儒眼中精光一闪:"岳父若能重视此事,我军尚有三策可施!这些计策臣已思虑周全,只待您首肯便可立即施行。"

"哦?"董卓顿时来了精神:"贤婿有何妙计?"

李儒捋须沉吟:"臣观那秦鸣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孙坚得其相助,恰似猛虎添翼,蛟龙入渊。相较而言,此人的威胁更甚于孙坚。故而臣一策便是——除之而后快!"

"刺杀?"董卓眉头深锁:"何不设法招揽?若能得其效忠,何须惧惮孙坚?"在他想来,秦鸣这般青年才俊,若能许以 ** 厚禄,甚至招为孙女婿,何愁天下不定?

"万万不可!"李儒断然否决:"此人深受孙坚器重,出入皆有重兵护卫。即便派出上千死士劫持,也难保万全。唯有取其性命,方为上策!"

董卓长叹:"罢了,依你之计。那么具体如何行事?"

李儒成竹在胸:"此事交给臣来部署,岳父只需静候佳音。切记此事关系重大,万勿走漏风声。"

"也罢。"董卓颔首,又追问道:"那二策是什么?"

("你觉得关于每月次的免费提取'刺猬菠萝'有什么看法?是否需要加入QQ群获取无偿五折代购服务?每日更新上百本书籍,免费找书,不定期发布新书。二个计策是什么?"

李儒沉思片刻后回答道:"这二条计策是小婿深思熟虑所得,但需要岳父大人首肯才能实施。"

董卓疑惑地问:"究竟是什么计策?"

李儒郑重其事地看着董卓说:"我建议岳父册封孙坚为征南将军,给他加官进爵。"

"什么?"董卓大吃一惊:"你让我给孙坚升官晋爵?这是什么道理!要不是追不回朝廷使者,我连扬州刺史的职位都不想给他。现在你居然还要我封他为征南将军?这不是给他扩张势力的正当理由吗!"

董卓如此震惊也在情理之中。征南将军乃是大汉四征将军之一,地位仅次于三公,统领荆州和豫州两州的军事,驻守新野。一旦孙坚获得这个头衔,就能名正言顺地对这两州用兵。

李儒却从容笑道:"岳父不必惊慌,小婿自有考量。方才说过,孙坚进入江东会受到周边势力牵制,而淮南地区则不会。但我们可以人为制造这种牵制。目前孙坚虽然占据淮南,但实力尚弱,周边无论是徐州的陶谦、荆州的刘表还是南阳的袁术,都有能力与他一战。"

"所以我们不妨采用捧杀之策,趁他羽翼未丰之时封他为征南将军。这样荆州刘表和南阳袁术岂能坐视不理?得知消息后必定会对孙坚出手。若能一举击溃孙坚自然最好,即便不能取胜,至少也能阻止他顺利夺取江东,让他首尾难顾,从而限制其发展。"

"嗯...这确实是个好计策。"董卓仔细思量后,明白了这个计策的精妙之处。既然他们能看出孙坚的威胁,想必袁术和刘表等人也能意识到。现在孙坚只是扬州刺史,与他们尚无直接利益冲突。但一旦成为征南将军,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征南将军的辖区正是荆州和豫州!

倘若刘表、袁术对孙坚坐视不理,待其壮大,首当其冲必是他们!

故二人断不会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