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孙坚闻言,心中暗喜。此番南下,正缺个名正言顺的由头。不承想袁绍竟送上这份大礼!若能得朝廷敕封,日后经略淮南便师出有名。当即抱拳环施一礼,又特意向袁绍深揖道:"本初兄高义,坚感激不尽!他日重逢,定当 ** 尽欢!"

袁绍捋须而笑:"既如此,来日与文台相见,必设宴相待!"心中暗道:送走曹操这只孤狼,换来孙坚这头猛虎,倒也不算亏本。横竖不过是个虚名,给他又何妨?

待寒暄毕,各路诸侯相继上前话别。轮到公孙瓒时,孙坚忽作踌躇状:"伯圭兄,坚本不该再作不情之请。奈何军中骑兵缺统领之才,子龙随我多日,甚是得力......不知兄可愿割爱?"

公孙瓒朗声笑道:"文台不提,我险些忘了此事!子龙得兄青眼,是他的造化。"转头对赵云问道:"孙将军欲带你南下,你可愿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云自孙坚身后跨步而出,抱拳应道:"蒙将军垂青,云愿效犬马之劳!"原来这些时日随军征战,他早对孙坚心生敬服。况且在公孙瓒麾下不过是个百夫长,三千白马义从里像他这样的将领比比皆是。

话音未落,忽又转了话头:"只是家中尚有兄妹二人无依无靠,若随将军南下,只怕难以照料。"

"子龙不必忧虑!"孙坚见赵云愿投麾下,喜形于色道:"既有家眷在北,接来便是。若子龙不便,我亲自派人去接!虽现无根基之地,安顿子龙家眷倒也不难。"他着实喜爱赵云忠勇,这等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赵云见孙坚如此厚待,心中感动不已,当即拜倒:"既蒙厚爱,云拜见主公!"

"好!好!子龙快请起。"孙坚听得"主公"二字,喜不自胜。此番离盟最忧心的便是赵云归属,如今这最后一块心头大石总算落地。

此时祖茂上前请示:"主公,军师说时辰不早,该启程了。"

孙坚望了望天色颔首道:"知道了。"

众诸侯纷纷围上前来。孙坚翻身上马,抱拳道:"本初兄,伯圭兄,诸位,后会有期!"说罢在众人目送下策马返回军中。

另一边,蔡邕、皇甫嵩、卢植正与众大臣道别。见三老将去,杨彪不舍道:"三位真要随孙文台而去?孙将军虽好却无根基,不如同往袁本初处。你我共辅明主,来日迎回天子再续同朝之谊岂不美哉?"

三人相视一笑。卢植拱手道:"文先好意心领,然我等年事已高,无力再佐明主。只愿归隐田园,不问世事。昔在庐江为官多年,如今落叶归根罢了。"

蔡邕接道:"我与子干心意相同,惟愿着书立说。若非孙文台有心带走朝廷藏书,我亦不会随行。"

杨彪闻言,又将目光投向皇甫嵩。皇甫嵩却只是淡然一笑。

"我虽学识浅薄,不解经义,但钦佩文台将军的勇武,料定他日后必成国之栋梁。今日承蒙相邀,理当追随!"

"文先兄不必再劝了!"

"唉!"

面对三人决绝的态度,杨彪只得长叹一声。他实在想不通孙坚究竟用了什么方法,竟能说服这三位同僚。

见他们去意已决,杨彪也不好强留,只能黯然道:"既然诸位心意已定,老夫也不便阻拦。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望诸公珍重!"

此言一出,身后众臣纷纷含泪相送:"诸公务必保重!"

三人见状,郑重向众人回礼:"文先兄珍重!诸位珍重!"

此时孙坚的部队已准备就绪,三人随即登上马车,向着大军方向驶去。

"主公,三位大人到了。"黄盖在孙坚身旁提醒道。

"嗯。"孙坚应了一声,转头看向身边的谋士秦鸣:"军师以为如何?"

秦鸣会意一笑:"主公,可以启程了。"

"好!"孙坚精神振奋,环顾身后众将。祖茂、程普、韩当、典韦、赵云、赵岑等大将肃立两旁,令他顿觉豪情满怀。如今兵精粮足,文武齐聚,正是他大展宏图之时!

"全军出发!"孙坚高举长剑,声震三军。数万将士齐声应和,浩浩荡荡地向扬州进发,直指淮南。

公元191年三月,随着董卓败退长安,诸侯联军后继乏力,这场讨伐董卓的战役落下帷幕。与当初会盟时情形相似,随着袁术、曹操、孙坚相继撤离,联军勉强维持数日后便彻底解散。至四月春暖花开之际,各路诸侯基本都已返回各自领地。

唯独孙坚的大军因辎重繁多、路途遥远,即便选择平原路线南下,此时仍在行军途中。龙亢官道上,旌旗猎猎,尘土飞扬。孙坚的军队阵容严整,铠甲鲜明,透着凛然肃杀之气。赵云率领数千骑兵担任先锋,后方跟着上万精锐步兵。

在被重兵护卫的车驾中,秦鸣放下竹简,疲惫地舒展身体:"真是累煞我也!"这时一双纤纤玉手轻轻按上他的肩膀,貂蝉柔美的声音随之响起......

微风轻拂,纱帘微动。

"郎君若是乏了,不妨小憩片刻?"

纤纤素手搭上肩头,秦鸣惬意地向后一靠,正好跌入温香软玉之中。

"呀——"

少女的惊呼声中,他熟练地调整姿势,闭目指了指额角:"蝉儿,这里。"

"郎君又使坏!"

貂蝉娇嗔着,却还是将柔荑覆上他的前额,指尖轻轻打着旋儿。揉捏间柔声问:"可舒坦些了?"

"自然舒坦。"

秦鸣唇角微翘,任由沁凉指尖抚过太阳穴。帐内只余薰香浮动,二人默契得仿佛呼吸都同了频率。

这份默契要追溯至洛阳城的光景。那日孙坚帐中初见后,貂蝉母女便被安置在他的营帐旁。起初因生疏兼之养母伤病,彼此并无交集。待医者言明其母伤势好转,少女便被催促着前来照料。

初时秦鸣尚觉局促,倒是貂蝉因感恩之心,渐渐打破了拘谨。从端茶奉膳到同乘一舆,如今已俨然是贴身侍女的模样。有时思及绝代佳人伴在身侧,仍觉恍若梦中。

磨合日久,倒也坦然——毕竟这般赏心悦目。

洗去宫廷尘灰的少女露出真容,青丝如瀑衬着羊脂玉般的面容。那对凤眸清澈得仿佛能涤尽世间浊气,琼鼻樱唇不染脂粉,却自有一段天然 ** 。莫说董卓吕布,便是见惯后世万千风情的他,此刻指尖也不自觉收紧了衣角。

身为军师,他深知不可逾矩。

索性将貂蝉留在身旁,作为批阅文书时解乏的慰藉。

效果确实不错。

此刻他便颇觉惬意。

貂蝉初时虽不适应,渐也身与心俱接纳了这位公子。

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

竹简,她轻蹙娥眉:

"这许多文书,公子要批到何时?"

"不如与孙将军商议,添几个帮手可好?"

秦鸣睁眼,

望向那张令人心旷神怡的容颜,摇头叹道:

"谈何容易!"

"军中佐吏本就稀缺。"

"自主公出征以来,数万大军的军务堆积如山。"

"此番讨董缴获辎重数百车,文书更是不计其数——即便交给他们,也无力处置。"

"与其任其胡乱处置,不若我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