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老妇见他如此,以为他看不上此物,急忙道:

“此物乃是重宝,大人真的不愿一看?”

她相信,只要秦鸣见到玉玺,定会全力保护她们母女。

不料,秦鸣回头笑了笑:

“我不看,别人也不能看。你好好收着,若是泄露半分,我便白救你们了。”

言罢,他径直走向水井。

救下这老妇,一是出于恻隐之心,二是为了给玉玺多一层掩护。

看情形,老妇知晓锦囊何物,少女却不知情。

既然如此,他更不能看。

少一人知道,玉玺便多一分安全。

这番话让老妇浑身一震,露出震惊之色。

少女见母亲好意被拒,忍不住嘀咕:

“这位公子看着和善,却不知好歹!”

话未说完,老妇拉住她低声道:

“婵儿,莫要多言。无论娘如何,你日后定要尽心侍奉大人!”

她望着秦鸣的背影,目光深沉。

虽不知他是否识破锦囊内藏玉玺,但她确信——这位大人绝非寻常之辈!

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乱世中护佑她的女儿……

……

不久后,祖茂带着十几名亲卫返回宫殿,抬走了老妇。

秦鸣见状,连忙将祖茂拉到一旁叮嘱:

“把她们安置在我的营帐,除军医外,任何人不得接近那妇人!”

“今日之事必须保密,明白吗?”

玉玺既已到手,他绝不允许节外生枝。

祖茂一听,先是一愣,随即瞥见远处的宫装少女,顿时露出心领神会的表情:

“军师放心,包在我身上!”

秦鸣心思全在传国玉玺上,未注意到对方神情,只简单吩咐道:

"明白就好。留两个识路的领我去见主公,其余宫人全部押回大营,仔细看管,莫让其他诸侯趁机掳走!"

他深知乱军之中,这些宫娥极易引来兵痞骚扰,故而再三叮嘱。

那名妇人关系传国玉玺,绝不能出差错!

祖茂闻言拍着胸膛豪迈道:

"先生放心!谁敢动您要的人,末将定与其不死不休!"

"既已明白,我便先行一步。"

见祖茂应下,秦鸣略一点头。

虽然总觉得这话听着别扭,但好歹算是领会了意思。

处理完玉玺之事,他还需赶赴孙坚与众大臣的会面。

此番有两位宫人作掩护,想必能瞒天过海。

即便事情败露也无妨,只要不往荆州去,沿途有他亲自护送,玉玺定能万无一失!

正思索间,他已行至殿门处。

"公子请留步!"

刚跨出门槛,身后忽传来少女呼唤。

"何事?"

他转身相询。

却见那少女郑重行礼道:

"方才奴婢愚钝,不识公子良苦用心,多有冒犯,恳请恕罪!"

"公子救命大恩,貂蝉愿做牛做马相报!"

少女凌乱发丝间,一双明眸透着坚毅之色。

秦鸣莞尔道:

"心意领了,照顾好你母亲便是。"

言罢转身离去。

他并不需要对方报恩,只要守住玉玺秘密即可。

至于这对母女,收入府中安置亦非难事。

以他的财力,多养两张嘴绰绰有余。

玉玺之事暂告段落,秦鸣步履都轻快了几分。

突然,他身形骤然僵住,猛地回首。

等等!

方才那姑娘自称什么?

貂蝉?!

"我竟阴差阳错救了貂蝉的义母,还让她欠下恩情?"

秦鸣喃喃自语,犹自难以置信。

结草衔环的典故他自然知晓。

虽不至于因美色失态,但对方毕竟是名垂青史的绝代佳人。

这个名号实在太过震撼!

"先生为何驻足?"

孙坚的声音适时传来,让他猛然回神。

刹那间,喧嚣声浪骤然涌入耳畔。

抬头望去,袁绍正与众大臣在宴会厅堂落座。送别祖茂后,秦鸣刚踏出建章殿,便接到孙坚等人已完成祭祀、正在丞相府设宴的消息。

洛阳城中大多建筑都残留着焦痕,唯独这座丞相府完好无损。各路豪杰与朝臣们心怀怨怼,偏要在此摆宴庆功。

席间觥筹交错,劝酒之声不绝。面对孙坚的关切,秦鸣压低声音道:"主公有要事禀报,待宴后回营细说。"

孙坚见其神色凝重,当即会意:"宴毕即刻回营。"

秦鸣暗自盘算:玉玺既已到手,联盟也该散了。夜长梦多,得寻个由头速速脱身。便又进言:"主公,是时候启程了。"

孙坚一怔:"军师是说......"他朝南方略微偏首,意指淮南。

"正是!"秦鸣话音未落,身侧忽响起孔融的声音:"文台兄欲往何处?"

二人俱惊,只见孔融已踱至跟前。秦鸣急中生智:"在下偶感不适,想先行告退。"

"先生要走?"孔融陡然拔高的声调让满座为之一静。秦鸣暗自叫苦:这书呆子偏在这节骨眼上坏事!

未及解释,孔融已拖着长腔:"良辰美景岂可缺席?来来来,敬二位一杯!"此言一出,方才稍歇的喧闹又起,各路豪强纷纷起哄:

"文台立下大功,怎能先走?"

"先生少年英才,总不会怯酒吧?"

"谁都能走,就你二位走不得!"

转眼间,这对昔日备受冷落的君臣竟成了宴席焦点。孙坚无奈地望向秦鸣。眼见推脱不得,秦鸣只得举杯:"微末长史,承蒙错爱,愧不敢当。"

说罢仰颈饮尽。孔融抚掌大笑,满座宾主也一改往日淡漠,俱展欢颜。

大厅中洋溢着对年少英才的赞赏。

"先生实在太谦虚了!"

"我大汉能有子若这样的俊杰,真是社稷之福!"

众人纷纷称颂,言辞或真心或客套。毕竟这位年轻人虽年纪尚轻,却已凭真才实学赢得声名。

蔡邕捋着长须笑道:"子若才学过人却不骄不躁,这般年纪能有如此沉稳实在难得。"在场大臣无不点头赞同。

秦鸣连忙谦逊道:"蔡公谬赞了,在下不过是些微末技艺罢了。"

蔡邕目光和蔼:"绝非过誉!老夫看子若定是栋梁之才,将来必成一代名臣!"听得如此赞誉,秦鸣连连推辞。

突然一声冷哼打破和谐气氛。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袁术起身面露不屑:"诸位将军尚在谦逊,一个毛头小子也敢在此夸夸其谈。既然各位只看重区区长史,在下告辞!"说罢拂袖而去。